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市场与艺术家的事业

2020-10-09曾雪彬

艺术大观 2020年15期

曾雪彬

摘 要:艺术家生存困难、艺术家难出圈的问题持续多年且至今尚为得到妥善解决。未出圈的艺术家中不乏精品佳作,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应的艺术市场也逐渐成形且开始慢慢活跃起来。那么,如何构建能够满足新时代艺术家需要的艺术市场,探寻艺术市场的运营机制与相关理论,让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市场中成熟壮大起来,我们需要一直去不断探索。

关键词:艺术市场;艺术家的事业;好作品;营销推广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5-0-02

一、初探艺术市场

说到艺术与市场,我们首先要谈到艺术接受、艺术传播,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在创作初期,艺术家考虑的除了要更好地表达自己,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去考虑艺术作品进入市场后所呈现的市场反应,这就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约瑟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的概念,即如果把艺术作品当作商品,“隐含的读者”就是商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对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的考量,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比如艺术家会有意无意都会考虑自己的艺术作品将会被哪一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从而潜在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1]

作为艺术家,艺术市场这个词也比较敏感,他们并不是艺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交由自己信任的艺术品中介去完成,而他们等待的是最终的结果便好。他们更宁愿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自由自在。就如徐悲鸿对《八十七神仙图》的珍视,不惜卖掉自己大量作品花重金购得这一幅宋画,可见一个艺术家对金钱的无视,对好的艺术品的珍视。但徐悲鸿卖掉的也是在他心里只能被称作习作的画作,真正他认为好的创作,我们现在去徐悲鸿纪念馆还可以欣赏。[2]

如果艺术家将艺术接受作为他自己艺术创作的完成,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被博物馆收藏、参加大型展览和作品售出作为最终的完成而产生的一个结果。如有艺术家会将作品被古根海姆博收藏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在国内,有人会以参加全国美展或者自己类别里最高级别的展览为奋斗目标,有人也会以在拍卖会中拍得最高价为目标。艺术家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传播形式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态度。

与股票市场一样,艺术市场也有一级、二级之分。一级市场是指画廊、艺术博览会,他们从艺术家处直接取得艺术品,通过代理或合作机制发掘艺术家,直接推给收藏家,进行销售;二级市场是那些拍卖公司通过征集的方式将那些已经销售出去的书画作品筛选后组织艺术品拍卖会,进行二次销售,只要构成成分就是拍卖公司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艺术市场的收藏者,是一群有一定经济能力且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群体。这些人本职工作虽然有差别,但他们对艺术品的收藏兴趣是一致的,而艺术市场的专门化往往是同一类型收藏者光顾的主要场所。艺术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3]

二、市场与学术的博弈

(一)艺术市场对于提高艺术家事业的积极作用

“无私”是艺术家的本质动机。艺术品若作为商品,他的价值不是根据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的,艺术在标榜“无功利性”,反而使其地位大增而得到更大的利润,一件艺术品它不具有“商品”的特征,他才能卖到比其他商品更高的价格,如果一件商品画,它被定义成为一件商品所以卖不到一个非商品画那么高的价格,由此可见艺术家们都在“有功利性”的追求“无功利的”的艺术。艺术市场也的确给艺术家们的事业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4]

我们总结出了八条对艺术市场艺术家的事业的积极作用:

第一,艺术市场的发展使艺术家能通过艺术创作来谋生。艺术家传记中我们常看到艺术家成名之初一些很艰苦的场景,地下室、吃不饱、昏暗这些词汇常常伴随着,至今北京宋庄艺术村里可能还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不断增长的财富和财富带来的舒适度让艺术家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二,艺术市场的发展给艺术家带来的金钱,可供艺术家购买材料装备,为艺术生产的装备的更新提供支持。

第三,市场流通必然产生竞争,有竞争机制就会促进艺术家的创作,促使艺术家生产更多更好地艺术作品、精神产品。

第四,市场会促进艺术品的流通和传播。艺术市场为了更好地使艺术作品流通,会使用各种大众传媒的方式去推介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让艺术创作更多地传达给更多对艺术可能感兴趣的人群,从而提高大众的审美,吸引更多的艺术投资,促进艺术购买和艺术收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間,在不进美术馆、展览馆的情况下也能领略到佳作的魅力,也促进了整体的文化氛围。

第五,市场经济促进了艺术家的独立性,使其从文化消费的直接需求中解放出来。有了经济基础的艺术家可以更多地致力于创新,表达个人思想,不那么在意去取悦买主和批评界。市场的发展把艺术家从赞助人的手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不再用只为赞助人服务,更多地去展示自己的情趣、艺术主张,做更“自我”的艺术作品。

第六,良好的市场机制可以促进艺术的多样性,财富可以支持艺术家们创作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去满足市场更多不同的审美需求。

第七,市场以实实在在的货币流通,可以体现艺术品的精神价值,肯定艺术家的劳动成果,提高社会对艺术家的认可程度,提高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也提升了艺术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第八,财富和文化的多样性增加了培育艺术批评者和受众群体的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同样市场也给生产者很大的自由,可以自主地培养自己的批评者和受众群体。

(二)艺术市场的消极影响

第一,创作动力的遗失。艺术市场的发展,在艺术家进入艺术市场后,面对着极大的利益、金钱的诱惑,很难去保持创作的“初心”,面对极大的诱惑,艺术家们为了市场而创作,用长时间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了市场而丧失了创作的动力。

第二,创作模式的故步自封。艺术市场的流通,如果艺术家们以市场导向去进行艺术创作,必然会导致艺术创作情感的流失,艺术作品的扁平化。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艺术家的创作是无模式可寻的,过于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创作,必然会导致模式化的形成,如大家可能会以现在市场上流通比较好的风景画这类适宜放置在家中的创作为主,而导致艺术家创作模式的故步自封。

第三,创作关系的不正常。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人际关系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艺术家为了去进行自我营销,而把培养人际关系看成自己艺术生涯很重要的部分,这必然会导致艺术家自己本体创作主体的缺失。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隔着艺术机构,这些事项应交由艺术机构去完成,艺术家应着力做好自己的艺术创作。

如何处理好艺术市场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与艺术市场到来的消极作用,这样一场市场与学术之间的博弈,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面对市场带来的关注,艺术家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艺术家的创作之路需要耗费大量的经历,必须保持对生活的思考,保持一种反思、批判的精神。在艺术市场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以及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立风格,不能为市场而艺术,在市场是迷失了自己。要把有限的精力全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创作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艺术家之路才能一直持续不断地走下去。

三、如何更好地对艺术家进行推介

(一)好作品——起“敲门砖”的作用

好的作品是打开艺术家艺术市场的敲门砖。市场对于好的作品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好的作品是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的,能表现艺术家独立的人格,是对生活有反思、有批判的,带有生命力的作品。艺术家拥有好的作品,这个主体内容是关键,做好主体,接下来艺术中介需要做得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推介也底气十足!

(二)艺术家的推广系统

在这个新媒体迅速发展、各种社交媒体不断壮大的当下,品牌宣传、品牌效应大放异彩,艺术品进入市场,都尽力让作品家喻户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转换流通,也让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递增了。艺术品进入市场,面临着市场的层层筛选,也就是让作品被人看到、承认、赏識,最终被收藏的一个过程。

第一,可以通过学术性展览。其主办机构主要是非营利性艺术机构,这类的学术性展览,都有权威的批评家和策展人坐镇,经济激烈,社会的关注度大,权威性、学术价值大。第二,可以通过画廊运营推广体系。画廊的运营模式以机构代理和经纪人合作的机制,这是艺术家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也避免了艺术家直接与艺术市场的接触,这样可以让艺术家更加专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

(三)自我营销

艺术家的自我营销与艺术机构的营销模式是不同的,艺术家的自我营销是艺术家的创作能得到更多的认可,这个面对的群体是专业的艺术群体,如果同行艺术家、批评家、艺术品收藏家、投资人等,他们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艺术家们的营销不是个人形象的营销,而是对于个人人格、艺术修养。这种自我营销为了得到更多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是非常必要的。[5]

参考文献:

[1]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李万康编著.艺术市场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美]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5]顾赵贵.艺术经济原理[M].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