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10-12张春燕李桂玲汪祖兰

河北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张春燕 李桂玲 汪祖兰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异常患者随之增加,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正骨后恢复,而严重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治疗不当则会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并发症的发生[1]。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非常有效,可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缓解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2]。但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会出现心理的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3,4]。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需要接受医生建议,并且坚持康复训练[5]。由于许多患者缺乏足够的康复训练相关信息,对康复训练不够重视,且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导致术后预后不良和康复效果不佳[6]。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 是一种行为改变理论模式,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互相配合。IMB模式可以设计出符合特定疾病人群行为的问卷,还能制定出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探索如何影响患者健康行为。本文探索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8.6±5.2)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7例,股骨头坏死18例,股骨颈骨折4例;手术部位左侧25例,右侧2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4±5.3)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6例,股骨头坏死18例,股骨颈骨折3例;手术部位左侧25例,右侧25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疾病类型、手术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3)无严重精神疾病患者;(4)意识清楚,均无认知障碍患者;(5)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障碍患者;(2)病理性骨折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术前宣教,术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手术后当日需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指导帮助患者行踝关节背伸锻炼,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然后指导三点支撑引体抬臀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卧床期间有效的咳嗽和扩胸锻炼,给予患者出院护理指导。

1.3.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①信息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知识、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调节患者心理情绪和情感安慰、康复训练和出院护理指导等内容,护理人员与患者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入院时评估患者信息,解释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住院期间给予患者每天的交流,交流时间40 min/次。②动机护理干预:A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期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精神上支持和帮助;B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与预后转归的利弊关系;C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和目标,提供个性化服务;D回顾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按照计划提醒患者实施,帮助患者完成康复计划,通过评估阶段性的效果进行计划的修改;E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训练环境,保证患者可长期实施其计划。③行为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和手术相关情况,帮助患者锻炼床上大小便,做好术后康复准备,帮助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动作和踝关节训练等,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1.4 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根据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项目记录完成的情况,全部项目完成为完全完成,只要有一项未完成记为未完成。(2)干预前、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常用的髋关节置换评分标准内容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畸形。(3)干预前、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主要包括穿衣、进食、床上移动情况、自行上厕所、控制大小便情况、走路平稳等,满分100分,分数愈高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质量越好。(4)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康复训练完成率[89.80%(44/5)]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0,P=0.0003)。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n=49,例(%)

2.2 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P=0.924);干预后研究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0.03±8.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6.23±9.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9,P=0.000) 。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比较 n=49,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7,P=11.466);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85.63±8.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43±7.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6,P=0.000)。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便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5例、深静脉血栓3例、便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22.45%)(χ2=7.18,P=0.007)。对症处理后均无影响治疗。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49,例(%)

3 讨论

髋关节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7]。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8]。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个体化的需求,客户满意度较低,临床效果不佳[9]。IMB是比较成熟的行为改变理论护理模式,以信息、动机和行为为基础,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制定计划方案,并且从多方面进行评估和调整,注重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具体需求,积极调动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细心从思维上和行为上为患者讲解注重护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的转归[10]。研究表明心理、社会等多角度制定的行为理论有助于预测、预防和干预健康行为[11]。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给予患者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后,干预后研究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0.03±8.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6.23±9.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9,P=0.000),说明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因为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包括信息、动机和行为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和增强了患者的康复训练理念,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术后积极性,降低了患者康复中的不自信,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12]。信息-动机-行为护理干预注重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家庭方面的因素,积极主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计划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评估,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患者的整个护理阶段给予全程的信息干预,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进而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13]。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85.63±8.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43±7.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6,P=0.000);研究组各并发症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22.45%)(χ2=7.18,P=0.007) 。研究组只发生2例便秘,说明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心理和生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结果与其他结果研究[14]一致。

综上所述,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