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0-10-19阮书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性效果

阮书梅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我院门诊做产后42天体检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给予观察组生物反馈训练结合盆底冶疗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VSP、VRP水平及临床疗效,比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SP、V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9.00%高于对照组95.00%(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8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1],是女性分娩后常见疾病之一,给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由患者自主收缩并放松盆底肌肉,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盆底功能,但不能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指导,患者难以判断自己的训练方法是否正确,造成部分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2]。近年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因其具有无创性、个性化、经济性等优点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因此,本文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我院门诊做产后42天体检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年龄(25—35)岁,平均(25.85±4.64)岁,孕周37~ 41周,平均(38.21±0.71)周,阴道分娩64例,剖宫产36例,其中I级73例,Ⅱ级22例,Ⅲ级5例。观察组100例,年龄(26—35)岁,平均(26.56±4.79)岁;孕周36~41周,平均(38.19±0.84)周,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40例,其中I级71例,Ⅱ级23例,Ⅲ级6例。所有患者入院资料完整,均为单胎,经诊断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患泌尿生殖系统急性炎症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精神或认知障碍者,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患者取仰卧位,指导腹式呼吸,通过指检帮助患者找到盆底肌,缩肛3~5 s后放松3~5s,20次为1组,每天做3组。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训练结合盆底冶疗仪治疗:采用法国phenⅰx盆底冶疗仪,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的电刺激,同时根据仪器反馈结果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指导,每次30min,每周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0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盆底肌功能恢复良好,能自主活动且无不适症状为显效;盆底肌功能有所好转,适当运动时无不适症状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2)比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VSP、VRP及临床疗效

治疗前,两组VSP、V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P、V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9.00%高于对照组95.00%(P<0.05),见表1。

2.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比较

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女性因在妊娠期内因激素水平的改变、胎儿对盆底肌肉的长期压迫及分娩后盆底组织中的胶原数量的降低等因素极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3],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及性生活质量,早期进行治疗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目前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式较多,包括常规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膀胱训练等[4],本研究采用法国最先进的phenⅰx盆底冶疗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SP、V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P、V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9.00%高于对照组95.00%(P<0.05),主要是因为phenⅰx盆底冶疗仪能通过不同频率不同脉宽的电刺激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帮助产妇主动、正确地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抑制膀胱兴奋度,优化盆底肌群情况,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增强阴道紧缩度,恢复盆底松弛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同时通过精准地评估患者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并将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生物反馈训练,采用适当的训练强度锻炼耻骨至尾骨的肌肉群[5],强化盆底肌肉的收缩次数以及收缩强度,有利于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主要是因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合理调节电流的强度、脉宽和频率,利用不同频率电流的刺激,促进盆底肌群收缩,反复操作锻炼下唤醒之前受伤的神经肌肉。同时通过合理选择多种生物反馈治疗训练,让患者根据所反馈的信息纠正错误的训练方法,从而促进恢复盆底肌的功能,最终达到自主控制、自主锻炼,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并能显著降低尿失禁、伤口疼痛、子宫脱垂、痔疮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王燕娇, 杨梅, 覃冬莉,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7, 44(6):663-667.

艾小庆.盆底康复技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性功能障礙发生率的改善[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8):1095-1098.

李军莉,张亚红,孙欣.产后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盆底神经肌电生理及盆底肌功能康复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05):738-739.

肖兰凤,孟海霞.盆底表面肌电指导产后盆底康复对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和剖宫产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05):423-425.

王青,夏波,唐妍妍,等.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3):120-122.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性效果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肛提肌的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