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汉臣作品中的男婴形象研究

2020-10-13李佳函卯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表现方式男婴文化内涵

李佳函 卯芳

摘 要:苏汉臣的婴戏题材绘画创作出了韵味独特、别具一格的孩童形象,其中的男婴形象最为经典,其作品融精湛高端的技法、浓郁华丽的色彩、严谨细致的造型于一体。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苏汉臣作品中所塑造男婴形象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表现方法,主要是从用线和造型分析、色彩的应用、情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第三部分是苏汉臣作品男婴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苏汉臣;男婴;文化内涵;表现方式

苏汉臣(1094 -1172 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宋代画家,早年曾是民间画师,后选入北宋宣和画院,他擅画婴孩,尤其擅画男童。苏汉臣除了师承刘宗古之外,对苏汉臣的绘画风格产生影响的还有张萱、周昉、周文矩等人。苏汉臣的作品具有时代性,使欣赏者更能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追求。苏汉臣婴戏题材作品也是现在研究的范本,其中男婴的形象塑造、色彩搭配以及用线技法都值得当代画家学习。苏汉臣的主要作品有《秋庭戏婴图》《百子嬉春图》《杂技戏孩图》等。苏汉臣崇尚“传神写照”、色彩丰富厚重、用线工细流畅的绘画风格,这主要是时代背景和从师经历所造就的。本文主要阐述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文化内涵、表现方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孝治推行

在孝道思想的影响下,男性受到很大的重视。在苏汉臣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是以男童作为主要刻画对象,女童则是以陪衬出现。在苏汉臣的作品中,男婴形象通常是通过象征手法赋予更多的含义,如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等等,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婴戏图中的吉祥寓意

苏汉臣的婴戏图作品中男婴形象包含了古人对美满生活向往的心理愿望。例如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中深层次表达了对多子多孙的向往。《百子嬉春图》描绘了男童们在春节时期一系列的活动场景,其中的活动有舞狮、赏画、演影戏、放风筝等,其中放风筝表达了古代人们驱赶晦气的意思,男婴玩弄麒麟寓意“麒麟送子”表现了人们对多子多孙的向往,这些场景都表现出吉祥的寓意。

(三)祈子育婴的民俗

在古代社会,子孙的多少也是家族繁盛的重要衡量标准。最早在商代出现了“多子”的观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多子”主要是为了对抗疾病、天灾,也是保障家族后代繁衍的主要方法。这些社会背景就形成了民间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就是祈求多子习俗繁盛的重要因素,也是苏汉臣作品的文化内涵之一。

(四)婴戏图中所蕴含的“驱鬼辟邪”思想

苏汉臣的作品《五瑞图》是以傩戏为主题,描绘了五个儿童扮演的神灵,手拿着道具,场面很是喜庆。这样的场景蕴含着“驱鬼辟邪”思想。在古代,端午节是夏季除瘟疫的节日,端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个思想在民间一直流传了下来,所以才有许多活动和习俗,为了求取平安和除去种种灾难。

二、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表现方式

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很独特,他通过严谨工整的造型、流畅洒脱的用线、精细厚重的渲染,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男嬰形象。对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用线和造型分析、色彩运用分析以及情态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男婴的生活状态和场景,其作品也是当时文化背景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一)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用线和造型分析

苏汉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避免了以前画家塑造婴孩比例不对的问题,从男婴的现实生活环境出发,真实地表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男婴相貌、动作和性格。从《百子嬉春图》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物的塑造是运用游丝描,游丝描的特点是如一根蚕丝一般,细而流畅,不用折线,基本没有粗细变化,常用来表现丝绢衣纹。苏汉臣在运用线来塑造人物形态,线条轻入轻出,结构紧密,富有节奏,产生了韵律感,给予了画面更强的生命力,使画面的意境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用线的速度和轻重,使每个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在《秋庭戏婴图》中婴孩的用线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其中在表现男童眼睛的用线上,上眼睑的用线颜色和下眼睑的相比,上眼睑是以重墨勾勒,而下眼睑是以淡墨勾勒,眼珠部位用线与眼角相比,眼角更虚淡一些,眼球和瞳孔的墨色相比,瞳孔的用墨是最深的。这样对瞳孔的突出处理,使得男童的眼睛立即明亮了起来。在五官中眼睛是墨色最重的,其他五官在墨色上是减弱的。儿童的眼睛最能流露出天真纯洁的内心,从东晋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传神写照”之观念,并且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也将此观念继承下来。

在苏汉臣的作品中,主要是表现出男婴形象的内在性格特征。苏汉臣在塑造男婴形象时,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对画面整体的把握能力,才创作出韵味十足的婴戏图来。

(二)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色彩运用

人们对于色彩有不同的冷暖感受,但是色彩本身并无冷暖之别,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苏汉臣作品中男形象用色厚重华丽,色彩搭配对比强烈,对当代工笔人物创作的表达方法和用色技法上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秋庭戏婴图》中在色彩的处理上是别出心裁的,其中男婴衣服的颜色是以红色和白色为主,两种颜色相互对比,使红色更加鲜亮,白色更加清透。女婴的衣服是以白色为主,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其中颜色使用的巧妙在于男婴的红色上衣和女婴的红色腰带,以及男婴的白色裤子和女婴的白色衣服,形成了一种色彩的呼应,更加考虑整幅画面的色彩搭配,渲染了画面的安静清新之感。

在《百子嬉春图》中男婴衣服的颜色大多是石绿、花青、赭石、朱砂等色,其中这些颜色是经过了调和并不是直接使用。在衣服的上色处理方面,先用分染的方法塑造形体,使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再罩染两到三层颜色,使颜色更加整体,人物的体积感更强。在《秋庭戏婴图》中,男婴面部颜色处理运用了“三白”法,所谓“三白”是用赭石对面部结构进行分染,后又罩以肤色,在额头、鼻尖、下巴处分染白色,“三白”的使用让画面男婴的面部塑造更加饱满。

(三)苏汉臣作品中男婴的情态分析

在苏汉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男婴的各种情态,可谓是风趣百态。例如:在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亭台的一旁有一位穿着绿色短衫的儿童高举着线团在放风筝,虽然飞得不高,但却也吸引了很多儿童倚栏观看,亭台最左边的几位儿童甚至都争先恐后地伸着胳膊想去触摸到那个风筝。创作者细致地刻画男婴的表情动作,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仿佛都能让观赏者感受到。儿童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嬉戏,如果再近一点看,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孩童玩耍吵闹的声音,充满了欢乐。

在苏汉臣的作品《百子嬉春图》中,有些孩童模仿大人的模样,十分有趣。其中一组演戏的场景十分活泼有模有样,一个男婴右手拿着木剑放在头后面,右腿和左手同时翘起,姿态生动活泼。对面的男婴穿着大人的衣服,背向前弓着,手中拿着镲子,表情很欢乐。另一个男婴竟扮成判官的形象,神态安然自得,很是惬意。三个男婴的位置关系属于三角形,且通过眼神的交流充满了互动。这组画面塑造的男婴形象生动自然,表现了孩童天生好模仿的天性,也烘染了欢快的气氛。

在苏汉臣的作品《婴戏图》中描绘了男婴在扑蝴蝶的场景。从男婴的衣着和周围的环境判断出是盛夏季节,男婴都身穿薄纱衣裤,一个男孩的身体动态向前微倾,用手捕捉正在飞舞的蝴蝶。另一个男婴则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观看这一幕,从画面中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屏气凝神。两个男婴动静对比,使画面的气氛更加显现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汉臣作品《秋庭戏婴图》中,对于细微情节的把握还是很到位,其画中两个婴孩目不转睛地注视花猫,但花猫偷偷瞄孔雀毛,猫咪弓腰抬足,尾巴竖起,动态十足。作品对男婴神态、猫咪戏耍时瞬息形态的描绘,画面相互呼应,给人以十足的动感和风韵,同样展示了画家严谨、精细的画风。

在苏汉臣的以上作品中所塑造的生动形象可以看出,要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才能找到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创造出与欣赏者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

三、苏汉臣作品男婴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的风俗画在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影响深远,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苏汉臣创作的儿童的风俗画。苏汉臣以其独特的视角、特殊的表现方式,以及精湛细腻的画工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男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婴戏图,也同样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更为重要的是,苏汉臣作品男婴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苏汉臣作品中的人物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当代工笔人物画与苏汉臣作品人物形象相比,从绘画形式、内容到技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能广泛地汲取各种养分,比如西方绘画中有许多造型思想,当代工笔画的造型思想有一部分就是从西方绘画中借鉴过来。有时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吸收其他绘画的风格,使用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也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苏汉臣的绘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启示主要体现在画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在平淡中求真实的审美思想。苏汉臣的绘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平凡,他的婴戏作品题材简明,但却有一种打动人的感染力。苏汉臣作品中男婴们总是全神贯注地做着各种他们喜欢的游戏,却能够使观赏者的意识进入其中,从现实的困境中释放出来,让自己的身心能陶醉在画面之中。当你静静地观赏苏汉臣的作品时,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沉浸于画中画家所描绘的一切:一个躺在地上的玩具,一片生生不息的叶子,让人有种一种强烈的存在感,体会到闲适的喜悦,一种宁静的温暖。苏汉臣的作品能够让观者去反思,使观者去发现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温情场景。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要实现在平淡中寻找真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加强作品对细节的关注和刻画。这也为工笔发挥其材质特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画家展示了他的绘画技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限于人物外形的塑造而忽视了内心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就会消失,其作品将变得肤浅。

四、结语

在宋代的婴戏图中,苏汉臣在婴戏风俗画上是领先人物,无论是从其传世的作品数量还是技法来研究。苏汉臣作品中展现了当时男婴的生活场景,塑造的男婴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要创作出饱满、感人的形象,艺术家就应该将整个身心都放入生活中,从生活中汲取有用的养料并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画家对生活的认识越深刻,创作出的作品越会和观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韦文翔.略论苏汉臣婴戏题材绘画的艺术特色[J].美术,2018(12).

[2]徐吉軍,方建新,方健,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刘虎.宋代婴戏图浅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1.

[4]许琼文.《秋庭婴戏图》探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7.

[5]王新.宋《秋庭婴戏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6]党秦鲁.浅析宋代婴戏图[D].青岛科技大学,2017.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表现方式男婴文化内涵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大圣归来》东方美学的表达维度
油画中的轮廓线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简论《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乱离之感的表现方式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