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写生方法之我见

2020-10-09詹犇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写生笔墨山水画

詹犇

摘 要:画山水须寻访名山大川增长眼界,方知如何起笔落墨。写生是山水画学习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个过程从“应物象形”到“超以象外”伴随着笔墨技巧的训练和个人感情的抒发。本文拟通过对前辈画家写生的研究和本人在多次写生中的实践总结,谈一谈我的写生观。

关键词:山水画;写生;笔墨

中图分类号:J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唐代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此一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中国画的哲学精髓,被历代山水画者推崇,历久弥新。山水画家游历在山川之中,体会自然的气息与脉搏,借助笔墨与自然山水交流,描绘出心中之云山,此谓之山水写生。五代荆浩在《笔法记》 中提到他在太行山洪谷中遍赏千姿百态的古松,写生数万次,才表现出松树的本真。北宋范宽选择居住在山岩林麓间,每日与变幻莫测的风月云烟神交,把有感而发之情都寄托在笔上。清代石涛更是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一生践行山水写生。而现代画家提倡深入生活,更加注重山水画写生,画家自带画具,深入乡间田野名山大川,面对自然实景铺开笔墨进行创作。李可染以“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理想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终于寻得山水革的新突破口。张仃崇尚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真山真水,通过写生回归黑白,把中国画从陈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傅抱石每一次的写生都对其画风促成重大转变,1961年东北三省写生使其进入大实大虚之境,最终形成其典型的风格。可见写生伴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举足轻重。[1]

一、我的山水画写生观

中国山水画写生有别于西方风景画就在于其独特的中国传统哲学审美要求的本质。正因如此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应是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创作作品。闭门造车是无法实现对自然山川传神的表达及传统笔墨的灵活运用的,这样的作品很难打动观者。因此,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是要求作者反复斟酌布局,又要游历名山大川,深入感受自然,为笔墨语言提供客观依据。我们要勤于写生,感受世界,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神韵,探索万物散发出来的情感,在师古人的基础上与造化交流,用心描绘心中云山。也要做到师发古人而不拘泥于古法,兼收而并蓄,方可自成一家。[2]

在现代美学思想和山水画改造的时代语境下,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写生有了新的活力,成为山水画学习的主要手段,和“临摹”“创作”一起并称山水画三部曲学习方法。写生在这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支撑着临摹到创作的进阶过程,是每一个山水画学习者的必经之路。

二、现代山水写生研究

李可染的写生对我影响颇深。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表现和理解独具一格。首先从题材来说他没有被局限在传统的山水之中,而是深入到社会中,描绘生机勃勃的世界。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他的表现对象,这体现的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其次,李可染的写生没有止步于表面的表达,在合乎艺术语言的规律的同时将大自然的光表现在他的写生作品之中,这是他开拓创新的地方。李可染将西方绘画关于光的思想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结合,成其独特的逆光山水,展现了浑厚华滋新山水风格。他开创了中国山水的新纪元,用笔墨把东西方艺术连接起来,这对后辈学习者意义重大。[3]

不同于李可染的浑厚,陆俨少的作品更加自由动人,绘画手法灵活,充满灵性,水与墨呼应成篇。陆俨少的艺术造诣与个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影响了一大批后世晚辈,成就了今天江浙地区山水画的繁荣,他的写生注重个人取舍与自我裁剪,重构了山水画面的秩序,把客观真实世界有效的转换在山水的图式语言中,避免了画面的凌乱与混杂,呈现一派独特风格现代山水,而他独创性的勾云,勾水法,也将中国山水画的线条质量、韵律美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后世的山水画学习不管在方法论,还是作品形式参照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4]

充满改良精神的“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和黎雄才强调深入体验现实生活,倡导现实主义主导的现代山水画。他们的写生描绘大江南北不同风貌,通常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客观对象的本真,对焦点透视方法也有所选择应用,试图表达眼中真实景物。他们的写生体现出传统造型规律与真实视觉感官的结合,展现出生气活力,很好地诠释了生命与自然。

三、我的山水画写生方法

我的山水写生,开始于太行山耸立的石壁、黄土高坡交错的沟坎、广西缠绵的山脊、苗寨层叠的村寨……多次踏上写生之路,畅游在自然山川中涤荡身心,深入到人文景观中感受灵气,最初也很迷茫,不知如何下手。当我们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时,该怎么樣将客观事物成功的转化为自己笔墨语言,这是各位前辈大家在创作之初最先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在写生阶段必然面临的思考。要协调好“眼中、心中、手中”的风景在我看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笔墨技巧的训练

山水画学习者大多从临摹入手。临摹是与古人交流的过程,师法古人是最直接的山水画入门道路,我们从中学习传统文化,领悟古人笔墨的韵味与内涵,进而研究中国画的艺术规律。理解了中国画的精髓才能从西式的视觉文化的包围中找到自我,提高审美,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通过临摹获得一定的传统笔墨技巧后,如何在脱离临摹的时候灵活运用,这就要靠写生的训练。最初面对写生我们没法如经历过千百次锤炼的前辈大师一样迅速抓住自然地神韵,用自己风格化的表达去再现自然之美,这需要常年的积累和思想的升华。所以一开始就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扎实起步,用临摹中学习到的笔墨、皴法去表现眼前景物,由浅入深地从一树一石开始。先从线条清晰,疏密有致,明暗分明的景物开始表现, 用古人的线条配合浓、淡、干、湿的墨法生动的描绘,这一步注重造型和笔墨的推敲,所画既所看,尽可能画的详尽,不放过任何表现事物特点的细节,准确地再现客观事物同时训练笔墨技法。紧接着可以尝试描绘较为复杂的景物组合,用不同的笔墨表现景物的区别和层次。灵活的根据写生对象选择笔墨语言,这时通过临摹学来的东西已经开始慢慢消化为自己所用。如此再面对重峦叠嶂,草木古建,不论线条多么复杂,心中有法表现便不是难事了。到这个阶段笔墨技法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写生也不会无从下手了。

(二)构图的考量

谢赫的“六法论”把“经营位置”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写生中景物在画面中摆放的位置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度过了应画尽画的过程,就要去考虑写生的构图了。疏密的安排、开合的排布、效果的对比、画面內的呼应都要考虑在内,张仃曾说:“我坚持写生并不主张照搬生活,写生过程就是艺术创作过程,有取舍,有改造,有意匠经营,有意识地使感情移入,以意造境,达到‘情景交融”。我们追画面达到和谐、平衡而又完整的状态,这是一个成熟的构图所需具备的。在考虑山水画写生构图时可能会产生一个误区,即一定要坚持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三远法”理论,其实大可不必。“三远法”是中国画的哲学思想,不但体现在画面上,也存在于精神层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西方绘画发展出来的构成科学、透视原理也不是完全不能碰,正确选择运用一定会对画面的表达起到重要的帮助。所以在写生中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大胆的尝试,我们要把握构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针对不同的自然实景做出调整。

(三)写生的情感表达

运用成熟的笔墨加上和谐的构图我们已经能够得到一幅不错的写生作品了,但山水画写生却不能止步于此。石涛主张:“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石涛游历于山水之间,与山川神驰交往,用心记下后完成画作,作品看来却与真实景物完全不一样。正如石涛所提 “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齐白石更主张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也认为 “绝似又绝不似”。可见中国画并不追求造型绝对的准确合乎科学,而是要有艺术的夸张抒发自己的情感。明确这一点后再去写生就要更加用心去感悟眼前景色所能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在写生中对眼前之景进行充分细致地观察同时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感受力,在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内心之间架起一条桥梁,深入挖掘隐藏在山水之间属于你的内涵实质,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表现他,逐步得到自己个性化的写生作品,这便是“我手写我心”。

总之,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其中充满复杂的挑战。结合我的学习之路把写生总结为从写实到抒情、从训练到感悟、从加法到减法的一个转变。写生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绘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伴随艺术之路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潘运告.明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张仃.张仃山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

[3]道济.石涛画语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4]王振德,李天庥.齐白石谈艺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写生笔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笔墨厨神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