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渡影”壶的创作感悟

2020-10-2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壶体壶盖紫砂

马 栩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其独特性即便是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独树一帜的,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紫砂陶艺已经产生了一整套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工艺产业,并以此作为经济基础,衍生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由于紫砂包容的艺术特性,使得其自身的文化艺术发展一直没有中断,在工艺价值之上又产生了足够的艺术价值,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载体。

1、紫砂“渡影”壶的造型及其来源

紫砂“渡影”壶的造型与传统的曼生周盘壶十分的相似,从形体上来看,这把壶的壶盖到壶身都呈现饼状态折叠,简约大气,从曲线与直线的搭配中转换自如,这种规整的几何造型中的自然流露非常契合传统紫砂壶刚柔相济的艺术传承,不过与传统周盘壶有所不同的是,紫砂“渡影”壶的壶钮并非是圆盘钮,而是过桥钮,这种形态的转变让这把壶的造型形成的基础逻辑发生了转变,将无形的“水”引入到其中,这种转变在使用喝茶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壶钮似江南小镇中的石拱桥,这江南水乡的风味顿时扑面而来,而在壶盖之下,热气升腾的茶汤构成了江南水网常见的氤氲雾漫,这种只有在南方地区才能见到的自然现象无疑非常容易勾起人深层次的想象,所以这把壶的造型及来源就来自于对江南文化的解读,对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生活方式的向往。

2、紫砂“渡影”壶的制作

这把壶基本上维持了周盘壶的三足圆盘结构,不过为了搭配主题,在细节上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整把壶选用本山绿泥来制作,优质的绿泥色如黄玉,其质感介于砂砾与玉石之间,沉重扎实不妥协,圆形的平压盖,于道劲中显沉稳,在壶盖边缘的处理上不见锋棱,但又并不显得浑角,与壶口的子母线垂直结合在一起。壶口微微抬升,肩口缘的线条舒缓,先曲后平,平肩的转折十分流畅,与圆平压盖搭配以后形成层次感,肩线的处理则延续了壶盖边缘的线条,既不是通常的浑角也并非直上直下的生硬转折,而是在制作成切面之后才是垂直向下的壶面,肩线分割了壶体的上下,并用暗接法联系壶把。

这把壶的壶把圆润自然,尤其是表面包浆的处理上刻意塑造出润玉的质感,圆圈把联贯壶体上下,并通过壶肩隐隐与壶流相互联系;壶流明接于壶身之上,取四十五度角至流身,流腹至流嘴逐渐缩小,这样的设计使得扁平的壶身在出水时也能形成足够的压力,让出水变得顺畅。

壶底三足的设计直接抬升了壶身的高度,看起来垂直的壶面事实上带有略微向外膨胀的曲线,只是这种曲线塑造的时候并不明显,因为单纯的直线会让壶体看起来向内缩,所以壶面需要带有些微的曲线来显得饱满,尤其是平肩的存在,让这种壶面曲线显得更加必要,这样整个壶体才会饱满具有张力。周圆的壶面在这里显得有些过于空旷,所以加上了适当的陶刻装饰“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从意蕴上将茶器的概念进一步强调,这样一来上下的人文元素相结合,将无形的“水”呈现了出来,而茶与水本就相互交融,将饮茶与闲适的江南水乡生活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在制作的时候要注重块面线条的流畅,从壶口到壶肩再到壶面,块面转折干净利落。

3、紫砂“渡影”壶的人文元素

一件作品要能够吸引人,除了外形工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元素,这种人文元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引用。通过紫砂“渡影”壶上的造型变化以及壶面的装饰相结合,来让人获得足够的讯息,从而感悟到其中的人文元素。桥形钮与“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的刻字装饰就是这样一组搭配,两者结合传递出一种在江南水乡饮茶品香的生活愿景,将人们内心所期待的生活美好的一面引导出来,从而构建出一幅充满画面感的憧憬,一把茶壶犹如一处小小的世界,将美好的期待包裹在其中,这种向往美好的愿望,构成了我们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总结:紫砂壶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造型上,其附着的人文元素增添了其价值,在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创作者手中,众多的精神内涵融入时代的脉络,让紫砂陶艺产生了多样多样的文化氛围,这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众多陶艺创作者的精神追求,正因为此才会涌现出如此多优秀的紫砂陶艺作品,紫砂文化才能够不断地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壶体壶盖紫砂
伪造的情书
无相
刘少白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养生壶 你了解吗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一壶清泉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