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气分级燃烧器NOx排放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0-10-09丁冬冬刘道银李家敏解树超刘太孝邵萌萌

发电设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燃烧器烟气燃气

丁冬冬, 刘道银, 梁 财, 李家敏, 解树超, 刘太孝,邵萌萌

(1. 东南大学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6;2.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江西九江 332000)

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各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部分地区规定新建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应低于30 mg/m3[1],因此,工业锅炉降低NOx排放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燃烧器作为锅炉组织燃料燃烧的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锅炉内燃烧温度、燃烧热效率及NOx排放量。常用低NOx燃烧技术主要有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技术及浓淡偏差燃烧等。通过改进锅炉运行方式,抑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降低NOx的排放量。

国内外学者对于降低NOx排放量进行了大量研究[2-7]。NISHIMURA M等[8]将低NOx燃烧器应用于蓄热式工业炉系统中,将空气和燃料以一定角度喷射抑制燃烧初期的混合过程,从而降低NOx生成量。CHO E S等[9]研究烟气再循环对NOx还原的影响,发现CO2作为稀释剂对于NO的还原效果较好;在相同稀释气体再循环比的条件下,对燃料进行稀释更能降低NO排放。胡满银等[10]通过对某烟气循环条件下的电站锅炉的燃烧与NOx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发现烟气再循环能够有效降低炉内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NOx排放量明显降低。崔军[11]对采用细粉再燃低NOx燃烧技术的燃煤锅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采用细粉再燃后,炉内燃烧中心区域温度降低,NOx含量降低,NOx排放量随着细粉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姬海民等[12]针对某化工燃气锅炉进行低NOx改造,发现增加烟气再循环率后,燃烧区域温度降低,NOx在燃烧区域生成量显著降低,质量浓度始终低于30 mg/m3。宋少鹏等[13-14]对燃烧器进行试验,发现随着二级燃料增加,NOx含量先增加后下降;随着烟气再循环率从0%增加到25%,NOx排放量呈线性减少。董璐[15]对轴向和径向同时喷射燃料的某燃烧器进行研究,发现旋流燃烧器内形成中心回流区,燃烧室头部区域NO含量较低,火焰锋面处NO含量最高,NOx含量随燃烧区域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空气预热温度的升高会促进NOx生成。

笔者针对某天然气分级燃烧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锅炉和燃烧器内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及NOx排放特性,并且进一步研究采用燃气分级和烟气再循环技术对燃烧过程NOx生成的影响。

1 天然气分级燃烧器

天然气分级燃烧器为AWIID新型燃烧器,主要为工业锅炉提供热能。工业锅炉系统主要由燃烧器、锅炉、供气系统、供风系统及控制系统构成。供风系统为燃烧器提供一次风和二次风。燃烧器内燃气与空气进行强烈混合后燃烧,主要燃料为天然气,燃气可分为二级。燃烧器通过锥形管道和锅炉连接,锅炉整体结构和燃烧器入口结构见图1。锅炉高为2.34 m,炉膛直径为2.15 m,锅炉出口管道直径为0.6 m。

2 模型和方法

2.1 物理模型

燃烧器及锅炉内流动和燃烧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多相流动、燃烧、辐射传热等。基于ANSYS FLUENT软件,湍流采用标准k-ε模型,天然气燃烧采用涡耗散组分运输和化学反应模型,锅炉内辐射换热采用P1辐射传热模型[15]。天然气的主要气体成分为甲烷,笔者将其简化处理为体积分数为100%的甲烷。天然气中几乎不含N元素,因此只考虑热力型和快速型NOx。

2.2 网格与边界条件

图2为锅炉和燃烧器整体网格,图3为燃烧器区域局部网格。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划分,在燃气和空气入口区域进行网格加密,网格总数为338万。

燃气和空气入口均采用速度入口边界条件,锅炉出口采用压力出口边界条件,燃气和空气入口温度为300 K,壁面为无滑移壁面,壁温恒定为1 000 K,烟气再循环后混合气体温度为320 K。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准工况

采用只有一级燃气出口,无循环烟气,以总燃气体积流量为580 m3/h条件为基准工况,记为工况A,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工况A数值模拟条件

表1(续)

结果分析时主要关注锅炉和燃烧器结构中心线截面的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等,其中Y截面为锅炉和燃烧器竖直方向截面,X截面为燃烧器水平方向截面。

图4为工况A锅炉整体区域Y截面气体速度分布。由图4可知:燃气和助燃风的高速入射导致燃烧器入口区域气体速度较大,达到70 m/s。随着燃烧的进行,气体速度下降,锅炉内部靠近燃烧器火焰出口位置气体速度较大,燃烧器出口处管道截面扩大,气体速度减小,锅炉内气体速度维持在10~20 m/s,炉膛出口由于面积减小,出口处气体速度有所增大。

图5为工况A锅炉温度分布。

由图5(a)可知:燃气进入燃烧器后迅速和空气混合发生燃烧反应,锅炉和燃烧器区域温度明显升高,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锅炉内,最高局部温度达到了2 600 K,燃烧器火焰出口能明显观察到高温区域,燃烧反应主要集中于该区域,锅炉下部和出口区域温度较低,炉膛出口温度为1 607 K。由图5(b)可知燃烧区域主要集中于锅炉中心区域。

图6为工况A燃烧器区域的气体速度分布。由图6可知:燃烧器入口截面局部区域气体速度可以达到50 m/s,整个截面中间区域相对于边界区域气体速度较小,这是因为大量的高速燃气和一次风从边界进入燃烧器,局部速度大,而中间区域只有少量二次风入射。随着燃烧的进行,从右至左三个截面区域内速度大的面积逐渐减少,燃气和空气逐渐混合燃烧,速度分布在20~35 m/s的区域面积增大。

图7为工况A燃烧器区域的温度分布。由图7可知:燃烧器区域内燃烧并不充分,最高温度只有1 800 K;随着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管道内开始发生燃烧反应;随着燃烧的进行,截面温度逐渐升高,高温区域面积不断增多。

表2为天然气燃烧过程中锅炉出口气相组分的模拟结果。

表2 锅炉出口烟气成分

由表2可得:炉膛出口O2体积分数为2.57%,含氧量较低说明燃烧状况良好,O2基本消耗完全。H2O体积分数为CO2的2倍,符合天然气燃烧化学反应过程。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为219 mg/m3。

图8为工况A锅炉和燃烧器区域NOx分布。

由图8(a)可知:NOx在燃烧区域内燃烧器出口处含量最高,燃气和空气以非预混方式进入燃烧区域,因此燃烧器区域NOx含量较低,刚进入燃烧室时两者并未发生反应,NOx的生成集中在燃烧器出口,对比温度分布,此处是燃气燃烧形成的火焰锋面高温区域,温度达到2 400 K,因此热力型NOx大量生成,NOx体积分数最高达到了4.5×10-6。由图8(b)可知:燃烧器区域内NOx体积分数为1.5×10-6~3.5×10-6,NOx体积分数沿着X截面方向初始逐渐增大,进入锅炉内燃烧区域内由于燃烧室壁面的冷却温度有所降低,NOx的生成量也随之降低,最终趋于稳定。

图9为工况A燃烧器区域NOx分布。

由图9可知:燃烧开始阶段燃烧器区域内几乎没有NOx生成,随着燃烧的进行,在燃烧器出口截面有部分NOx生成,最高体积分数为0.5×10-6。燃气进入燃烧器后与空气混合开始燃烧,氧化物中部分N被氧化,生成燃料型NOx,而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N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热力型NOx,热力型NOx的生成需要高温,燃烧初期温度较低,因此NOx含量较低。

3.2 燃气分级对NOx含量分布影响

采用天然气燃烧时,可以通过一、二级燃气分级降低NOx排放量,笔者通过模拟燃气分级情况下天然气燃烧得到锅炉出口NOx含量分布。模拟工况A和S燃气总体积流量均为580 m3/h,工况S采用燃气分级条件,研究燃气分级时两级燃气所占不同比例对燃气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工况S分为S1、S2、S3三个工况,一、二级燃气体积流量及占比见表3。

表3 一、二级燃气体积流量及占比

图10为工况S锅炉和燃烧器区域温度分布。

对比工况A和工况S可得:在相同燃气体积流量下,燃气分级时,锅炉和燃烧器区域内温度升高,锅炉内高温区域面积明显增多。工况A中采用一级燃气燃烧最高温度为2 315 K;由工况S模拟结果可得,随着一级燃气体积流量占总燃气体积流量比例从90.00%降至75.00%,燃烧器出口高温区域不断增加,燃烧区域内最高温度从2 302 K增加到2 412 K,燃烧区域内整体高温区域不断增大,因此降低一级燃气量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

图11为工况S锅炉和燃烧器区域NOx分布。

对比工况A和工况S可得:在相同燃气体积流量下,采用燃气分级时,最高NOx体积分数能够从4.5×10-6降低到2×10-6,锅炉和燃烧器区域内NOx含量整体明显降低。工况S中一级燃气体积流量占总燃气体积流量比例从90.00%降到75.00%时,最高NOx体积分数从3×10-6降低到2×10-6,一级燃气体积流量占比越小,导致燃烧区域内燃料不足,降低了燃料型NOx的生成,燃烧区域内NOx整体含量越低,因此一级燃气的减少降低了主要燃烧区域内NOx的生成。

3.3 烟气再循环对NOx含量分布影响

研究烟气再循环对燃气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燃气体积流量为580 m3/h,助燃风体积流量为5 895 m3/h,循环烟气体积流量为963 m3/h,烟气再循环率为14%,记为工况R。

图12为工况R锅炉和燃烧器区域温度分布和NOx分布。对比工况A和工况R可得:在相同燃气体积流量条件下,增加循环烟气后,燃烧器出口高温区域不断减少,燃烧区域内整体高温区域不断降低,锅炉内最高温度从2 315 K降低到2 126 K,因此循环烟气的存在会影响炉内燃烧效率;对比图8(a)和图12(b)可得,采用烟气循环条件能够有效降低锅炉内NOx含量,燃烧区域内最高NOx体积分数从0.45×10-6降低到0.35×10-6,燃烧区域内NOx含量整体降低,增加烟气再循环后,由于循环烟气本身携带大量热量,使得入射空气温度升高,因此有利于燃烧器内燃烧反应的进行,燃烧生成的NOx含量明显降低。

3.4 不同工况NOx排放量对比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锅炉出口整体的NOx质量浓度,具体见图13。由图13可得:相对一级燃气燃烧,在燃气分级燃烧条件下,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有所降低,不分级燃烧时NOx质量浓度为219 mg/m3,采用分级燃烧NOx质量浓度降到200 mg/m3以下;一级燃气体积流量占总燃气体积流量比例从90.00%降到75.00%时,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从184 mg/m3降低到127 mg/m3,表明可以通过降低一级燃气量减少锅炉出口NOx生成。根据工况R和工况A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对比可得:烟气再循环条件下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大大降低,NOx质量浓度仅为16 mg/m3。这是因为烟气再循环时, 炉内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明显降低,有效降低热力型NOx的生成,同时烟气再循环降低了炉内O2含量,抑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因此烟气再循环能够有效降低锅炉出口NOx生成,且效果最明显。

4 结语

笔者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天然气分级燃烧器燃烧特性与NOx排放特性,主要结论如下:

(1)燃气分级对于NOx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一级燃气体积流量占总燃气体积流量比例为81.13%时,NOx质量浓度降低最多,为100 mg/m3,随着一级燃气体积流量比例从90.00%降到75.00%时,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从184 mg/m3降低到127 mg/m3。

(2) 烟气再循环能够极大地降低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烟气再循环时NOx质量浓度可降低到16 mg/m3。

猜你喜欢

燃烧器烟气燃气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分析
对一起燃气泄漏爆炸引发火灾的调查
烟气余热二次回收节能效果探究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650MW超临界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的主要问题与优化调整
水泥窑高温高尘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应用
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重要参数的影响
多孔介质表面燃烧器辐射效率测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