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020-10-19崔晓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崔晓红

【摘 要】目的:观察在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中运用双重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上臂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双重组。比较两组麻醉时间、对麻醉的满意度和异感发生情况。结果:双重组麻醉起效、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异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结论:在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可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成功率,麻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且完善,并提高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关键词】双重引导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臂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R 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02-01

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骨折发生率亦随之上升。而骨折部位的不同,对于麻醉的方法和要求亦不相同[1]。在上臂骨折患者中,臂丛神经阻滞(BPB)因其生理干扰小、镇痛佳等优点被广泛运用手臂及肩部手术,目前,对于传统解剖部位穿刺下麻醉,往往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的不断创新,超声下引导臂丛神经麻醉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仍有麻醉不佳的情况出现,神经刺激仪为检测神经的专业仪器,具有检测准确的特点[2-3],本研究采取超声下定位,经由神经刺激仪准确定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上臂骨折患者75例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麻醉,旨在为上臂骨折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麻醉引导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上臂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双重组,各75例。对照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平均(49.3±3.1)岁;体重平均(56.2±3.9)kg;体质量平均(25.4±2.2)kg/m2。双重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平均(49.8±3.6)岁;体重平均(55.7±4.1)kg;体质量平均(25.8±2.5)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8 h禁食、禁水。并于手术前30 min注射丁溴东莨菪碱20 mg以及苯巴比妥钠0.1 g。进入手术室之后为两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密切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患者去仰卧位,令患者的患肢与身体紧靠,并将头部偏向身体的一侧。对照组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仪器:使用索诺声公司生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8.0~12.0 MHz线阵探头,对患者的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扫描,并清晰地显示目标臂丛神经,在超声的引导下将穿刺針逐渐靠近目标神经,将0.375%的罗哌卡因2 mL,速度25~50 mg/min,混合1%的利多卡因溶液25~330 mL注入患者的体内,观察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方法:双重组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消毒后上肢贴于体侧并放松,前、中斜角肌经超声图像确认,前、中斜角肌之间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采取平面外技术穿刺,进针时角度与超声束平面呈45°,超声下观察穿刺针移动;双重组在超声下完成臂丛神经麻醉定位时,将穿刺针远端连接上神经刺激仪,先以电流0.6 mA频率2 Hz,进行神经刺激,肌肉震颤明显后逐渐减小电流至0.4 mA依旧可見肌肉震颤,回抽无血后,注入麻醉药品20 mL,药物扩散情况在超声监测下观察,直到全部浸润。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时间比较 双重组麻醉起效、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分别为(4.25±1.06)min、(9.35±1.57)min和(10.67±2.06)min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的(5.93±1.77)min、(12.06±2.58)min和(14.93±3.57)min;镇痛持续时间为(573.35±178.7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85.68±146.8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及异感发生情况比较 双重组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异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0.000 0)。

3 讨论

随着骨折手术的增多,患者对手术效果及过程无痛性的要求升高,患者对于麻醉的穿刺准确性、起效时间、麻醉时间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伴随着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优质的麻醉与手术及术后护理极其必要,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往往需要精确的穿刺位置和给药部位的准确性。以往对于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往往采取神经解剖定位穿刺,其穿刺的成功很大程度决定于麻醉师对于解剖位置的掌握能力及经验。在超声的引导下精确定位,联合神经刺激仪在不需患者配合下,其凭借刺激仪所产生单个刺激波,使周围神经干受到刺激后诱发运动分支所支配肌纤维收缩,从而准确定位。在超声探头的监视下,准确的定位于靶神经旁,使麻醉药物将神经充分浸润,明显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直观方便操作者。使局部麻醉药能够发挥更大的药效,降低了给药剂量。

本研究中,双重组麻醉起效、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快于对照组,阵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异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定位仪,可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成功率,麻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且完善,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张国强,翁灿辉,吴寿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连续镇痛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单侧上肢手术患者中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78-79.

[2]赵海涛,殷兵,李彦森,等.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42-45.

[3]李明,戴晓蓉,朱雁鸿,等.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在上肢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