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0-10-18燕,叶

甘肃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个体化食管癌筛查

陈 燕,叶 慧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在我国,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发病差异,高低发病区发病率相差悬殊[1]。对高发地区人群进行筛查,早发现和早治疗可阻止早期食管癌发展成为中晚期食管癌,一方面可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民众医疗负担。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采取以综合治疗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根治性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及中医药治疗等。因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饮食障碍,故营养不良状态时刻发生。然而,目前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来干预患者应用不良状况必将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采用目前常用的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2]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存在营养风险者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在具有营养不良风险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的食管癌患者,最终纳入100例,其中男性 58 例,女性 42 例;年龄(72.2±5.3)岁。

1.2 治疗方法

1)营养风险筛查:通过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使用的NRS2002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总评分≥3分表明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最终筛选出58例患者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备注:体重指数 BMI<18.5kg/m2,计3分。

2)营养支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对58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饮食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普通饮食治疗。观察组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再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估算公式为:男性理想体质量(kg)=身高(CB)~105; 女性理想体质量 (kg)=身高 (cm)-110。按 20~25kcal/kg给予,按患者实际需要量给予电解质及维生素。在我院营养师指导下,给予自制匀浆膳500~1000mL,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强化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鼻胃管输输注,其中不能口服者经鼻胃管输入。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有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2个月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共10mL,由医院检验科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固醇(TC)、二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水准 α=0.05,认为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营养筛查后发现有58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营养指标 TP、ALB、PA、TC、TG、Hb 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2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 1~表 3。

表1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注:TP为血清总蛋白;ALB为血清清蛋白。

组别 例数 TP(g/L) AL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54.46±6.72 60.12±8.67 30.56±7.82 32.88±6.54对照组 29 53.98±8.66 53.66±7.96 29.88±6.38 28.56±8.31 t 0.333 4.179 0.513 3.111 P>0.005 <0.005 >0.005 <0.005

表2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注:PA为前清蛋白;TC为总胆固醇。

组别 例数 PA(mg/L) T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187.8±10.96 194.86±5.32 4.98±2.07 2.98±0.98对照组 29 187.13±9.51 186.74±6.23 4.56±1.09 4.12±1.31 t 0.394 7.548 1.367 5.482 P>0.005 <0.005 >0.005 <0.005

表3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s)

注:TG为三酰甘油;Hb为血红蛋白。

组别 例数 TG(mmol/L) H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1.89±0.66 1.34±0.42 120.69±15.38 129.78±9.88对照组 29 1.74±0.58 1.69±0.88 124.87±14.36 123.76±8.23 t 1.300 2.734 1.513 3.563 P>0.005 <0.005 >0.005 <0.005

3 讨论

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体重下降意味着患者肌肉的丢失,同时伴随着全身功能衰退,并能增加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率[3-5]。体质量减轻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食管癌患者死亡预测指标[6]。多个研究已经证明体质量减轻和营养不良与疾病进展有关。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明显增加病死率[7]。深入研究营养因素与食管癌的关系,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固醇(TC)、二酰甘油(TG)、血红蛋白 (Hb)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5,说明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康复中具有积极意义。对高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借助于以上评价指标的探究与分析,均能有效证明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康复方面的优势。

综上,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康复中与常规相比较是一种具有安全有效、加速患者康复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对于以上结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量偏小、随访时间短、缺乏多中心研究等均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和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程度的偏移,为此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个体化食管癌筛查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