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美魔幻电影看英雄主义变化

2020-10-09陶静

戏剧之家 2020年26期
关键词:消解英雄主义重塑

陶静

【摘 要】《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沉睡魔咒》是以东西方经典神话为蓝本的魔幻电影,这两部作品凭借着独特的人物塑造取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沉睡魔咒》都以“爱”为主题,对经典作品和人物进行了新的诠释,在两者类似的人物消解和重塑中,我们也一窥东西方文明对英雄主义的表述变化。

【关键词】英雄主义;消解;重塑;变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05-02

2019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其独具匠心的制作成为年度爆款,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影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让鲜活立体的哪吒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这部电影对人物的塑造不禁让人联想到2014年的美国电影《沉睡魔咒》。该电影改编自经典童话《睡美人》,电影不再聚焦王子与睡美人的美丽童话,而是通过刻画玛琳菲森由美丽纯洁的年轻精灵到遭受无情背叛变成狠心女巫,再到最后被爱洛公主感化回归善良本性,对原著进行了重新诠释。在这两部电影中,我们都能发现英雄色彩的反常叙事,两部作品一改以往传统英雄的显性正义和精武男性形象,甚至从人物的“恶”属性为开端,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在人物的消解和重塑中,在“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的共存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中美“英雄主义”的悄然变化。

一、第一次消解与重塑

消解是颠覆传统神话和文艺作品中相关人物的刻板印象,以新角度刻画人物,使得原有人物的形象特点弱化消失。消解的同时影片通过语言和情节刻画重新塑造人物,使人物焕发出新的特征,与之前的形象形成有辨识度的区别。在这两部影片中,主人公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英雄色彩,《辞海》将“英雄主义”解释为“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的气概和行为。”从电影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电影与文化相辅相成,人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也影响了电影对英雄主义的诠释和表达,电影中不同“英雄色彩”的表现方式也蕴含着中美对英雄主义的认识变化。

经典神话故事中,哪吒七岁宰夜叉闹海屠龙,割肉剔骨还父母。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是魔丸转世、黑眼圈、血盆大口、双手插褲腰的叛逆少年,无论是颓丧语调还是恶作剧行为,都契合了他“魔”“恶”“邪”的特点,与我们记忆中剑眉星目、脚踩风火轮的小英雄形象出入甚远。在第一次的消解和重塑中,魔丸哪吒打破了传统哪吒的形象,魔丸转世与“性本恶”的设定,为高潮来临时的震撼对比埋下伏笔。

《沉睡魔咒》中,玛琳菲森一出场立即颠覆了我们根据童话构想的“恶魔巫婆”形象。电影开始,旁白将我们带入“性本善”的女巫童年,玛琳菲森身穿飘纱服装,面带微笑,和每一位居住在摩尔森林里的精灵打招呼;用魔法复原折损的树枝;与同住的小动物玩耍。借助背后的一双大翅膀保卫森林,抵御人类涉足。《沉睡魔咒》以同样颠覆性的开场,消解了“女巫”形象,重塑其为住在世外桃源的仙女,并因玛琳菲森充当了摩尔森林守护者一角,为后续的英雄光环进行铺垫。

两部影片第一次对人物进行消解和重塑之后,观众也接受了新的人物形象设定。一位是“恶魔少年”,一位是“魔法精灵”,我们从未想过这两个角色会与英雄产生任何联系,这也是两部作品的精彩之处。

二、第二次消解与重塑

正当我们接受了新的人物设定时,第二次消解与重塑也悄悄铺垫开来。桀骜顽劣的哪吒被太乙真人“困”在山河社稷图中修炼法术,李靖(哪吒父亲)意要磨练哪吒的心性,让其“改邪归正”,并善意欺骗哪吒,说他是灵珠转世,使命是救济苍生。哪吒渴望施展抱负,便施计出画。正想要大展拳脚之时,遇见了上岸偷吃的海夜叉。在大肆打斗和追逐的过程中,哪吒毁坏了村民的房屋和器具。最后哪吒追到海边,经过一番波折,终于从海夜叉手中救回了村里的小女孩。在哪吒身上,我们重新看到了“惩恶扬善”的小英雄形象,尽管哪吒没有意识到不计后果的行为是会付出巨大“代价”的,但是哪吒的一腔热血与渴望得到人们认可的执着打动了观众。哪吒身上“恶”的消解与“善”的重塑同时出现,我们意识到即使是魔丸转世的哪吒,其身上仍旧有“善”的本性流动,有着不成熟的英雄侠义。

哪吒的第二次消解与重塑让我们深刻领会了“电影中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遵循着现实中丰满的人性特征,再次打破观众对国产动画‘非好即坏的刻板印象。”(徐敏慧, 2019)

在电影《沉睡魔咒》中,玛琳菲森前期过着仙女的生活,直到代表贪婪自私的斯戴芬再次来到森林,以表面的爱意欺骗了玛琳菲森,趁其熟睡时割下了玛琳菲森的翅膀回到人类王国换取国王宝座。玛丽菲森醒来时的那一声悲嚎,就是她“恶”的开端。

成为国王的斯戴芬邀请其他仙女去城堡庆祝爱洛公主的诞生,玛琳菲森也意外地出现在宴会上,并对爱洛公主施下咒语。这里的情节和我们记忆中的童话故事并无二样,可是看到这里,我们很难像从前一样对她恨得咬牙切齿,此时的玛琳菲森甚至让人同情。玛琳菲森的“善良仙女”形象从悲嚎开始消解,直到诅咒爱洛公主的经典情节再现,原有形象重塑为“恶魔女巫”。但玛琳菲森作为守护者的角色仍旧存在,即使失去翅膀,仍用魔法变出巨型荆棘作为界限,将森林与人类世界隔开,玛琳菲森身心悲怆仍旧不遗余力守护森林,她的守护者的角色也将在第三次的消解重塑中得到新的诠释。

在第二次的消解与重塑中,电影中的情节再次贴合了人物的经典形象,但是在这次的重塑中,人物的人性点缀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不再将哪吒视为少年英雄,他也是会犯错的小孩。观众也不会因为玛琳菲森诅咒爱洛公主而痛骂她,毕竟她也遭受过背叛和不幸。观众与影片主人公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为高潮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三、第三次消解与重塑

猜你喜欢

消解英雄主义重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他者的异化呈现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