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2020-10-13唐述英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村非遗保护

唐述英

摘 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乡村“非遗”)是乡村人家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华。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有助于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也有助于拓宽村民致富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非遗”;保护;传承

一、我区丰富的乡村“非遗”资源

乡村“非遗”,反映了当时、当地生产生活的鲜明特征,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深刻印迹。

(一)乡村“非遗”的特点。乡村“非遗”是农业文明的特殊遗产,是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生活积淀的结晶。从内容到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无形性、传承性、社会性、活态性、多元性、民间性、地域性等方面。如,石溪板凳龙。是农民闲暇之余、庆祝丰收、亲朋聚会时兴之所起,一人操凳(凳子一端有时会绑上龙头样的东西)随着音乐、叫好声率兴而舞。再如,大有油茶。位于我区南部的大有镇,曾经交通不便,山高雾浓,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地农民为补充体力,舒困解乏,利用古树茶,加上腊肉、花生、芝麻等制作油茶,代代相传至今,已成旅游名片“干劲汤”。

(二)我区乡村“非遗”的表现形式。我区属大娄山脉的一支,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8万,其中农村人口50万。海拔从340米到2238米,南北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孕育了南北分明的乡村生活。蕴藏着丰富的“非遗”:一是口头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载体的语言,如,大有山歌。二是传统表演艺术,如,石溪的板凳龙、南平苗舞。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头渡的采笋节。四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习俗,如,三教寺的庙会。五是传统技艺和经验,如,传统的老盐菜制作、食药两种养生汤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区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我区积极投入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专业性不强,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一)传承乡村“非遗”后继乏人。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即时的更高工资收入和更好的教育条件吸引“非遗”所在地区的年轻人进入城市谋生或者扎根,以致于我区城区人口近20年翻了一番,乡村“非遗”渐渐失去年轻一代的传承者。

(二)乡村“非遗”传承本身的困境。农业社会的慢生活,自给自足的状态造就了人们有时间、有心思去琢磨一项技艺。这些技艺在熟人社会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品味。如,米酒、咸菜、豆瓣酱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费时费力,还要靠经验掌握“火候”,食品工业的发展使这些技艺“没落”了,很少家庭还有人愿意自己制作这些“外婆的味道”了。一些口授心传的曲艺、舞蹈本身包含着复杂的记忆程序,新生代在生计压力面前,宁可刷手机、打麻将也几乎没人做这些太小众的活动。

(三)“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吸引力不强。农业社会传承下来的很多“非遗”产品都是作坊式生产,靠“天”吃饭,温度、湿度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一些靠“天赋”吃饭的技艺,如表演、编织等生产效率低,审美又与时代格格不入。这些局限导致“非遗”的市场竞争能力弱较,经济效益在工业社会中处于比较劣势。

(四)新媒体对“非遗”形成严峻挑战。现代化的媒体技术给予人们更多的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声音、色彩、传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也挤压了乡村“非遗”的受众范围。老一代的传承人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且年龄在逐渐增大、记忆力衰退,这对乡村“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传承越发显得力不从心。

三、乡村“非遗”在乡村旅游中的机遇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开发旅游资源的潜能,乡村“非遗”迎来了保护、传承的重大“利好”。

(一)乡村“非遗”的抢救和保护与乡村旅游形成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远处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近处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乡村“非遗”是乡村文化的血脉,是召唤游子回归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造成了农村衰微的“386199部队”。乡村的长治久安、繁荣振兴离不开本土文化的熏陶。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坚守文化基石,秉持文化自信,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播,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非同小可。

(三)项目经费逐渐增加,专业团队的加入有利于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政府文化旅游部门的重视和乡村旅游通过文化获利的示范效应适时凸显了乡村“非遗”的价值。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反哺农村,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丰富了乡村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了民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走向可持续道路。

四、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一)“非遗”价值宣传深入人心。一是宣传对象主要定位在农民。乡村“非遗”本质属于区域性乡村文化范畴,经济价值的直接受益人也是当地农民,保护、传承人主力也应该是当地农民。文化部门应该把“非遗”宣传针对的对象主要放在当地农民群体。二是吸引农民主动保护、传承乡村“非遗”。通过宣传乡村“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获益案例,得到农民的充分认可和赞赏,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识,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与动力。

(二)加大乡村“非遗”传承人培养力度。一是将乡村“非遗”保护和传承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把乡村“非遗”保护和传承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设置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心户,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文化指导,对中心户根据传承人数、带动“非遗”发展实绩给予经费补贴。二是创新手段吸引年轻人参与乡村“非遗”传承。区文旅委通过报纸、电视台、专栏公布、介绍乡村“非遗”,到“非遗”传承人所在村举行大型的授牌仪式,让全村人都了解到政府对乡村“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增强传承人的荣誉感。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小视频、直播等新兴方式加强普及宣传,吸引年轻人为保护、传承乡村“非遗”的出谋划策。三是推动乡村“非遗”进课堂。结合中小学思想品德、劳动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将一些有教育意义和传承价值的乡村“非遗”项目,如南平的芦笙、民主的楹聯、大观的制茶等融入课堂,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当地“非遗”文化活动的乐趣,活跃校园文化,也使“非遗”作品得以保护、传承。

(三)创新乡村“非遗”的生存机制。一是让乡村“非遗”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优质供给中保护、传承。文化馆(站)专设展馆展厅,采用现代技术,向公众开放。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建立各级各类“非遗”场馆、展厅、基地、研习所等,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空间向公众提供。如,黎香湖镇的农耕博物馆、金龙村的“三不加”酱油展厅等。二是让乡村“非遗”在乡村旅游中文旅深度融合。把“非遗”场馆和设施融入旅游线路。如,我区干部培训现场教育路线,从金龙村、中江村、到黎香湖农民新村,涵养了生态农业大观园全部代表性乡村“非遗”点。三是推动乡村“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可看、可听、可戴、可穿、可健、可赏、可用、可医、可尝、可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通过“乐享非遗”、“后备厢经济”等活动,适时把文化产品商业化。如,金佛山的笋干、德隆的古树茶、鸣玉的老盐菜......。

乡村“非遗”是村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这一地区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和集中反映,蕴含着这片土地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生产生活方式、智慧和思维方式。让乡村“非遗”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是对它最好的保护、传承。

猜你喜欢

乡村非遗保护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