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中对患者术前认知状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

2020-10-16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6001黄艳容张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围术偏差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6001)黄艳容 张红

心脏外科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同其他手术治疗一样,在实施心脏外科手术前后,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负性情绪。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认知行为干预护理的实施探究,了解其对患者术前认知状态和不良心理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6.32±2.37)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56.27±2.41)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上述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要求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根据手术治疗的要求,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包括各项准备、药物干预、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针对患者的认知状态问题和不良心理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护理: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情况,如发病原因、影响、预防等,并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使得患者能够在认清疾病情况后不至于产生严重的情绪波动,同时也达到纠正认知偏差的目的。二要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同时介绍手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增强患者的信心,让患者意识到只要能够积极配合,这是一种成功率非常高的手术。②行为干预护理:认知会影响行为,行为可反作用于认知。在进行认知干预护理的同时,不能忽视行为干预护理。一方面,通过对环境的行为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患者入院后,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用于调节患者的心理。比如,可以摆放新鲜绿色植物,营造出勃勃生机,让患者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又比如,指导患者肌肉放松法或者深呼吸法的技巧,用于缓解负性情绪。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要积极地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患者,使得患者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手术。

1.3 观察指标 ①认知功能状态:采用认知能力测试软件系统进行评价,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面对态度等项目,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状态越好。②不良心理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评分和SDS评分的临界值均为50分,且分数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认知功能状态的比较 在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面对态度等术前认知功能状态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所示。

附表 两组术前认知功能状态的比较(±s,分)

附表 两组术前认知功能状态的比较(±s,分)

注:*表示组内干预前后比较,P<0.05。

组别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面对态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0) 9.86±2.52 11.37±3.67* 9.72±2.48 11.02±3.94* 10.37±3.01 12.38±4.79* 10.72±3.26 12.91±4.67*观察组(n=30) 9.71±2.62 15.85±4.64* 9.81±2.56 14.89±4.57* 10.40±3.05 16.82±5.19* 10.81±3.30 17.02±5.38*t 0.226 4.148 0.138 3.513 0.038 3.443 0.106 3.160 P 0.822 0.000 0.891 0.001 0.970 0.001 0.916 0.003

2.2 两组术前不良心理评分的比较 在S A S 评分和S D S 评分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相比较,(58.75±6.13)VS(58.81±6.08)、(59.84±6.38)VS(59.72±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7.69±3.21)分、SDS评分(38.34±3.76)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32±4.20)分、(46.03±4.52)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对于心脏疾病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目前,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患者自身的因素较为明显,如术前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1]。通常而言,不良心理会对手术的进行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患者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进而激发负性情绪的产生,而负性情绪的产生会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心跳等,干扰术前准备和手术进行[2]。

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针对患者认识偏差和不良行为进行的干预模式,其效果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以心脏搭桥术的治疗为例,术前患者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得患者能够能动地认识到手术治疗的有利方面,屏蔽不利内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干预,以此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3]。李亚芳等[4]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亲情式关怀后,患者应对手术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了明显改善。赵嫦姣等[5]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模式,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在各项认知状况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认知行为干预的有效性。这与认知行为干预以患者自身能动性为基础,将治疗集中在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面,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针对患者的认知状态问题和不良心理,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围术偏差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50种认知性偏差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真相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