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养老

2020-10-09陈融雪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事关医养中国式

陈融雪

1月17日,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90 后”朋友张丹侠(右)给83岁的王育华(左)送来她刚刚做好的相册(翁忻旸/ 摄)

2022年,我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十四五”期间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至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多次修订,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文件出台,我国养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中心城市亦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北京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上海积极扶持老人们自办“睦邻点”互助养老;

南京在全市推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小老人”帮“老老人”,倡导以今天的志愿服务换取明天的养老保障;

沈阳通过在医院中办养老院、在养老院中嵌入医院、在社區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等多种形式,探索医养结合之路……

放眼全国,养老机构从重量转向重质、长护险试点进一步扩围、智慧康养产品不断涌现……养老领域的新变化、新成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中国式养老的中国特色、中国优势和中国方案。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当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期间还有许多短板和梗阻有待补充和疏通,但在各方努力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明天必将到来。

猜你喜欢

事关医养中国式
只回答一个问题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社区治理 检察赋能
中国式民主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另类行为
事关裸体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