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界常说的“瘦皱漏透”是赏石标准吗?

2020-10-15澄怀观道byChenHuaiGuandao

宝藏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法米芾赏石

文/澄怀观道 by ChenHuai Guandao

对于“瘦皱漏透”是不是赏石的标准这个问题,本文不绕圈子,不搞悬念,开门见山,先给出明确答案:不是。进一步再说清楚一些:第一,它可能是民间曾经流行的画石技法,而不是赏石家的审美标准。第二,它一直以来被错误夸大宣传并随意套用,进而以偏概全。第三,他也不是出自米芾之口,米芾从来没有说过。

颠覆了?逆天了?可能有人悄悄在议论,甚至有些义愤填膺了!几十年来,自当代赏石发轫,不论民间还是业内,几乎谈到石头张口闭口就是瘦皱漏透,把特例当成通用准则,而且存在不管什么石头都生搬硬套的现象,乃至削足适履,这是当代赏石理论严重匮乏的表现。我们需要古人的赏石观点这根拐杖来支撑行走。

追本溯源、细细梳理传统赏石的历史,与瘦皱漏透有关的几位人物,无论是元代孔克齐、陶宗仪还是明代陈继儒、袁宏道、林有麟、毛晋以及清代李渔、郑板桥,他们中画家居多。也就是说,绘画是他们的主业,石头是与他们的主业有关联的附带爱好。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是单纯的赏石家、赏石理论家。

历史上最早提到瘦皱漏透的是元代孔克齐——孔子的五十五世孙。他在其撰写的元代一本颇为重要的笔记《至正直记》中,记载了米芾的事迹,但没有米芾相石四法的记录。在谈到灵璧石时,笔记中记载:“谚云看灵璧石之法有三,曰瘦,曰皱,曰透。”看到没有,是谚云,民间传说而已。

第二个提到瘦皱漏透的人物是元末陶宗仪。其所编《说郛》(说郛,意为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一书收录《渔阳公石谱》,在这本所谓石谱中首次提到“元章相石四法,曰秀,曰痠(读音suan),曰绉,曰透。”

题名:【别有洞天】 石种:灵璧石

题名:【蝶舞】 石种:灵璧石

《渔阳公石谱》又称《渔阳石谱》,其实不能称谱,总共不过千把字,而且还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中提到的是曰秀,曰瘦,曰雅,曰透。这个渔阳公,模糊难考,何方人士、生卒年皆不详。米芾何时说的,在什么地方说的,没有引述,伪托的可能性很大。古代人常常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假托名人,这一点和现代人不同。《说郛》是民间辑录,与《至正直记》这种官方认可的严肃著作,在学术价值上无法相提并论。

陶宗仪是位画家。瘦皱漏透作为画石的视点和以平面的绘画表达立体的石头的一种绘画技法,是容易被其接受和采用的。

第三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人物是明代的陈继儒,他比同时代另一位著名的人物——《素园石谱》的编者林有麟略早,也是位画家。米芾的后人米万钟曾请人画了一幅灵璧石的画,由陈继儒题款:“米相石四法,曰秀,曰绉,曰瘦,曰透。”

这里颇为讽刺的是,米万钟作为明代著名的绘画、书法及赏石名家、米芾的直系后人,他本人著述、题跋无一处提到其祖上的相石之法,显然他并不知道这档子事,或者有所耳闻但并不当一回事。倒是局外人仅凭道听途说反而起劲得很。

第四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人物是袁宏道。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信奉佛学,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他在自己写的游记《天目》中提到:“米南宫所谓秀瘦皱透,大约其体石之变幻奇诡者也。”浙江天目山相信很多人都去过,天目山的山川景致和峰石形态,与瘦皱漏透的风格相去甚远,想必作者此处不过是信手而书,随口发了句感叹而已。

不过以上三位的秀、瘦、绉、透表述口径倒是很相近的。

第五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人物就是明代的林有麟了。林有麟是明代画家,善山水,喜弹琴。其所编写的《素园石谱》也基本是一本画石石谱,虽然其中介绍了不少石种,也有作者对石头的些许理解,但要把它做为赏石专著,还是很牵强的,也难以得到严谨的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在这本所谓石谱中,在介绍锦纹石的时候是这样写的:“两峰角立,一窍中通,锦纹粲然,且瘦且漏,诚石中佳品……锦纹皱……”这里作者分几句话提出了“通、瘦、漏、皱”,没有提到米芾相石法,从行文语气看,林有麟似乎也不知道有米芾的相石法,否则怎么也要提一下。而且他的通、瘦、漏、皱的提法非常独特,此前没有,此后也不再见,他第一个提到了漏。

题名:【大方壶】 石种:崂山绿石

这里还需要介绍的是,据考证,林有麟其人用今天话说是位文艺青年,《素园石谱》内容抄袭很多,错谬频出,粗制滥造,甚至驴唇拼马嘴也不在少数,参考价值很低。用严谨的学者的话说,这本所谓石谱唯一有些价值的地方是其展示的一些石头的底座式样。读者要想了解详情,可以去读读吴雨洁的《科学分析一下明代《素园石谱》的“抄袭”问题》一文,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人物是明末的毛晋。毛晋作为藏书家也是米芾的粉丝,其在《海岳志林》中摘录了《渔阳石谱》的米芾相石法,仅仅只录了十四个字,而且毛晋很诚实地承认自己是道听途说来的。

第七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著名人物是跨明清两代的李渔。李渔是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其在《闲情偶记》中说:“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这里又去掉了“皱”和“秀”,改成了一个“漏”字。可见,到这个时候,“瘦皱漏透”的内容还是被裁来改去,并没有约定成俗,固定下来。

题名:【蛟龙出海】 石种:太湖水石

题名:【弄月】 石种:英石

第八位与瘦皱漏透有关的著名人物是清代的郑板桥。郑板桥是著名画家,善画竹,其次是兰与石。而其画石是借用石,以石达情、言志,虚构之态多,而非写实。其在画作《柱石图》上题诗云:“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表达的纯粹是一种文人气节风骨,他画的石皆挺拔直立,不媚不弯,风骨不凡,与瘦皱漏透的风格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在《板桥画石》题字时,所谓米元章论石瘦皱漏透不过是即兴那么一写,又被不求甚解的后来人当成了依据。

其实瘦皱漏透与郑板桥本人的精神追求、性格特质,以及他画石的风格特点和立意完全是大相径庭的。板桥画石用他自己的话说,追求的是“丑而雄,丑而秀”。但就是在郑板桥这里,历代讹传、删来改去的所谓米芾相石四法内容定型了,直到今天,虽然还是传讹,但最起码四个字的内容不再变了。

此外,历史上还有几本与赏石有关的论石著作,如晚于米芾约百年的范成大写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等,都没有提到或引用米芾相石法及瘦皱漏透。尤其是《园冶》和《长物志》,这是两本中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的巨著,其叠山置景皆以太湖石为主,可见在正统的审美及艺术方面,瘦皱漏透并不被主流所认可。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一)所谓米芾相石法不过只是传言,没有可信的确切记载和论据。(二)内容变来变去,无固定准确的说法。(三)借助名为石谱实质是画石的画谱讹传居多,而且同为画石的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有的接受,有的不认可。古人画石,如没有特殊说明,基本画的都是湖石,如果是正统经典标准,理应一直被遵循并传承沿用。(四)以野史杂记记录为多,官方资料与正史没有载入,也不被采信。以上在介绍完与瘦皱漏透相关的人物、理清外围之后,下面请出传说中的相石四法的本尊——米芾本人。

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是当时享誉国内的书法四大家苏、米、黄、蔡其中之一,因好石成癖又被称为“米颠”“米痴”,米芾的知名度非常高,影响力很大,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大V。

在米芾本人的传世诗文画作中并没有发现有提到相石法,甚至连石头都很少提及,这对于一个被称“石颠”“石痴”的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没有谈到过关于“瘦皱漏透”的任何一个字,甚至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前面提到的其后人、喜好收藏石头的明代米万钟也不知晓,这是不是有些吊诡、非常奇怪。米芾本人及其后代皆不知所谓相石法,而那些道听途说者却津津乐道,屡屡作为经典引用。对此,笔者想借用电影《魔戒》开场白中的一句话:“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

比米芾略晚,另一位在古代赏石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杜绾在《云林石谱》中也没有米芾相石法的记载。据科学考证,《云林石谱》大约成书于公元1118年至1133年之间,而米芾的生卒年月是公元1051年至1107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大咖,如果他真的说过所谓的相石四法,笔者想一定会被《云林石谱》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人,可惜没有,一个字也没有。不仅正史没有,连野史杂记都没有,只有米颠拜石之说,没有所谓的相石四法。

《云林石谱》中对灵璧石是这样描述的:“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若成云气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峰峦岩窦,嵌空俱美,石理嶙峋,清润而坚。”处处给人一种生动立体感,而不是画面感,这才是从赏石角度来谈论石头的样子,而不是公式般的瘦皱漏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林石谱》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介绍石头的科普著作,虽有不少的赏石内容与观点,但并非赏石专著,杜绾本人也是矿物岩石学家,是科学家,而非赏石家。

除此之外,笔者还查阅了从宋到民国许多涉及赏石的诗文资料,包括苏轼、陆游、赵希鹄、赵孟頫、王守谦、文震亨、蒲松龄、沈钧儒等赏石名人以及一众非名人,未见有人提及瘦皱漏透。归纳起来,他们主要是从形、色、声、质、意韵等几个方面来赏石、论石。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人最讲究情怀。魏晋以降,讲求得其意而忘其形。尤其是到了文化巅峰的宋代,更是到处充满了情怀。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壮阔的情怀;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激荡的情怀;宋徽宗“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是悱恻的情怀;而写出“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与“云间皓月,拂袖雄披楚岸风。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的米芾,怎么可能缺少情怀?像瘦皱漏透这种机械刻板干巴巴毫无生趣的语言怎么可能出自素有“石痴”“石颠”之称而又极富有浪漫情怀的米芾之口?

通过细致探究,笔者发现,原来浩如烟海的传统赏石历史上除了几个人物和两本画册没有详实依据地提及外,众多喜欢石头的文人墨客很少有人知道并谈及瘦皱漏透。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笔者以为可进一步地得出判断: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历代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赏石专著,更没有系统完整的赏石理论体系,不过是东一点、西一点,张三一点、李四一点的碎片化的观点汇集,经过现代人的串烧、拼凑,搞出了一些所谓的传统赏石理论来。尽管现代赏石文章如乱花缤纷迷人眼,却原来很多都属于拿来主义的不求甚解,照抄传讹,或者夸大穿凿,拼凑链接。

丁文父曾有过批评:“明清以来的中国赏石深受米芾相石四法的影响,致使赏石的欣赏越来越拘泥在形式美的范畴。对赏石形式美的过分看重,最终导致了赏石向造型上的格式化、技法上的工艺化和功能上的装饰化方向发展,已经失去了早期所注重的‘意味’和‘意境’。”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瘦皱漏透极可能是民间画石的一种格式化的技法,通过民谚流传,是民间画匠把现实存在的立体的石头用画纸平面表现的一种技法和要点,且这种画法对除太湖石、英石之外的多数石种并不适用。虽然局部可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作为广泛意义上的赏石审美标准。目前国内石界的主流石种,无论是灵璧石,还是戈壁石、大化石、长江石等等,有几个是用瘦皱漏透来欣赏审美的呢?尤其是自古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文人青睐的灵璧石,其内涵意蕴丰富,形态风格多变,更是难以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来公式化地概括它、描述它。

题名:【洞天观云】 石种:来宾石

中国传统赏石的主流应该是以文人石为核心,是文人、士大夫在封建专制下寻求独立于世的思想和人格的精神寄托,注重通过意韵来表达内心所思所想,完全不可能是单纯体现形态、刻板枯燥的瘦皱漏透。民间的言语由于受社会阶层与思想境界的限制,是完全感受不到这一层的,只能用瘦皱漏透这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东西来表达,如同打油诗、顺口溜。

而单纯的瘦皱漏透即便对于绘画来说,也并不是完全可取的,因为它只有形,而没有神。绘画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有思想内涵、有情感、有神韵,而不只是干巴巴形式上的东西。这从苏轼、米芾以及郑板桥所画的怪石、柱石图中都能体现出来。所以,工具化的、机械刻板的瘦皱漏透无论是对于绘画还是赏石,都是不可取的,甚至连形式美都谈不上。能够空间移动、变换角度地动态赏石,与绘画利用平面来展现物像的效果,其观察与表达的侧重点是有很大区别的。由瘦皱漏透而画出的那些病西施般的石头形态,构图机械无生气,千篇一律格式化,很少让人有艺术感。

科学哲学中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美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对于古代经典的解释也常常是偏狭的,这是一个不断探索、更新、提高的过程。因此,瘦皱漏透不仅不适合一般意义上的赏石审美,且由于其简单的格式化及工法化,也使得人们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现代赏石不能拘困于传统赏石低水平重复、模仿,现代赏石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创新、升级,包括观赏石的特质所应该体现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如果扩展运用西方及现代美学理论,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留白与简约等,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发现和审美感受,会开拓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当然,对于一部分石头尤其是大型园林石,皱还是有着一定的审美意义,对于厅堂石,尤其是案头石,皱的审美功能就退化了,而石头表面的“皴”——石皴,则具有更现实、更重要的美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石皴是指石皮表面相对于皱来说比较细腻的石花节理与纹路,如同绘画所表达的“皴”,是与皱有关联而又不同的现象和概念。石皴于石头外表凹凸起伏,参差错落,疏密有致,浓淡相间,宽窄有序,粗细得当,玑珠琅玕,为氤为氲,极好地展示了石头的节奏美、韵律美,又体现了石头的立体感、层次感和肌理美,其传递给人们的视觉美感以及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游目骋怀、由眼入心的味象美,是很高的精神享受,这是人类的绘画作品的各种皴法效果所远远达不到的境界,是大自然独特专有的、无法模仿的美——自然的奇异之美。

既往的胡编乱造、弄虚作假、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扔掉古人的旧拐杖我们也能赏石,也才说明赏石界的成熟,不能总是捡拾古人留下的牙慧以自贻。在此,我想引用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所有的开始都拥有神奇的力量,护卫和帮助我们的生活。”

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高素质、懂艺术的赏石爱好者步入赏石界,共同建设观赏石理论体系,同时以悦纳的姿态面向国际,以现代理念来创新发展赏石理论体系,开创赏石界的新未来。

题名:【巉岩】 石种:风凌石

题名:【徽宣洞天】 石种:宣石

猜你喜欢

四法米芾赏石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四法防治果园天牛
浮力计算四法
第10个赏石日欢庆建党百年·唱响赏石之歌
米芾拜石
米芾与《阳朔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用“心”写字
赏石谈艺录
体育课引“趣”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