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音乐进入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0-12张驰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普通高校实践研究

张驰

摘要: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城步地区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等多种形式,将这些文化进入音乐专业课堂,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更有利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承、发展。

关键词:本土音乐  普通高校  音乐专业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102-03

地处湘西南的城步,素有“神话、传说、故事之海”和“歌舞之及乡”的美誉。这里以苗族为主体的十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古朴而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尤其是民间文学和民间歌舞浩如烟海,流传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点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

作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切身体会到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整个工作、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坚持经常采风,长期积累,利用一切机会泅入民间艺术的海洋深处去探骊采珠。

一、民间歌谣进入课堂教学

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创作的韵文作品的总称。它包括各种形式歌、民谣作品。城步的民间歌谣犹如瀚海沙数,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愿望。由于它数量特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因此,分类法也有以下几种:

(一)按其内容,参照其功能,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风俗歌(包括仪式歌)、节令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童谣、其他等九大类、六十二细目。

劳动歌类里又可分为田歌(包括插田歌、踩田歌、挖土歌、薅畲歌等)、渔歌、猎歌、牧歌(包括放羊歌、牧童歌等)、采茶歌、伐木歌(包括砍柴歌等)、搬运歌(包括拖木歌、放排歌等)、夯歌、劳动号子、矿歌、工匠歌(包括鲁班歌、上梁歌、砌堤歌等)十一细目。

时政歌类中可分为反歌、农运歌、红军歌、长征歌、翻身歌、跃进歌、抗灾歌等七细目。

风俗歌(包括仪式歌)类里可分为宴席歌(如苗族酒歌等)、嫁娶歌(如嫁女歌、贺郎歌等)、油茶歌、礼俗歌(如龙灯歌、赞狮歌等)、拦路歌、祀典歌(如打山魈歌、打水魈歌、庆鼓堂歌、还愿歌、烧拜香歌等)、诀术歌(如梅山歌、巫术歌等)七细目。

节令歌类里可分为节气歌、时令歌、时辰歌等三细目。

情歌类中可分为催唱、追求、试情、逗情、初恋、赞慕、热恋、相思、送郎、送妹、苦情、衷情、逃婚、反情等十四细目。

生活歌类中可分为长工苦歌,媳妇苦歌(包括童养媳苦歌)、单身苦歌、劝郎歌、挑盐歌等五细目。

歷史传说歌类里有歌颂英雄人物的古人歌,有反映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开天辟地歌,还有地名歌、路程歌、孝歌等,共五细目。

儿歌类中可分为游戏歌、事物歌、绕口令、谜语歌等五细目。

其他类里有排歌、盘歌、以及节奏分明、曲调朴实、韵律和谐的各种声腔的排话、花话、卡子等,共五细目。

(二)就其结构形式来分,有四句歌(包括三句半的)、五句歌、六句歌、拗口令、谜语歌(包括谜面、谜底)、每首十段以上的排歌、一问一答式的盘歌,以及叙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过程、歌唱历史上英雄人物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的长篇叙事歌等。

二、民间歌曲进入课堂教学

苗、瑶、侗等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歌曲,而且也有许多种类。譬如,苗族民间歌曲中,就其内容来分,有高亢悠扬的劳动歌,奔放嘹亮的山歌,质朴浑厚的古歌,慷慨激昂的反歌,哀怨凄婉的苦歌,情意缠绵的情歌(也称花歌)等。

民间音乐除民歌外,还有悠闲自得的民间小调,热烈活泼的戏曲音乐,独具风格的风俗音乐,以及别具一格、五花八门的巫师腔、道士腔、梅山歌唱腔等宗教音乐。

就其演唱声部来分,民间歌曲有用“尖声”(歌手们称高八度的唱腔)来唱的,如《挖土歌》《贺郎歌》《放羊山歌》等;有用“平声”(歌手们称低八度的唱腔)来唱的,如《长工苦歌》《嫁女歌》《点兵歌》等。

就其声腔来分,有高腔、平腔、六峒腔、义宁腔、山门腔、蓬峒腔、南山腔、长安腔、汀坪腔、五团腔、杨梅坳腔、莫宜腔、横岭腔绥宁腔、扶城腔、大水峒腔、蒋坊腔、土桥腔、赤水峒腔、清溪腔、浆坪腔、大古腔、威溪腔、西岩腔、白毛坪腔、大阳腔、清源腔、兰蓉腔、八峒腔、车田腔、两水腔、马堤腔、坳头腔、伟江腔等近百种。

就其因为明显地带着不同的衬词而得名的民歌来看,种类也很多,例如:《哩拉利》《溜溜歌》《领顶顶歌》《唧唧歌》《叭歌》《二哥歌》等。

三、民间曲艺进入课堂教学

民间曲艺是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它既是表演艺术,又是语言艺术。

城步的民间说唱艺术极富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并且品种多样。按其体裁形式来分,有以唱为主的渔鼓、丝弦、唱词等;有半唱半说的谈白、苗族排话等:有以念为主的、节奏分明、旋律优美动听的、各种声腔的苗族花话、卡子、礼词、赞词、款词、祭词、快板、莲花闹等。

四、民间歌舞进入课堂教学

城步苗族等兄弟民族每逢嫁娶、丧葬、喜庆、节日、祭祀,都要开展歌舞活动。例如,汀坪乡、五团镇等地的苗族青年在结婚前夕男女双方都要聘请一至位歌郎,先天晚上在女方家里用苗语演唱《酒歌》或《嫁女歌》,一直唱到第二天天亮,新娘子出门上路为止。娶亲的当晚,则在男方家中演唱《贺郎歌》或《酒歌》,表示热烈的庆贺与良好的祝愿。苗胞们还爱跳《长鼓舞》《芦笙舞》《油茶舞》等。然而,南山蕨支坪的苗族嫁女时,当晚却用苗语演唱缠绵悱恻的另一种《苗族哭嫁歌》。

长安营乡等地的侗族同胞们每逢喜庆、节日,都要去鼓楼里唱喜悦的《摇摇歌》,跳欢乐的《摇摇舞》《芦笙舞》等。

兰蓉、清源、蓬峒等地的瑶族人民在节日里爱唱旋律优美的《采茶歌》,跳节奏明快的《采茶舞》《长鼓舞》等。

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到二十多种。例如,苗族的《芦笙舞》《长鼓舞》《油茶舞》《打泥脚》《挤油尖》《庆鼓堂》等;侗族的《摇摇舞》《芦笙舞》等;瑶族的《采茶舞》《倒采茶》《长鼓舞》等。限于篇幅,对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族古籍、民间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这里恕不详述。

艺术专家们和新文艺工作者们对它进行加工提高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他们创作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新作品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宝贵的素材。至今,城步县整理出来的歌谣在省级、全国发表或出版50多首,民间歌曲发表出版150多曲,民间传统故事发表出版50多篇,民间舞蹈发表出版或演出10来个(如《油茶舞》《打泥脚》《挤油尖》《摇摇舞》《采茶舞》《芦笙舞》《长鼓舞》等),民间美术作品发表出版或展出10余幅。

当然,我们对民间文化艺术不能满足于原始粗糙的状态,而是要经过加工提高,使之放出夺目的异彩来。流行在汀坪、蓬洞一带的风俗歌曲《嫁女歌》《贺郎歌》等,富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与鲜明的地方特色。前者缠绵悱恻,优美婉转;后者感情奔放,明快欢畅,在广大群众中影响深远,脍炙人口,又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五峒地区广泛流行的高腔山歌《挖土歌》《心要嫁种田郎》等,音调高亢铿锵,行腔圆润流畅,歌手们常常用高八度的“尖声”演唱,显示刚毅坚强,自信自豪,精神振奋,气壮山河。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音乐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深入苗乡山寨,既体验生活,又采录民间音乐,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音乐创作。譬如,湖南省著名音乐家白诚仁先生,以城步《贺郎歌》的基本音调,谱成(挑担茶叶上北京》的第一乐段,基调定好后,在此基础上再创作以后各段。根据歌曲发展的情况,需要在第四段的结尾处来一个高音。于是,他就利用城步《挖土歌》中那种用假嗓子演唱的“尖声”(高八度)作为结尾,同整个曲子揉合在一起,浑然一体。结果,高亢悠扬,气势豪壮,效果特隹,唱遍了全国的天南地北。又如,湖南省著名音乐家鲁颂先生,根据城步民歌《一心要嫁种田郎》(原歌又叫《石榴开花叶又黄》)的基本音调与旋律,经过深思熟虑,艰苦努力,创作出《金谷丰收我出嫁》的优秀歌曲,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并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奖。因此,无论是歌词或曲谱,在全国广泛流传,深入人心。再如,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音乐专干朱之屏先生曾来城步苗乡搜集了大量的民歌,后来他重点地对苗族《嫁女歌》《贺郎歌》的词和曲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造,非常成功,曾在全国《歌曲》杂志上发表,并且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创作奖。还有邵阳地区群艺馆音乐专干姚林先生也曾多次来城步采风,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资料。1964年他以《嫁女歌》(又叫《哩啦利》)的音调与旋律为基础,加以发挥扩展和再创造,写成苗族油茶舞《油茶献绐毛主席》,全曲感情真挚亲切,清新健美,悦耳动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创作奖。此曲既富有民族民间风味,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尤其是在城步一直盛演不衰,百听不厌。此外,舞蹈工作者们先后根据苗族油荼舞、打泥脚、打禾鸡、挤油尖等基本舞蹈语汇,编创的苗族舞《伷油茶献给毛主席》《打泥脚》和文体节目《打禾鸡》《挤油尖》等,朴实优美,妙趣横生;或者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或者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比赛,个个节目都获奖,有的还发表出版,每个代表队皆载誉而归。由此看来,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宝库,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极富特色、饶有情趣的传统文化艺术讲唱不厌,喜闻乐见。

五、民族民间器乐进入课堂教学

城步的侗村苗寨里普遍流行着吹芦笙和跳芦笙舞的习俗。特别是逢着春节、上元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或是恭贺嫁娶、寿诞、起屋等喜庆,或是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或是祭祀萨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禳灾除难,赐福降祥……苗、侗人民必须分别在鼓楼里、鼓楼坪、歌圩中、萨坛前或其他场所里举行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的盛会。

表演时,形式不拘,人数不限,一般由穿着民族服装的中青年男子组成芦笙队,边吹奏边欢跳,笙声琅琅,悦耳动听,表演粗犷大方热情奔放;由盛装打扮的苗、侗族姑娘组成歌舞队,围着芦笙队一边伴唱一边跳舞,歌声婉转,舞姿连翩。整个场面上,清脆的芦笙曲伴和着轻盈的舞步,气氛热烈,动人心弦。芦笙舞的动作有旋转、跳跃、抬腿、摆肩、翻滚、矮步、摇摆、进步、退步等等,细腻柔和,生动活泼。

芦笙是苗、侗族同胞格外喜爱的古老乐器。这种吹奏乐器有多种多样的演奏方式:有时由一个人独奏独跳,笙声单纯欢快,动作大方潇洒。有的时候则由两人在场坪里同吹同跳,围观的人群循着芦笙曲的旋律翩翩起舞。有的时候,吹笙者只吹不跳,仅作伴奏与指挥,其余的人则围成一个大圆圈,或互相手拉手,或彼此手搭肩,随着芦笙曲抑扬起伏、舒缓急促的变化,不断地变换舞姿和队形,使整个场面浑然一体,和谐协调。有时候,吹笙者还要表演高难度的绝招,一边吹芦笙,一边在场地上做前滚翻、后滚翻、左滚翻、右滚翻,以及头手倒立、转圈等难度极大的惊险动作,笙声一直不断,动作娴熟连贯,令人屏息,注视,静听,感到十分紧张而惊奇。没到精彩入微处,观众不禁大声喝彩,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六、结语

城步苗岭山乡蕴藏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内容是丰富的,种类是多样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是鮮明的。它表现了民族的灵魂,人民的心声,为广大干部、群众由衷热爱。整个民间文化艺术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造的,是个丰富多彩的宝库。人民的文化艺术是最有才华的文化艺术。它是人民历史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保存、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开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工作新局面,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地加紧抢救、挖掘、搜集,妥善保存,慎重整理,重点推广,深入研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整个文化艺术百花园中怒放奇葩,争妍斗艳;使各族人民的文化艺术事业繁荣昌盛起来。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之具有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为各族人民易于接受的、喜爱的民族形式,让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都为建设我国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普通高校实践研究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