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2020-10-09刘洪举吴朔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补语趋向谓语

刘洪举 吴朔

摘要:补语句本身就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补语句是整个语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课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语七类补语及达翰尔语补语句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各类补语对应与不对应的类型,可以对达斡尔族学生在习得汉语时,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达斡尔族第二语言的教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关键字:达斡尔语;语言习得;汉语补语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9.039

中圖分类号:H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9—0168—04

在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开展的教学任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另外一种是针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达斡尔族作为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针对达斡尔族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则属于前者。然而达斡尔族作为北方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但其却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达斡尔语。达斡尔语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其在语系上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达斡尔语支,在语法结构上,属于黏着语,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通过派生法和复合法构词。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法结构上属于孤立语,主要是通过语序和虚词来实现语法意义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达斡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互相干扰,不利于汉语学习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补语这一难点上的学习。因此,达斡尔族学生在汉语补语上的习得急需关注,也亟需解决。

黄伯荣、廖序东(2011)根据语义对补语进行分类,具体是结果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介词短语补语、可能补语以及程度补语七类。由于汉语与达斡尔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下面从语言的对应形式与不对应形式两方面着手分析:

一、汉语结果补语在达斡尔语中的语言形式

结果补语是因动作、行为而导致的结果,主要由谓词性短语充当,具体包括动词和形容词。汉达结果补语对比如下:

(一)达斡尔语与汉语结果补语相对应的语言形式

汉语的结果补语一般放在形容词的后边,结构为V+结果补语。汉语结果补语语序与达斡尔语结果补语语序一致,具体如下:

1.他打死了一只鸟。

in   nek  degii  tarkbei xir

他  一只  鸟    打    死了。

2.小王哭红了眼睛。

xiao wang   nid  wailbei  hulaan

小王       眼睛   哭      红了。

基于达斡尔的基本语法结构为SOV,与汉语不同,但是在达斡尔语下结果补语结构与汉语一致,未发生变化。以句1为例进行分析,“他打死了一只鸟”,是因“打”而“死”了,是它的结果,所以是结果补语,句1中在汉语中有“主语+动词+结果补语+宾语”的结构,“他打死了一只鸟。”达斡尔语由于属于主宾谓结构,,“主语+宾语+动词+结果补语。”主语是他+宾语一只鸟+动词打+结果补语死了。“他一只鸟打死了。”在达斡尔语中,在主宾谓结构下,述补结构未发生变化。

(二)达斡尔语与汉语结果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在达斡尔语中,汉语的结果补语给动词充当状语,这是两语之间的不对应的形式,具体如下:

1.请同学们写清楚。

Solibei   taqkuiagdeu  getkun  hiibei

请     同学们    清楚    写

2.洗干净了。

atuun  waabei

干净   洗了

通过分析上述例句,可以得出,在结构上,汉语的结果补语位置与达斡尔语位置不同,汉语中的补语在动词的后边,而在达斡尔语中,补语放在宾语的后边,洗干净了结构为V+结果补语,在达斡尔语则相反atuun waabei。在这里汉语的动词充当补语时,汉语的补语变成了达斡尔语的副动词,作状语,补语做了谓语。

二、汉语趋向补语在达斡尔语中的语言形式

趋向补语就是表示动作的趋向,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由趋向动词充当,由“进、出、来、去”等充当的补语,这些趋向动词在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或者是发展的趋向,也可以表示一些引申意义。然而汉语的趋向动词与达斡尔语中的并不完全匹配。来与过来一样,都是irbei,去和过去一样,都是iqbei,上与出和上去与出去一样,都是garbei,下与下去一样,都是boobei,进与进去一样,是warbei,回与回去一致,都是haribei,起与起来一样,都是bosbei。在达斡尔语中,在趋向动词后边有后缀bei,表示现在将来时。通过趋向动词表示动词发展趋势,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这一顺序与汉语趋向补语一致。

(一)达斡尔语与汉语趋向补语相对应的语言形式

汉语趋向补语包括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简单趋向补语结构主要为V+来/去,复合趋向补语则是V+下去/上来等这类补语。虽然在趋向动词方面达斡尔语与汉语并不完全匹配,但是在趋向补语结构上与汉语保持一致。例句如下:

1.我请来了一个医生。

bi  nek     xienxin eribei  irbei

我  一個     医生    请     来了。

2.他从墙上拿下来一幅画。

in  dusee/kejin   nek      nirugan  aqirbei

他    从墙上      一幅       画     拿下来。

(二)达斡尔语与汉语趋向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在汉语中表示趋向意义,并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动词有来、去、上、下等,后面常带宾语,除了处所宾语放在动词等趋向补语外,其它类型的宾语都放在趋向补语之后,它们都是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但是达语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汉语有些复合趋向补语,只能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引申意义时,用在形容词的后面,在汉语中用“起来”有些表示引申用法,达斡尔语不用趋向动词起来而是用相应的动词谓语对应,“起来”表示动作由低向高,和“起”的用法是相同的,汉语动词+简单趋向补语“把窗帘卷起来”,达语“卷窗帘”。

1.他扔过来了一个苹果。

in  nek  pingue   geeqbei

他  一个  苹果    扔过来了。

2.他拿上来过几张报纸。

in  hed  baoji  aqirbei

他 几张  报纸   拿上来过。

达语的趋向补语跟汉语一样放在动词的后面,但是动词的宾语前置,连带宾语修饰的定语前置,放在主语后。“几张”“一本”“一个”“一幅”等是定语,同样跟着宾语前置,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动态助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和宾语的前面。

三、达斡尔语与汉语程度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程度补语是表示程度的补语,谓语中心多为形容词,少数为表示感觉、感情以及心理状态、心理活动的动词,这个程度补语是没有否定形式的。达语里的程度词都在形容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的成分,在句子中不具有“得”的补语标志。且在带“比”字句中,不具有“比”字句“比”的标志。

在汉语中,通常有“很、比较、非常、特别、极了、太  了、死了、透了”等程度副词,但是在达斡尔语中,表示程度意义的词没有汉语丰富,主要有aiduwu,表示“很、非常、太的意思”,在句三中,没有“透了、死了、僵了”这类词,一部分用aiduwu,一部分则用一个词表示,在达斡尔语中,冻僵了 beerbei则属于一个词“冻”。例如:在饿死了、困得不行、冻坏了,死了、不行和坏了作为补语放在动词之后,在达斡尔语中,汉语中的程度补语作为状语,对谓词进行修饰。

1.今天早上没吃饭,饿死了。

ene udur  banid budaa idbei  aiduwu   hunsbei

今天     早上  吃饭 没,   非常       饿。

2.开了一天车,困得不行了。

nek udur tereg gelibei  aiduwu noir kurbei

一天     车开了,    很      困。

3.今天特别冷,我都冻僵了。

ene udur    aiduwu  kuitun,  bi  gub  beerbei

今天     特别     冷    我   都  冻僵了。

(一)“得”在达斡尔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成分存在

在汉语中“得”作为补语的标志,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的状态,结构形式一般为V+得+补充说明的词语。在达斡尔语中,则没有“得”结构,都是用表示程度意义的词aiduwu做状语。在下列例句中,“困得不行”,在达斡尔语中,没有“得”表示程度则变成了“aiduwu noir kurbei”很困的意思。

(二)比较句中的程度补语

在汉语的比较句中,用“多了、很多、一点”在句子中充当程度不同的程度补语,在达斡尔语中,多了、很多和一点则是通过 huluu后边加不同词缀表示“多”的不同程度。 huluu+keelii表示多一些, huluu+kun,表示多一点, huluu+qeer介于多一点与多一些中间程度。同时表示程度的词在达斡尔语中以形容词的形式充当状语成分。在下列例句huluu   hundur、huluukeelii   hundur、 huluuqeer   hundu中,hundu是“高”的意思,在hundu之前的成分则是表示高的程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词根相同,词缀不同。

1.姐姐身高一米七,妹妹一米五,姐姐比妹妹高多了。

ekee  bey baad  nek am doloo  uyin deu  nek am taaw  ekee  uyin deu   huluu   hundur

姐姐  身高      一米七,     妹妹      一米五,  姐姐   妹妹     多了     高

四、达斡尔语与汉语数量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汉语数量补语是表示动作、变化的数量的补语,数量短语用于谓语动词之后,分为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汉语的动量补语是指动作或活动发生的次数。时量补语就是用来说明动作或活动持续的时间,时量补语要求动词具有延续性,表示时间是可以继续的一段时间。达斡尔语与汉语的位置也不相同,汉语为“主语+谓语+宾语”,达语为“主语+宾语+谓语”;同时汉语中的补语成分的位置在达斡尔语中放在动词之前,且达斡尔语有量词成分,数词+量词构成数量词放在动词之前。

1.他休息了两个钟头。

in  hoir    erin      amarbei

他  两个    钟头      休息了。

以句1为例句进行分析,汉语中“他休息了两个钟头”翻译成达斡尔语“in  hoir erin  amarbei ”意思是“他两个钟头休息了”,数词“两”加量词“个”构成数量补语,放在动词之前。

五、汉语可能补语在达斡尔语中的语言形式

可能补语是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表示有无条件或能力来完成某个动作,或者是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为某个动作而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或者是考虑后果、是否可以实行某个动作。

(一)达斡尔语与汉语可能补语对应的语言形式

汉语的可能补语分类学界尚无定论,本文主要以对外汉语学界的三类说为准,将可能补语分为三类,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2011)将可能补语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可能补语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时,达斡尔语用动词谓语来表示。第二类补语得/不+了(liao)時,达斡尔语用动词的能动形式来表示对应。第三类可能补语得/不得时,达斡尔语用动词+可以/不可以。

1.老师说的话我听不懂

seb   uswuljbei bi  sonsoj  ulmedbel

老师  说的话  我   听     不懂

2.黑板上的字我看得清楚

samraandeer  hergen bi  ujbei  getkun

黑板上     的字  我  看得  清楚

3.这几个菜我都吃得了

ene hed  nuwaa gub idxadbel

这 几个 菜 我 都 吃得了

宾语放在句首时,可能补语在达斡尔语中的结构与汉语相对应,基本结构为宾语+主语+谓语+补语。但是在表示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时,则是通过加表示否定的“前缀ul”,比如说“ulmedbel不懂,ulbolon不完,ulolbei不见。”

(二)达斡尔语与汉语可能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在汉语中表示正反问的可能补语中,基本格式为V+得+V+不得、能不能+V。但是在达斡尔语中,有可以表示正反问的句子结构,但是在语序上不同于汉语,结构为V+能不能/可不可以。且在达斡尔语中没有“得”,所以没有V+得+V+不得这类结构。

1.这东西晒得晒不得?

ene jak haaribei  xadbi

这 东西    晒   能不能?

在上述例句中,能不能与可不可以都可以表示正反问,不存在V+得+V+不得这类结构。而且,整体看表示正反句的可能补语的语序,表示“正反问”的词放在句末,在动词的后边。这点与汉语的可能补语不对应。

六、达斡尔语与汉语状态补语对应的语言形式

状态补语就是性状、动作而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出现在动词与形容词之后的,在补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助词“得”的,用“得”字引出动作的状态或者是结果,有的用作描写,有的用作评价,基本结构为V+得+adj。状态补语所修饰的状态或者动作,可以是已经发生的或者是在进行中的,也可以是经常性的。在这里达语的状态补语的位置和汉语的位置相同,不发生任何变化。如下,

1.我看书看得很认真。

bi  ujbei biteg  xigiebei(看得入迷)

我   看    书   看得很认真。

2.今年夏天热得很。

nne hoon   najir   haluun  aiduwu

今年       夏天     热得     很。

分析以上两个例句,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达斡尔语的顺序与汉语一致,基本可以直接翻译,不需要调整结构顺序,所以与汉语的状态补语具有一致性。

七、达斡尔语与汉语时间、处所补语不对应的语言形式

汉语的时间、处所补语在达斡尔语上出于不对应的形式。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于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汉语中的位置是“主语+谓语+时间、处所补语”,而达语中的位置刚好相反,是“主语+时间、处所补语+谓语”。如下,

1.我生于1993年。

bi   1993   hoon   turbei

我   1993    年    生于。

2.他来自莫旗。

in  moqi  irbei

他  莫旗   来自。

3.他在这住了两年。

in  ene   hoir  hoon  aabei

他  在這  两     年    住了。

在这里汉语的时间、处所充当补语时,动词做了谓语。达斡尔语中,如例(3)中,“住”作宾语,“两年”作状语,由此可以看出,汉语动词“住”做时间补语动词时对应了达斡尔语的状语。

八、结语

通过汉语与达斡尔语在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与时间、处所补语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只有汉语的状态补语与达语完全对应,在程度补语、数量补语及时间、处所补语属于完全不对应的形式;汉语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与可能补语既存在对应成分,也不存在对应的成分。总体分析,汉语的补语在达斡尔语中的表现较为复杂,且不具有规律性,因此汉语补语习得的研究对于学生的习得与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4]恩和巴图.达汉小词典[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5]王建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补语趋向谓语
牡丹与梅影:多元文化下宋人的审美趋向
实用趋向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短句—副词+谓语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非谓语动词
现在进行时
非谓语动词用法大比拼
语法知识能力自我测定(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