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0-10-1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528200吕淑新朱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粒细胞出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528200)吕淑新 朱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粒细胞增殖性肿瘤。目前通过药物靶向治疗,CML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1],但由于治疗药物需长期服用,患者服药依从性可能会逐步下降进而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开展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旨在提高出院患者居家照护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药物总体不良反应率,实施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血液科随访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选患者均知晓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9例,其中男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8.1±10.5)岁。干预组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6.5±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衡可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如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病情监测相关的内容。向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告知患者护士会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生活状况及疾病情况等相关信息。

干预组护理常规等同于对照组患者,并包括:①组建专业人员及患者 邀请责任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延续性护理活动,共同指导患者的健康问题。邀请患者加入群聊,告知建群目的及常用群功能的使用方法,确保其能正常收发各种信息并愿意参与群活动。②群内宣教 每天围绕一个主题推送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的文章,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③个体化护理 针对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并发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告知患者多食动物肉类、禽蛋和绿叶菜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积极预防感染如定时通风、避免接触感染人群做好体温监测等。活动时防止受伤,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粗糙食物摄入预防出血,出血时立即压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及时来院诊治。皮肤损害常表现为皮肤红斑,告知患者注意防晒,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擦洗水温过高,勤剪指甲避免人为抓伤,遵医嘱涂抹药物性软膏。全身性损害以水肿为主,因此建议患者采取半卧位或抬高下肢,限盐限水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其他系统方面以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最为凶险,一旦自觉有胸闷心悸立即来院。④建立健康档案 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及出院医嘱,了解患者复查时间、疾病监测重点做好登记,做到提醒及时、监测精准、护理科学。

1.3 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标准: ①据文献分析显示,CML治疗药物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系统损害、皮肤损害、全身损害及其他系统损害[2],因此对患者在这4个系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②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国外开发的针对CML患者的癌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ML24)[3],该量表共包含24个条目6个领域,其中症状负担、精神负担、日常生活、身体形象这4个领域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社交生活和获取关怀及信息满意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通过标准化得分及线性变换,转化为同向记分条目,得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应用X2检验判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出院1年后干预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6%(P<0.05)。

2.2 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比 出院1年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QLQ-CML24得分与出院时比较,bP<0.05;QLQ-CML24得分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分组 疾病负担 精神负担 日常生活 身体形象 社交生活 照顾/信息干预组(n=31)出院时 22.3±13.5 36.6±17.8 40.7±23.6 25.2±27.6 29.9±19.4 45.2±23.4随访1年后 16.3±11.2ab 23.4±15.5ab 30.9±22.1ab 20.3±25.9ab 30.8±19.3ab 36.8±25.2ab对照组(n=29)出院时 21.6±14.1 37.0±17.4 41.0±17.2 24.9±26.5 29.3±17.8 44.5±20.1随访1年后 19.7±12.5b 31.1±16.9b 39.3±21.4b 23.6±27.0b 34.8±18.6b 45.4±27.3b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多种护理方式为出院病人提供等同院内的护理服务[4]。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实时对出院患者服药情况及生活质量起到监督、提醒和管理作用,相对于传统电话短信随访,不易失访,在临床上具有特殊意义。本研究对比了对照组与干预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可能与护士能通过微信根据患者现存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在线护理服务有关,使护理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既拓展了护理领域又增强了患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对照组患者疾病信息获取只有出院宣教及健康指导手册,而纸质资料不便携带和获取信息耗时的缺点增加了早期识别不良反应和科学有效处理的困难。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QLQ-CML24得分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常规出院护理的患者,这可能与较少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关,此外通过微信这种网络平台医务人员可随时关心患者的健康状况,容易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减轻症状负担,融入社会建立社交关系,因此在症状负担、精神负担等6个方面,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式显示出卓越的优势。

本研究采用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显示了微信作为网络平台以迅速、灵活、共享的特点在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流程缺乏规范的问题,在选择护理服务的人员、内容、时间以及平台维护方面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5]。此外由于研究样本有限,也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移。因此建立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操作流程将会是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今后应多开展大样本研究以确保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实现了患者与多学科专业人员的有效的互动,对改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因此推荐依据科室实际情况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延续性粒细胞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