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赏析类课程对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2020-10-14王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美育

摘 要: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它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推动力,在当代复杂的人类生存环境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将美育工作逐步提高到战略层面,针对我国美育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方式及传统课堂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中的滞后性困境出发,以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经典作品》为例,结合教学案例深刻剖析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并针对新时代美育思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践行时代使命,弘扬美育精神,推进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美育;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经典作品》;陶冶情操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2015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加强学校美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可见,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将美育工作逐步提高到战略层面,针对我国美育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当代高校的艺术赏析类课程虽然普遍开设,但均存在授课方法老套、授课内容陈旧、授课地点局限等弊端,这既不利于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不符合新时代艺术赏析类课程应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教学要求。本文首先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方式及传统课堂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中的滞后性困境出发,以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经典作品》为例,结合教学案例深刻剖析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并针对新时代美育思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践行时代使命,弘扬美育精神,推进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

艺术赏析类课程在高校综合类大学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即使在艺术类院校,此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学分、周课时量也不及《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艺术赏析类课程便陷入了边缘化的泥沼,同时也致使任课教师在此类课程中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改革与创新意识、学生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教学困境,任课教师需要摆脱专业史论课程中程式化的作品介绍方式,或以专题的形式,或以“设问—解答”的模式,或走出固有的教室拓展鉴赏视野,真正发挥艺术赏析类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拓展、启发作用。

一、突破“PPT+讲解”的课程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对某一问题的渗透式讲解,最终达到整体提升审美思维的教学效果。

进入21世纪的高校教学模式,逐步摆脱了传统黑板板书的固有模式,转向利用电脑PPT软件,通过投影、图片、视频的方式,以多样的、动态的、声光的教学模式向大学生传递知识。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传统的“PPT+讲解”的教学模式瞬间“老化”,甚至成为阻碍新时代教学发展的绊脚石。以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经典作品》为例,该课程作为综合类大学的选修课、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一般包括艺术史论的梳理和具体艺术作品的鉴赏,多依托对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经典作品,借助艺术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此类课程的授课,倘若一味依赖“PPT+讲解”的方式,容易使其与《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中的作品讲授重合,并沦为艺术史论课程的附庸。如教师在《艺术经典作品》的“绘画艺术作品赏析”章节,带领学生鉴赏“明四家”之一的唐寅名作《王蜀宫妓图》时,倘若按照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内容、艺术主题、构图、设色、历史承传等传统教学思路讲解,必定流于《中国美术史》的授课模式。这一方面使得教师在重复劳动中缺失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教师在备课之前便要清晰地把握所选经典美术作品的典型意义,才能在纵向的艺术传承、横向的艺术比较中找到所选作品的典型性,并结合多部绘画作品予以讲解。如前所述的《王蜀宫妓图》,它作为唐寅仕女人物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精湛之处在于构图及设色。画作中共有四位女子,一正、一背、一左、一右,正面的青衣女子手拿酒壶,正在让右边的绿衣女子添酒,劝左边的红衣女子饮酒。而左边的红衣女子显然已不勝酒力,正在摆手制止劝酒行为,却被正面的青衣女子用手臂挡住。唐寅巧妙展现了五代西蜀后主孟昶后宫女子聚会、劝酒、挡酒的生活景象,将女子们的举止神态刻画得生动、传神。另外,在整幅画作中,正面的青衣女子和左面的红衣女子为主要角色,均为正面或正侧面构图,无论从装束还是配饰都凸显了其后宫嫔妃的身份地位。右边的绿衣女子和正面的杏衣女子均以背部示人,手中分别拿着酒盏和托盘,服饰也相对简朴,可知其身份为侍女。唐寅通过四位女子正面、正侧面、背面的穿插构图,巧妙地完成了四人成群的后宫女子饮酒场景,富于变化又不落俗套。另外,以背部示人的女子着淡黄色长褂,她正对面的青衣女子着一袭赭青色长衣,二者在色彩上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左侧女子的深黄色长衣及右侧女子的淡绿色长衣对纵向主体色彩进行了有效补充,在呼应与迎合中体现了服饰色彩的巧妙搭配。教师针对《王蜀宫妓图》的构图、设色进行详解之后,还应该结合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纵向剖析。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仕女名画《捣练图》中四名正在以木杵捣练衣服的女子的构图进行对比式讲解。《捣练图》右侧四名女子的站姿为正面、侧背面、左正面、右侧面交替排列。她们的衣着均为唐代流行的半露胸式裙装,上身穿短襦,肩上搭配披帛,但是衣服的色彩为红色、蓝色、淡绿色、杏色,各种色彩交相呼应,对比鲜明。同时,教师可选取“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的名作《汉宫春晓图》中女子熨烫布匹、聚集闲谈的图景,与《捣练图》《王蜀宫妓图》展开类比,便可形象地启发学生了解我国仕女画的构图、设色之承传特点。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王蜀宫妓图》时,要引领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可以将“《王蜀宫妓图》在仕女面部描绘中与当代审美有什么不同”之类的问题抛出,继而引导学生发现唐寅在仕女画中所运用的“三白法”。此时,艺术赏析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便要注意,不能将“三白法”介绍得像艺术史论类课程那般,仅作“三白法,指古代肖像人物画描绘人物时,为了突出人物神气,显示其体积感,常在鼻、额(或颧)、下颔三个凸出部分染白粉,谓之‘三白法。唐代已有运用此法,称‘唐三白”2,而是应该更加细致地通过放大《捣练图》《王蜀宫妓图》《汉宫春晓图》等同类型作品中女子的脸部,引导学生观察三位不同时期著名画家在仕女人物面部处理中所运用的技巧。

因此,教师看似在讲解《王蜀宫妓图》,却能够借助画作的构图、设色等艺术特色上溯到我国早期的仕女人物图《捣练图》,下至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从单纯的一幅作品延展到同类型题材作品的相近创作形式,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国绘画的艺术传承性。

二、解构灌输式授课方式,在“设问—答疑”的课程模式中充分挖掘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文化探索能力

大学课堂上的理论类课程,受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学时、师生构成比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即以教材为蓝本、教师为中心,采取“我讲你听”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集中向学生传授相关教学内容。我们在肯定灌输式授课方式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此种授课模式在新时代大学教育中的滞后性:一方面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在课堂之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劳,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保证,往往事倍功半。

此类教学模式也常常出现在艺术赏析类课程中,授课教师往往以各艺术门类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照本宣科式地介绍相关作品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讲授。以艺术赏析类课程《艺术经典作品》的“工艺美术作品赏析”为例,教师往往会选取我国古代优秀工艺美术品或工艺美术类型,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画像石”“规矩镜”“马踏飞燕”“唐三彩”“青花瓷”“宣德炉”“顾绣”“粉彩”“珐琅彩”等,按照它们的年代、艺术内涵、艺术特色、工艺承传等顺序,一一介绍。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虽然在《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基础上对各朝代经典的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又进行了知识夯实,但容易流于程式化,这不符合艺术赏析类课程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对学生艺术创新意识的激发。在此,教师应该解构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将同类知识点有效串联,并可通过“设问—答疑”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在主动思考中学会发现问题、发现美、创造美。

如教师在讲授汉代画像石系列作品时,首先应当在备课环节充分理解汉画像石所包含的艺术内涵,这样才能结合同一题材的艺术作品向学生讲解其中深刻的文化蕴藉。以汉代画像石常见题材“孔子见老子”为例,教师除了按照常规作品赏析的思路,向学生介绍《礼记·曾子问》《水经注·渭水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孔子世家》《庄子·天运》《吕氏春秋·当染》等史书中所记载的孔子拜见老子的历史记录、历史故事之外,更应该深入分析为何此类题材的画像石会出现在以山东、江苏、河南、四川、陕西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讲述这其中所蕴含了的文化内涵。

此时,教师可脱离常规讲解,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每个小组或进行实地调查或借助当代视频文献,调查诸如山东嘉祥齐山、山东嘉祥武氏祠、山东滕州、四川新津、陕西靖边等地的同题材“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此类题材做细化研究,诸如孔子和老子的位置排列、孔子如何通过姿势表现其谦卑、是否出现项橐、是否出现鸠仗以及画像石墓主人所处时代特色、画像石所在地在汉代的文化特征等,都需要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在梳理完“孔子见老子”题材的画像石在汉代的分布、构图、影响之后,教师便可更为深入地提出如下问题:“孔子见老子”题材的画像石为何在汉代大量存在?体现了汉代怎样的文化内涵?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孔子的文化背景下,为何会出现“孔子问礼”的画像石题材?这又体现了汉代对孔子的何种定位?+……带着一系列问题,教师便可摆脱常规介绍性讲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设问—答疑”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深刻探寻经典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此类教学方法可以广泛运用到艺术赏析类课程之中。再如《艺术经典作品》中近现代美术作品赏析环节,教师可以从徐悲鸿抗日战争时期一系列绘画作品为例,以个人为主线,评析徐悲鸿绘画作品中所体现的抵抗外敌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愫;以反抗侵略、反对战争为副线,融贯中西,将徐悲鸿与20世纪初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横向对比,彰显优秀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对侵略行为的痛斥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创作的爆发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新生命活跃起来》《颟顸》《逆风》《晨曲》《风雨鸡鸣》《漓江春雨》《巴人汲水》《群马》《愚公移山》《奔马》《灵鹫》《群狮》《山鬼》等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教师在讲述上述作品时同样需要脱离《中国美术史》的简介性授课方式,避免重复创作背景、艺术形象分析、艺术形式表现、艺术意蕴传达之类的评述性授课方式。此处,教师同样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5~6人一组,每组分别负责徐悲鸿抗战时期艺术形象原型调研、徐悲鸿抗战时期艺术作品创作轨迹调研、徐悲鸿抗战时期艺术创作心态探析以及同时期世界反抗侵略题材艺术作品汇总等专题,并通过PPT的形式进行课堂专题汇报。此时,教师为了避免进行汇报的同学一人独唱“独角戏”、聆听者“心猿意马”,也可采取正反辩论、随机提问、例证补充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课堂之上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将专题讲透,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艺术魅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三、扩大“课堂”概念,跳出固化的教室,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艺术平台,在实地考察、近距离赏析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多是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固定场所,在校学生的课堂则专指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进入21世纪之后,大学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场地仍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即教室为主。传统意义的课堂有它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将学生集中在同一场地进行集中教学,一方面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一味将学生局限在传统课堂之中,采取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艺术赏析类课程,更需要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讲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体悟美的能力。因此,艺术赏析类课程更应该扩大“课堂”概念,跳出固化的教室,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艺术平台,在实地考察、近距离赏析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如《艺术经典作品》课程中的“工艺美术赏析”环节,教师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作品时,常规介绍漆器的发展历史、工艺步骤(制胎、采漆、髹漆、描绘、剔刻、推光)、技法种类(描金、填漆、螺钿、点螺、金银平脱、堆漆、雕漆、斑漆、平漆、戗金、堆红)等相关知识,学生对漆器的理解仅局限于文字理解,相当于“纸上谈兵”“隔岸观火”,并不能真切地理解漆器特点以及精湛独特的工艺美术技法。此时,教师便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进入学校相关专业的工作室或者当地漆器研究所,近距离观看漆器的制作工艺,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工匠艺人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介入漆器制作的流程环节。只有通过近距离的实物观察、亲临工作间感受制作气氛、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才能真正脱离课本上的文字描述,真正体悟漆器工艺的制作魅力。

以平遥漆器为例,当地承担艺术赏析类课程的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在相关学校的漆器工作室或者漆器博物馆的体验馆,近距离观看、实际操作平遥推光漆器的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及镶嵌等五大制作程序。这五大制作程序个案化特色浓重,学生仅通过书本的字面解释往往难以理解,只有实地观察、亲自操作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漆器的制作魅力。如木胎环节,是在木胎上面包裹白麻,在白麻上涂抹砖灰泥,即“披麻挂灰”。漆器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不容半点懈怠。在木胎上挂漆先后需要至少七遍工序,每次上漆后都要使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木胎。漆器制作者首先将手蘸麻油、豆油,使用粗水砂纸用掌心反复推磨,再使用细水砂纸推磨,紧接着使用纯棉布推擦,推擦完之后再使用双手反复推擦,六遍之后木胎初现光滑感,七遍至八遍时便更加光滑、富有质感且亮如镜面。而画工环节对漆器工匠的技术要求更高,一般的画工需具备专业绘画功底并经过三至四年的绘画技能培训和练习,才被允许在真正的漆器平面上勾勒填描。镶嵌环节同样如此。负责刻绘漆面的工人手中的刀具要在漆面上像画家用画笔绘画一样,达到粗细适度、深浅有致、晕染自如的效果。尤其是镶嵌环节的漆器匠人需要利用贝壳、珍珠、玛瑙甚至更为名贵的镶嵌原件,将它们粘贴在漆器表面或镂空处,这就要求具有高超的镶嵌技艺,因为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致使整个漆器成品破裂。在近距离观看漆器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参与相对简单的制作过程之后,学生便可直观探究漆器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可前往平遥漆器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进一步赏析各色漆器工艺品。

这类教学方法可以广泛运用到艺术赏析类课程之中。再如《艺术经典作品》中原始时期工艺美术作品赏析环节,教师在讲述山东龙山黑陶艺术品时,同样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中国美术史》中龙山黑陶的知识点,如地域特色:龙山文化源于大汶口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现从属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时间: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距今距今4000年左右。工艺特色:龙山黑陶主要采用轮制法进行制造,其装饰不以花纹为主,而是以色彩和造型见长;在烧制过程中采取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器物在烧制中器物表面大量吸附碳离子,呈现出深黑色;胎体较薄,被碳离子吸附后表面磨光,通体无花纹装饰,仅在单系或双系处做弦纹纽。简要概括,龙山黑陶总体呈现出黑、薄、光、纽的特点。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相关龙山黑陶的基础知识之后,便可有针对性地讲解龙山黑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种类——蛋壳陶。蛋壳陶属于黑陶一类,因其胎体薄如蛋壳而得名。蛋壳陶薄如蛋壳的最大秘诀来自于其陶土,原料为河水、湖水常年沉积于底部的细泥,再经过反复淘洗之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使用这种陶土制作陶器,可以保证1毫米以内的胎体厚度。当代研究者通过器物外壁上细密的弦纹以及器物口沿、足部同心圆的痕迹可知,距今4000年前的蛋壳陶是轮制的。现存于山东地区的新时期时期龙山蛋壳陶器物,多存于当地墓葬中,属于礼仪用器,胎体最薄的地方仅有0.2毫米厚,口沿和底部也一般不超过1毫米。蛋壳陶多为高柄陶杯形状器物高度一般不超过30厘米,重量为50克左右,器物外壁漆黑黝亮,真正诠释了“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的盛誉。龙山蛋壳陶精湛的制作工藝不仅在4000年前的中国,即使在当代制陶业,也堪称经典之作。

在深入解读龙山蛋壳陶的艺术特色之后,山东地区的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便可带领学生前往山东博物馆史前展区近距离赏析龙山蛋壳陶。在山东博物馆龙山蛋壳陶展台前,工作人员还贴心地放置了特殊形制的放大镜,学生可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蛋壳陶胎壁的薄度、史前轮制法遗留的同心圆痕迹,从书本知识上升到实物赏析,能够深刻理解此类艺术作品的精湛制作工艺。另外,教师在条件允许下,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设身处地地感受龙山黑陶的艺术魅力。

四、践行时代使命,弘扬美育精神,艺术赏析类课程应通过对我国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完善与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

美育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推动力,在当代复杂的人类生存环境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以舒缓人类工作压力下紧张的神经、缓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对立关系;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是人类审美理想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作为新时代承担美育课程的大学教师,应当以研讨会、集体备课的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当代美育思想核心内容,将美育精神融入课程设置、日常教学、科学研讨、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推进新时代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真正做到践行时代使命、弘扬美育精神。尤其是综合类大学及艺术类大学承担艺术赏析类课程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结合所授课程内容,从各门类艺术作品出发,通过对艺术作品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意蕴的启发与阐释,将落脚点从作品赏析迁移到关注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层面。

首先,艺术赏析类课程不能仅仅满足于评析艺术作品,任课教师在备课环节首先应当立足美育的内涵把握美术教育的本质,注重教师自身学养、涵养、修养的完善与提升,加强自身思想积淀,以艺术作品为契机,以古喻今,注重学生审美境界的提升。如我国北宋少年才俊王希孟18岁绘制的著名青绿山水名画《千里江山图》,以散点透视法,移步换景,在12米的画面上绘制了我国北宋时期层峦叠嶂、气势非凡的壮丽画卷,堪称北宋版的“航拍中国”。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千里江山图》时,可以通过垂钓、捕鱼、观澜、赏瀑、吟诗等画面,展现我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借此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忱及当代主人翁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艺术赏析类课程组织学生在当地进行写生,通过学生自己手中的画笔与古代画家的艺术笔法进行对比,将祖国古今的大好河山类比,在赏析名画、描绘山河中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其次,教师在艺术赏析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美育工作导向,通过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厚的艺术实践和精湛的艺术作品中发现美、鉴赏美,并注重培养学生将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将人民幸福永揣心中的思想意识,实现自身审美理想与社会责任担当的结合。教师在艺术赏析类课程中,可以以“劳动·人民·美”为主题,通过分组,组织学生以我国史前时期、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的纵向时间划分,分组完成对各时代关注劳动人民艺术作品的梳理与探寻。如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品、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画家张择端在5米长卷中采用散点透视法,移步换景,真实记录了北宋时期的汴京在初春时节繁荣的城镇风貌。北宋的百姓500余人,或赶集、或运货、或乘车、或骑马、或驾船、或聚会、或占卜、或饮酒,展现了一片繁荣的城市交易场景,真实再现了北宋社会风貌及百姓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古代风俗作品发问,进一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结合《清明上河图》中大量出现的酒肆和堆积如山的酒坛发问,引导学生翻阅古代文献典籍,了解北宋时期中国的粮食生产状况及釀酒业、运输业的发展,梳理出“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粮食储备充足—酿酒业技术发达—运输业顺畅—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线索,透过细节“穿越”到北宋,设身处地地体会当时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 《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 2016—2017》,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2] 陶明君编著:《中国画论辞典》,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

作者简介:王璟,女,(198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教育、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美育教师
欣赏诗词之妙,感悟诗词之美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让国学点亮学生的生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