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语文教育如何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2020-10-09周平

速读·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周平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发展史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更是民族文化所凝结成的文化形式,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小学教师有责任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并不高深,处于一种打基础的阶段,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核,若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能够起到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的目的。接下来,本文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融合策略

一、加强氛围感染,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吸收

有些教师在听到传统文化,就想到古诗词的教学,其确实是渗透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但除了古诗词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据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存在于古诗词中,从为学生营造浓浓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必须保证自己是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教学内容,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学生在课外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对人们行为的积极影响。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借助《三字经》的传诵,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等知识,其不仅涵盖了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也能够教育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入《论语》,其中囊括了孔子的个人处事观念和教育观念,也呈现出了孔子的弟子的处事态度,不仅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课程来选择合适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论语》中的教育意义,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在教育的相通点。

二、领略诗词风采,提高文化修养

想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领会到传统文化中深刻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又在古诗词中体现地最为明显。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髓,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才气的结晶,寥寥几行字就描绘出无尽的悠远意境。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详细地分析诗词中优美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意境,让学生认识到一首诗词为什么好,好在何处,进而让学生对诗词产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进文学修养的提高。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对诗词的讲解让学生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一共二十八个字,前两联写景,后两句写情。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气象,第二句描绘了小城雨后清晨的清新气象,其中“新”字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将景色写得跃然纸上。后两句看似简单,却直接将诗人不舍的情怀写得淋漓尽致,再与前两句进行对比,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好的时刻却要离别,瞬间便烘托出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就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初步认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文化修养。

三、扎根教材,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比比皆是,它蕴含在每一篇或简短、或较长,或浅层、或深层的课文中,需要教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進而去分析、研究,最后去运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立足教材,采撷教材中所出现的一朵朵传统文化之花,并把它们悉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蕴含着“知恩图报”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饮水思源”这一话题让学生对“感恩”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举出生活实例谈谈对“感恩”的理解。其间,有一个学生回忆起自己假期郊游时发生的事情:“由于我的粗心,导致妈妈的钱包丢失.正当我们万分焦急时,一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小跑着将钱包归还。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紧紧拉住他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拾金不昧是多么可贵的美德,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对别人的无私帮助心存感恩,并在生活中慢慢学会帮助别人、奉献自己。”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地进行总结性评述,将“感恩”这一传统文化继续渗透,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田。

四、文化活动,提高素养

开展语文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与教材内容形成互补,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文化的喜爱,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素养,我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活动,比如,为学生精心挑选课外读物,让学生诵读文化经典,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又如,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故事创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我还会迎合学生心理,设置文化角以及各种富有文化寓意的班级黑板报,以让学生时刻受到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五、拓展教学范围,促进传统文化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毕竟有限,教师要在保证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十分不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小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学习接触和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墨梅”这首诗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水墨画结合到这堂课的教学中去。通过QQ、微信等途径,为学生发送一些关于水墨画中梅花的画法教学视频和教学技巧指导。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一幅梅花的水墨画创作。将传统文化中的水墨画与小学语文中的古诗相结合,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综上,若想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立足于学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展示直观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学习中与生活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连雪卿,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01):40.

[2]张欢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8(24):108.

[3]高文娟,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8(11).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