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工专业“双元三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2020-10-1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训室产教课程体系

张 军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产教协同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产教融合下,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规范教学管理,深化育人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1-3]。

1 产教双元融合内涵与分析

产教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是对现行教学模式所采取的优化与完善。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产教双元在各类资源上的元素互用互配。产教双元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创新技术、改良新工艺,为创新创业教育注入全新活力,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与评价,而且产教融合不是双元主体的短期合作,而是双方针对专业人才进行长期培育甚至终生教育,在教学规划时既注重现实也面向未来。产教融合不仅涉及产教双元主体,还需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实现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优势互补、自然和谐、共谋发展的共同体。

2 产教双元融合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应结合“职教20条”,首先确定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建工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4]。应优化育人方法,通过产教双元深度合作,在学中做、做中学过程中实现育训结合。应着力落实育人机制,施教过程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设前,应对照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最新教学标准,并结合学院要求、行业标准进行制订。在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中,应有效借鉴“双元制”模式,不断吸收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并纳入专业教学中。争取实现建工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与建筑市场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通过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建筑行业生产过程对接。

3 产教“双元三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整体思路

产教双元融合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充分凸显企业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邀请企业、学生代表一起以实地、电话、在线问卷、会议交流、网络互动等方式开展调研,发现学生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待提升,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方面有待加强。通过调研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使得教学中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工作的实际需求更吻合,实现教学目标与工作能力有效对接。明确培养专业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基础上,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并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明确专业课先导与后续间的前后衔接关系。基本素质课应充分发挥职教集团联合建设的思政教育基地、心理健康中心以及创新创业中心的作用,专业课模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产业界的实训场所、实训设备等资源,通过产教双元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专业资源的优势互补,联合培养懂建筑工程技术、能组织施工、会专业计算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产教“双元三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双元三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整体思路Fig.1 Overall thinking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wo Subjects and Three Common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4 产教“双元三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1 培养目标

专业严格按照学院的办学目标与要求,坚持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定位。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与产业升级,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设置。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充分调研建筑工程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造价员等岗位基本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炼主要工作内容及专业核心技能,从而明确培养目标并制订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梯进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适应现代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在产教对接、双元共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也要根据市场调研明确专业的发展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机制,健全专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紧跟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苏锡常”乃至江苏省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区域建筑产业和产业集群,不断改造和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发挥市级品牌专业优势,以市职教集团联盟为基础和桥梁,辐射带动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4.2 课程体系

产教双元在课程体系确立与建设过程中,学校元主体在学生基本素质课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国家和党的指导方针,在以往的基本素质培养目标中注意六个方面的加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弘扬劳动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加强体育美育。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严格按照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结合调研结果,确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吻合,以专业课程内容能支撑职业核心能力系统育成为原则,设置专业模块课与专业群互选课。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思路是在对建筑工程岗位工作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岗位工作需完成的实训任务,并根据实训任务反向建立对应的理论支撑课程。专业理论技能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同时以专业群平台课“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为基础,以专业群互选课“建筑设备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建筑BIM建模”为拓展。通过产教双元联合设置与开展专业基础课、核心课与拓展课,从源头保障全面覆盖与接轨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培养。

图2 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Fig.2 Public basic course system

图3 专业理论技能课程体系Fig.3 Cours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skills

4.3 教学保障

第一,师资队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比例为25%,满足标准10%的要求),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7%,满足标准40%的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人,40岁以下教师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100%,专任教师队伍在职称、年龄等方面较为均衡,整体教学梯队合理。结合教学团队的发展,后期拟再引入行业兼职教师2人,发展“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发挥团队教学与专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并用以反哺专业教学。通过产教融合建立合作关系,让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与研究,一方面可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紧跟国内外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将“四新”内容引入教学,同时通过专业研究也可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教学设施。课程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开展,目前针对识图教学与BIM实训室建立黑白板教学。专业目前独立拥有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实训室、建筑CAD实训室、BIM综合实训室、工程算量实训室、建筑工种实训场地,并与江苏鼎都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建筑材料实训室。后期通过与企业合作,对数字化施工、装配式施工等实训资源进行完善,通过建构实体与虚拟的建筑、施工、设备、环境以及管理五维融合的虚实互训体系化平台,为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教学提供充分保障。

第三,教学资源。专业教材选定有健全的教材选用程序,90%的课程选用近三年内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专业课自编教材比例≥20%。产教合作下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建设工作,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开发特色教材、校本教材等多样化教学资源。目前专业建成在线课程资源三门,在建校级课程资源一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一门。后期仍应不断完善在线资源库与课程资源库,为在线教学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第四,教学方法。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产教双元组成的教学共同体,研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课程思政建设,以先进教育思想为理念,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课程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主要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与诚恳踏实的内涵教育。通过学思想、学课堂教学理论、学新课程理念、学本校的教学先进经验等活动,积极实施成功教育、分层教学、发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通过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及学习能力培养等。通过“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

第五,考核评价。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专业主干课程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多元、恰当、科学。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将平时出勤、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作为主要过程性考核项目。实训课程通过企业导师对学生操作过程、场地清洁、场地整理、团队协作、工匠精神等进行综合考核。学校与企业双方教师定期对考核方法进行交流与总结,以不断完善各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第六,质量管理。学校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应会同二级院系与企业教学团队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专业调研、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产教双元尤其是学校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予以改进。通过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指导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实训室产教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