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课程思政构建高职学生精神家园路径研究

2020-10-09邓雨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与高职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相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是对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益探索。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难以满足“00后”高职学生对精神家园构建的需求。因此,发挥课程思政的独特育人功能,加强教师思政素养,重视人文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各学科深入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创设“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等方式,是运用课程思政构建高职学生精神家园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程思政;高职院校;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陆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应运而生,逐步深入到全国各类高校的思政教育方案之中。如何运用好课程思政这一全新思政教育理念来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需求,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独特育人功能以构建高职学生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1课程思政为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提供广阔平台

课程思政作为新提出的教育理念,各高校在实践之中对其内涵与形式进行了丰富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它既不等于在原有的思政课程体系中增加一门新课,也不是独立于原有的思政课程体系之外,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要求全体教师加入到思政教育的队伍中来,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育人环节当中,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联系、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在学生大学期间实现全过程式的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是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产生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落脚点不仅在于思政理论课等显性课程,还在于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通识类的综合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方法相比起传统的思政课程在观感上更为“柔性”,在方式方法上更加丰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而言是内涵丰富、路径广阔的有效平台,运用好课程思政这一有效途径,对于当前高职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2传统的思政育人方式难以满足高职学生增长的精神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0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条件优越、科技水平繁荣的大环境下,他们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追求日益强烈。从笔者之前的研究可知,“当前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家园状况整体良好,对于精神家园的建设有着主动性、自发性,且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道德素质偏低、社会责任感淡薄、政治信仰迷茫及生命观异化等较为严峻的问题。”

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应对新时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近年来,广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普遍能够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课堂体验、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生动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课时、教学条件、课本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思政理论课在课堂上多运用“讲解概念—引用案例”的模式进行,往往只够帮助学生对理论概念、历史事件产生表面化的认识;在课外实践上多采取“自主参观—聆听讲解”的模式开展,学生大多只是在表面上形成了感性的认知,从中缺乏自主判断与思考,未能提炼升华出心得体会、激发内在成长动力。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常年有不少市内外高校的学生前来参观,通过聆听讲解、参观历史文物,学生能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但却鲜有学生能够主动对展馆内的所见所闻主动探究、开拓思考、提出疑问,在参观结束后的学习汇报中更少有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与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新时期的精神内涵相结合,从而将参观所见所得融入现实生活。

除了思政理论课,高校的学工部门、党团组织等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以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教育方式得到大力推广与高度重视,吸引了不少学生。学生对此类教育活动关注度高、参与性强,尤其是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教、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等,是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选择。但此类实践活动的落实效果依然停留在浅层阶段,实际上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精神层面的思考和成长,不足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如,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倾向,一些班级党团组織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实践任务而组织活动,为了“有图有真相”匆匆到实践地点“打卡”拍照敷衍了事;存在娱乐化现象,“撕名牌”“真心话大冒险”“狼人杀”“踩气球”“抢凳子”等游戏风靡不少高职院校的党团日活动,在不少学生的认知当中党团日活动就是班级团队拓展做游戏。如果不注重对实践教育活动内涵的提炼与升华,缺乏应有的精神内核,就难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构建高职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

3.1加强教师思政素养,重视人文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此导向之下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大多有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不仅学生本身缺乏对人文通识课程的兴趣、欠缺全面的人文综合素养,专业课教师往往也更专注于技能方面的教学,而疏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而学生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难以通过课堂得到充实。想要运用好课程思政来构建高职学生的精神家园,必须要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改变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首先要强化专业课教师本身的政治意识,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牢固,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要求,才能实践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培养人的过程当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其次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之间关系的认识,关注到学生的精神需求与技能提升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是培养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关键问题。再次,高职院校要搭建好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提升的有效平台,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认识,使得专业课教师不仅能够从思想上还能够从行动上真正参与到课程思政中来。

3.2课程思政与各学科深入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想要运用好课程思政激发高职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满足当前高职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必须同时树立起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引领地位,同时课程思政要与各学科形成教育合力、在各学科间开展多元深度融合,找到德育与技能培养的融合点。

首先,要树立起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引领地位,课程思政可以突破以往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轻德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局限。“传统高职教育中,受职业导向影响课程教学目标中应知与应会划分的非常明晰,但是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中,将学生社会责任与个体理想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原动力,在教育中通过各个环节的互相作用影响,实现高职学校各类课程对学生正确成才教育观与职业观的有效承载。”

其次,要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将思政教育体系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在完成专业技能传授的同时实现德育与价值引领。各学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行业特色、时政热点、发展趋势、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挖掘所讲授课程的思政教学资源。如中医药专业可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外国语专业可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医学类专业可与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医护人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相结合;机械类、电气类专业可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等等。

再次,专业课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思政教育教学技巧。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学习较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时可以采取实操性强、参与度高、形式丰富的教学方式。如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教学,在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小组讨论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德育教学目标产生认同,又可以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3.3创设“互聯网+课程思政”模式,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00后”高职学生生活在媒体传播方式高度融合、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中,网络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剥离的实用部分,“网络原住民”是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不管是充实自我还是休闲娱乐,互联网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满足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如通过网络获取资新闻资讯、参与娱乐,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阅读电子书,在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群体普遍通过网络完成学校发布的各类课程等等,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和充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这一客观事实,结合“互联网+”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互联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模式,要充分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为抓手,在课堂模式、教学资源、交流平台搭建、交互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学生提供体验优越的学习条件。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调动和发挥,一旦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传播思政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既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潜移默化,也可以旗帜鲜明地进行思想引领。如,当前不少高校、各地市共青团组织等纷纷进驻微博、B站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互联网平台,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宣传,在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当中对大学生群体起到了良好的正向引导作用。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基金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广东“00后”高职学生精神家园构建路径探索》(JGYB2019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武华等.“课程思政”育人方式转变应处理好三对关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60-64.

[2]邓雨鸣.广东高职院校大学生精神家园现状调查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明日风尚,2017(07):158-159.

[3]唐海风.课程思政: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J].科技风,2018(12):38.

[4]唐伟元.依托“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9(09):21-22.

[5]潘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9):87-88.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