APP下载

“扁腹壶”的艺术新理念探索

2020-10-20翟梓成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新理念

翟梓成

如果将明朝正德年间小书童供春所制作的“供春壶”看作是中国紫砂壶制作的滥觞,一直到现代化的今天,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可用“稳健”二字来概括,这种稳健一是体现在造型上,即使是创新造型壶,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的烙印;二是体现在内涵文化或气质方面,无论是融合经典文化、道德,还是展现新时代思想,紫砂壶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两方面的“稳健”足以支撑紫砂壶经受得住重重考验,将紫砂壶艺术之美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

“扁腹壶”变形于“仿古壶”,亦可称作“扁仿古壶”,就是将经典的仿古壶做扁,产生一种流线型的美感,在圆润稳健之中形成动感美。日本的紫砂壶收藏家奥玄宝曾称:“知理而不趣者,独取小与直,而不取大与直。知理又知趣者,不论大小曲直,择其善者皆取之。知理而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知趣是为上乘。”那么扁腹壶可以称之为上乘,在壶看似简单的造型之中包含哲学的境界,构成了作品的“理趣”之根。

此件“扁腹壶”又较传统形式有较大改变,体现出艺术新理念。首先最为人所关注的是此壶缺少了一部分,在以往紫砂壶中承担实用及艺术功能的壶钮消失了,壶盖之上可是达到了真正的平整光滑。壶钮的“消失”保证了壶身的线性运行之美,同时也为壶盖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要承担起壶钮的实用功能。首先,宽阔的带有弧度的面与立体厚实的边缘均不难看出壶盖所具有的艺术独立性与结构功能;其次,壶盖边缘提供了壶钮的功能,在人们拿取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这也是紫砂泥性能的一个证明,紫砂泥有着极好的隔热性,这样在人们触碰壶盖边缘时才不会烫手,才有以壶盖代替壶钮功能的可能。

“扁腹壶”的造型设计核心在于“扁”字。扁壶造型在中国由来已久,后移植于紫砂壶设计中,将这一壶型的美感提升了一个层次。壶身的造型宛如壶盖的“放大版”,两侧壶腹向外凸出,整个壶身扁而端正,短促的肩部有力地支撑起边缘的形状,宽阔的平底使作品稳定且充满力道,将“扁腹”的特征做了一次尽善尽美的表达。

在此件作品之中,壶嘴对整个造型“扁”的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紫砂壶的壶嘴与壶身并非是一体制成的,即使在大多数紫砂壶作品中,壶嘴与壶身看起来总是具有一体感,但从工艺流程上来说,壶嘴都是单独打造再镶嵌在壶身上的,之所以具有一体感,是手工艺人运用工艺手段有意强调的。

壶嘴由壶的一侧向斜上方伸展而出,一直到壶盖边缘左右的高度停下。壶嘴下部线条已与壶身下部线条形成一体,找不到二者边界,上部线条更可看作是壶肩部线条的延长。如果将壶盖线条延长可顺畅地连接到壶嘴,再与壶嘴、壶身下部线条相连接,整个作品外部也形成了一个扁腹造型,壶的造型表达不仅在壶的本身,也关注壶周围空间的营造。

环状的把手镶嵌在壶嘴对侧,与壶嘴等高,上端起于壶肩部,下端连接靠近壶底的地方,与壶的下部也构成水平。把手象征着周而复始,壶的线条运行到这里不是终结,在转了一个弯之后又重回到起点,在此壶中似乎哪里都是起点,又似乎到哪里都可停止,这已超越了美学的范畴来到了哲学的领地,此壶便可常看常新,韵味无穷。作品的艺术新理念通过壶的造型表现,也体现在价值观念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天入海已非稀罕知识,然而未经人探索的空间仍是巨大的,此壶意在提醒人们要永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敬畏,这是只有在当代语境下才能产生的理念,此壶以一种传统形式表现出的是时代精神的需要。

壶所具有的醇厚色彩是紫砂壶艺术深厚历史与文化积淀的表现,浓烈饱满的色调在壶表面形成明亮的光泽,在古朴典雅之中暗示紫砂壶艺术不竭的生命力量与向未来不断探索的勇气,这也展现了手工艺人对作品的极高要求,用“完美”二字对此作品进行归纳也是绝不为过的,简洁之中蕴含的是无穷的智慧、无限的天地与无尽的追求。

结语:本文对此件“扁腹壶”的艺术新理念进行探索,在兼顾其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有意强调一种现代思想,是对紫砂壶当代艺术价值的一次发掘。这能使我们更为清晰和深刻地感受到“扁腹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它总能找到合理的位置,找到与人们交流的方式,为弘扬紫砂壶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价值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新理念
伪造的情书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新理念 新动能 新发展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