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安县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2020-10-15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用养殖资源

冯 勇

(来安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来安 239200)

1 湿地资源概况

1.1 湿地类型与面积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中的湿地分类标准,来安县湿地资源包括4 个湿地类7 个湿地型,183 个斑块。详见下表。(注:湿地面积为2011 年来安县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以下同)

来安县湿地类型及面积(公顷、%)

1.2 湿地生物资源

1.2.1 湿地植被与植物

来安县湿地植被总面积1116.41 公顷,主要优势植物包括杨树、柳树、池杉、芦苇、空心莲子草、香蒲、菖蒲、一年蓬、莲、水蓼等。

1.2.2 湿地动物

来安县湿地动物主要包括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昆虫类等。主要有:世界一级濒危的青头潜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金雕、白肩雕、白颈长尾雉等鸟类;花鱼骨、赤眼鳟等100余种鱼类;国家二级保护的羊獐(河鹿)、小灵猫(香狸)等哺乳类;中华大蟾蜍、黑斑蛙等两栖类;国家二级保护的中华虎凤蝶等昆虫类。

2 湿地可持续利用

来安县湿地总面积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4.76%,低于全省平均7.47%的湿地率。湿地的可持续利用要统筹考虑湿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要素,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建立科学的利用模式。

2.1 湿地的农业利用

湿地农业就是水田农业,是我国农业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的起源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成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1.1 发展现状

来安县耕地面积8.16 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4.46%。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 山芋、花生、油菜、瓜类等。其中张山的桃花蔬菜、大英的耘泰有机稻米、雷官的板鸭等农产品驰名中外。

2.1.2 主要发展模式

(1)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水口镇、三城镇等地基础设施完备,应建立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

(2)畜—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半塔镇、张山镇等丘陵岗地是我县林果主产区。在这些桃园、葡萄园等果园较多的区域,应建立以畜-沼-果生态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

(3)水生观赏植物-鱼虾-有机蔬菜农业模式。来安县水产养殖场湿地共计16 个斑块,面积381.91 公顷,占来安县湿地总面积的5.42%,在这些养殖场应建立以水生观赏植物-鱼虾-有机蔬菜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

2.2 湿地的渔业利用

2.2.1 发展现状

来安县淡水养殖面积8500 公顷,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5.74%。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水产养殖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借鉴“清洁生产”的概念,从养殖模式、养殖饵料、养殖结构等方面实现养殖的生态化和养殖技术的清洁化。

2.2.2 主要发展模式

(1)立体混养模式。来安县浅水养殖区域面积约5000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8.82%,在这些浅水区域,采用湿生植物-鱼立体混养模式。

(2)生态养殖模式。来安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区面积约500 公顷,占来安县淡水养殖面积的5.89%,在这些区域应建立以生态养殖为主的发展模式。

(3)自然生长模式。来安县大宗鱼类养殖区面积约3000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35.29%,在这些水域大多是重要的饮水水源保护地,不宜开展大规模人工养殖,主要让其自然生长和繁殖,进行适度的捕捞和利用。

2.3 湿地的工业利用

2.3.1 发展现状

来安县产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集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加重。只有全面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才能使湿地可持续利用,工业可持续发展。

2.3.2 主要发展模式

(1)中水-人工湿地模式。。来安县现有污水处理厂4 座,其中县城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 万吨/天,大量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所得到的中水具有水量大而稳定、就地可取的特点。在县城建成区围绕输送中水建设泵站和管网,将中水输入二里河等城区内城河水系,可有效增加湿地面积。

(2)产业链模式。在来安县工业园区内开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形成由初级材料加工厂、深加工厂、转化厂、制造厂、废物加工厂、污水处理企业等多个企业组成工业产业链,确保原材料和水资源的再使用、再循环,从而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2.4 湿地的旅游利用

近年来,湿地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生态旅游的新兴方式之一。湿地生态旅游未来发展应以湿地保护和恢复为基础,以生态环保措施为保障,将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廊道等建设与湿地保护、湿地功能利用有效结合。

图1 池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景观照片

2.4.1 发展现状

来安县湿地旅游资源较丰富,其中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226.8km2,其核心区域的千亩池杉林是国内稀有的水生森林资源,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中有鸟,水中有鱼,形成独特生态景观,见图1。来安县湿地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目前来安县各级政府逐年增加投入,但湿地旅游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4.2 主要发展模式

(1)生态观光型旅游模式。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湿地景观价值高,生态环境好,相对远离城市,应重点开展以湿地保护为主导、湿地景观为吸引的生态观光旅游。

(2)科普教育型旅游模式。汊河等湿地要重点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注重生态知识、生物知识、环保知识、科技知识等科普教育。

(3)城市休闲型旅游模式。杨庙干渠等水岸森林长廊位于城市中或城市近郊,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有一定的人造成分,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和亲民的休闲游憩功能,这类湿地应以生态维持为基础,发挥其城市休闲功能。

2.5 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用

来安县城建成区二里河等6 条河流,贯穿城区的东西南北,组成了城区内城河水系,通过多年建设目前构建了城市水岸绿色森林生态廊道,具有建设城市湿地园林公园良好基础。在规划建设县城时依托内城河水系建设城市湿地园林公园,全面提升县城品位,发挥园林景观的自然魅力,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通过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有效保护来安县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利用养殖资源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