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的建筑》之“建筑的意义”写作技巧分析

2020-10-09徐莉红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场景修辞视角

徐莉红

摘要:本文以《幸福的建筑》中第一章“建筑的意义”为例,对于其写作技巧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符合描写文的特征,时态为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修辞手法主要有拟人、排比和移情。视角主要以旁观者的角度,采用了渐进式的空间描写,再叠加生活场景。住房与人紧密联系,住房也反映了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与幸福的追求。

关键词:语言;修辞;视角;场景;情感

阿兰·德波顿所著《幸福的建筑》一书讲述的不是建筑史,也不是有关建筑的鉴赏手册,而是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来探讨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作者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角度来发掘我们对于建筑和人生幸福的态度与追求。本文以《幸福的建筑》中第一章“建筑的意义”为例,对于其写作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一、语言文字

在对于文中房子进行描述时,作者主要采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这样符合描写文的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有历时和体验其中的感觉。作者使用了一些动词“主动”表“被动”的表达,如“the letter-box opens with a rasp to admit a plaintive leaflet”中opens作为被人操作的动作,实际上是表达信箱砰地一声被打开,接收一份传单;以及“doors slammed in rage”和“headstands attempted along its corridors”中这扇那扇门曾被愤怒地关上,整条走廊都被用来练习头手倒立,都是主动状态表达被动意义,使得描述显得更加生动。作者还灵活运用了分词作状语的表达来丰富动词甚至整个句子的意义,如“A family of four shelters in it, joined by a colony of ants…,by broods of robins…”不仅描述了一家四口荫庇于此,还附带提及了同一屋檐下的其他生灵,使房子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文章行文平铺直述,语言简单自然。所涉及到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事物,但作者对于不同对象的形容与修饰頗费心思,且恰到好处。例如句子“The sun has risen …, washes through the ground-floor windows, painting the interior walls a buttery yellow and warming the grainy-red brick fa?ade.”中,阳光遍洒,给房子内墙涂上一层奶油黄,粗粒红砖外墙也给晒得暖洋洋的;“… the low murmur of accelerating traffic can be detected a few blocks away.”中,几个街区之外传来的交通的低语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住客离开之后房子的空寂;还有“…a frail sweet-pea…, indulging the peripatetic courtship of a circle of bees.”中,脆弱的香豌豆跟一群来来去去的蜜蜂在调情;以及“The dining table, with its waxy tablecloth printed with large buttercups, suggests a burst of playfulness…”中,餐桌上的柔软桌布印有大棵毛茛图案,不禁使人想起玩乐嬉戏。通过这些文字描写,读者能够看到房屋结构格局,听到纷扰喧嚣,闻到人间烟火,尝到五味杂陈,感知四季冷暖,在阅读中拥有真实的感官体验。

二、修辞手法分析

文章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房子作为描写的主体对象,通过“the house rang with the sound, … sample the morning by itself”“… enjoying the emptiness”“… rearranging itself after the night”“… has grown into a knowledgeable witness.”“… has provided not only physical but also psychological sanctuary.”这些描述,读者自然而然地跟随这个主体对象进入四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房子俨然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而其他对象,诸如在缕缕光束中起舞的一粒粒尘埃、挨着花园围墙生长的脆弱的(或者只是懒惰的)香豌豆、诉说岁月安宁与沉积的石板、板着脸的水泥墙面等等,更是表现出作者将拟人修辞发挥到极致,使原本平凡的事物显得灵动而有生气。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在将房子拟人化为见证人的同时,作者用以下排比句“It has been party to …, it has watched …, it has observed …, it has been surprised …, it has experienced …”来进行铺陈和递进,描述房子是如何参与这一家四口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他们的幸福快乐。而在前面提到的动词“主动”表“被动”的句子“the letter-box opens with a rasp to admit a plaintive leaflet” 中,还包含了移情这种修辞手法,即信箱接收的不是一份忧郁的传单,而是传单背后投递的人将这份忧郁的心情转移了过来,与房子里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手法更能起到衬托的作用,让人感受到房子的价值与意义。

三、视角与场景

文章的设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始终处于旁观的状态,比较灵活自由,但却又能随时切入,有参与其中的感觉。

作者采用的是渐进式的空间描写。首先,从外观上点明主体对象是坐落在一条林荫道上的联排式房子;然后顺着阳光洒进屋内,作者笔锋开始转向内墙与门厅,房子的框架基石和花园也显露出来;同样被提及的还有走廊与厨房,又从橱柜和地砖转移到餐桌和水泥墙面;再沿着楼梯把读者视线引到窗台;最后,透过狭小空房的天窗,读者还得以窥见烟囱顶管。至此,读者已从外到内、从下到上大体了解了整幢房子的格局。读者仿佛是从上帝的视角来俯身观察人类世界的生活,也如同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对里外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这样的视角简单且客观,让人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进行想象和感知。

同时,作者在描写房子的外在时提到“林荫道、联排式、粗粒红砖外墙、信箱、花园围墙和烟囱”,内里则包括“基石、地砖、橱柜、餐桌、水泥墙面、楼梯、窗台和天窗”,还夹带着“蚂蚁、知更鸟、香豌豆、蜜蜂、桌布、玻璃花瓶、鸡蛋和柠檬”这些日常事物,呈现出一幅幅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有情挑意逗、有初为父母、有玩乐嬉戏、也有安宁雍容。这些事物和场景或多或少都会让读者回想起一些生活片段,與自我记忆产生重叠,哪怕只有一瞬间的触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论读者身处何方,是忧是乐,平凡人所拥有的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四、情感共鸣

住房是家庭生活中大部分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感情和精力的投入,房子也会被视作家庭中的一员。文中这幢房子就俨然有着多重身份,作者依次列出的称呼有“dignified and seasoned creature”看尽人间世相而威严依然的老兄、“a knowledgeable witness”知识广博的见证人、“not only physical but also psychological sanctuary”物质和精神上的庇护所、以及“a guardian of identity”身份的守卫者。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要引导读者去认证这些身份,去进一步思考建筑的意义。

此外,住房和人之间的联系不但紧密,且会随其变化而变化。住房的构架格局和装潢摆设都能反映住客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对于生活的态度。因此,文中作者所写的不单单是某一幢房子,而是每个人心中理想的家的模样。这样的描写能够激发读者产生共鸣,去努力提升自我、创造美好生活、追求人生幸福,就如同作者在文中所说,“建筑就是为了向我们生动的展示出我们理想中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Alain de Botton.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2014

[2] 阿兰·德波顿著. 幸福的建筑[M]. 冯涛,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3] 黄丽. 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D]. 西南大学. 2016(04)

[4] 田品晶. 阿兰·德波顿散文集《幸福的建筑》赏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5)

[5] 袁佳玲. 生存空间的美学——浅论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07)

猜你喜欢

场景修辞视角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