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冲罐沉降液与稀油混掺在稠油生产中的应用

2020-10-19林平平

石油研究 2020年2期

林平平

摘要:沉降水与稀油混掺在保证稠油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减少稀油消耗量50%左右,大大降低油井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沉降水;稀油;流程改造;混掺

引言 油、水混掺,虽然部分油井会出现产液量、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等情况,但节约掺油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依然比较明显,因此在生产现场有较大的推广潜国。

1 现状调查

辽河油田当前的稠油生产占总产量的比重较大。原油中的轻质成份含量极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由于稠油在井筒中流动困难,造成油井产量低,回压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掺稀油降粘。欢喜岭采油厂齐40块是1987年开发的稠油区块。共投产蒸汽驱井组148个,管理着25座计量站,生产井数722口,日产液量10083m3,日产油能力1292t,综合含水87.2%,日掺稀油量408t。

2 底水与稀油混掺降粘原理

2.1 缓冲罐底水沉降原理、作用及使用流程

齐40块是蒸汽驱开发的稠油田,由于处于蒸汽驱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较高,单井产液经阀组进入采油站的缓冲罐后,在缓冲罐进行沉降分离,由于缓冲罐液位保持在1/2处,因此根据折算,罐内会有15~20t沉降水,为了充分利用产出液的高温底水,在我区普遍进行了掺水工艺改造,将缓冲罐沉降水通过掺水泵作为降温液通过计量间掺水工艺掺入高温井、套管结晶井等需特殊管理油井。

2.2 掺油入井流程

采油站稀油由联合站干线进入采油站稀油加热炉,经稀油炉加热后进入井组计量间,通过单井掺油阀组掺入井下,达到降低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的目的。

2.3 沉降水与掺油混合掺入的作用及原理

利用沉降水与地层配伍性好,温度较高的特点,将其与稀油混合后掺入井下,达到增温、降粘、减少地层伤害的综合作用。

3 实施流程

3.1 流程改造作用:

将12-201单井掺油表作为采油站掺油总表,将掺油通过虚线部分的新增流程掺入掺水泵的入口处,将缓冲罐内的底水和稀油混合抽入掺水泵内,在掺水泵的作用下,将油、水分散混合,打入掺水管线内,经单井掺油表掺入单井,实现油、水混掺的目的。

3.2 选择该流程改造的背景:

3.2.1改造井12-201生产稳定,含水较高,不掺油、掺水,改造后对该井本身正常生产无影响。

3.2.2油井12-201管线与掺水泵入口距离短,改造难度和成本最低,改造成本低于500元。

4 阶段试验

如表1所示,混掺后,对计量间及分属不同计量间的四口单井的井口混合液含水情況进行了取样跟踪,通过5天化验跟踪,在计量间取样平均含水在40%~60%之间,单井化验含水在30%~50%之间,基本达到了油、水等比例混合掺入。

如表2所示,我们对4月9日至4月15日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通过平均,其外输液量为424.4t,外输油量71.9t,平均外输温度62.7℃,日均掺油22.3t。

如表3所示我们对4月9日至4月15日报表产量正常的4口掺油井进行了数据统计,4口生产井日平均产油量为28.1 t,价值67440元/日,掺入稀油量7.5t/日,价值22320元/日。效益45120元/日。

5 齐29#站在混掺前、后主要生产数据分析

产油井由4口上升至5口,减少掺油量4.6t,节约掺油价值14260元/日,产油量由28.1t/日下降至21.9t,产油量效益下降19220元/日,其中11-22井产液量由31.2t/d下降至15.7t/d,产油量由10.9t/d降至5.6t/d,14-23井产液量变化不大,但含水由54.3%上升至73.1%,产油量由12.7t/d下降至7.8t/d其它3口井产液量基本稳定、含水略有上升。

6 结论:

在齐29#站实施油、水混掺后,虽然部分油井会出现产液量、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等情况,但节约掺油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依然比较明显,实施混掺一个月以来,29#站累计减少掺油量381t,节约掺油共价值118.11万元,有效降低了掺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