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08张小惠霍亚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团竞赛大学生

张小惠,白 帆,霍亚光

(长安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陕西 西安 710018)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提出的,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1-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有效实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发展战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也是各高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3-4]。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不断加强、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从1.0 全面迈向2.0,教育成果显著。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实践,其根本目的也在于实践,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5-6]。目前,由于不同高校在专业定位、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高校对平台建设重视不够,实践平台短缺,管理和运行制度不够完善。

我校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3 年,其主要功能在于落实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和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7]。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建立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和运行制度,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1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它应该是一个创新、开放、协作、共享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8]。实践平台的建设对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心为依托,结合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在配套相关经费的支持下,统筹规划,建设成一个面向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思维实践检验的综合性平台。该实践平台的建设应当根据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布局、学校科研力量的特征、相关教学资源的分布等,着重建设课程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创业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5 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内容

2.1 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具有充裕的场地,并且工程训练项目丰富,不仅有传统工艺实训项目,还有现代加工工艺实训、电工电子实训、综合创新实训等项目,完全具备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各种必要条件。中心成为校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后,在相关经费的支持下,又新建了激光加工实训室、航模实训室和智能车实训室等相关创新创业实训场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更加完善。

2.2 师资队伍建设

中心具有专职教学人员35 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 人,高级工程师3 人,高级技师1 人,工程师10 人,技师9 人,完全能够满足各类创新创业实训指导的需求。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合作,形成以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为主,高级技师、技师为辅的指导教师队伍,以满足不同学科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要求。同时,中心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本着“以赛促教”的原则,积极鼓励中心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并对教师队伍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培训,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中心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制定相关奖惩政策,明确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任务和责任,把提高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之中。

2.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中心根据我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我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发展与要求,构建了4 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第一层:以现场观摩为目标的工业认知训练,第二层:以动手实践为目标的基础工业制造训练,第三层:以学科竞赛为目标的综合创新训练,第四层: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其实践训练流程如图1 所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系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为基本保障,注重创新创业实践文化氛围的形成,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图1 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流程图

3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人才培养机制

3.1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经费实行项目化管理,实行集中受理评审机制。学生团队申请创新创业基金需提供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等书面材料,且具有1~2名专业指导教师或创新创业导师推荐,经创新创业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立项。创新实践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立项后才能进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已立项的实践项目进行孵化。学校创新创业基金评审委员会对已立项的创新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包括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中期检查内容包括:学生团队汇报项目完成进度、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计划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结题验收内容包括:学生团队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并择优推荐相关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参加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重大赛事。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流程

3.2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校企、校校、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最大限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源以及国外优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资源投入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中,最大限度发挥各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利用各级创新平台、创业基地和创客中心等众创空间的协同培养机制,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9]。

3.3 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开拓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并加强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大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建设。以本科生“大类招生”为牵引,打通相同专业大类之下的各专业基础型创新实践项目,设立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进一步提高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10-12]。

3.4 开展广泛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加大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指导。同时,积极组织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积极支持各项学科竞赛,最大限度吸纳广大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标志性大赛,扩大各类竞赛覆盖面,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竞赛中得以锻炼。

4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取得的初步成果

4.1 受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实践平台每年高质量完成500 余人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任务,受训学生涵盖了公路学院、汽车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我校学生参加的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竞赛三等奖3 项、省赛特等奖2 项、省赛一等奖3 项、省赛二等奖6 项的良好成绩。

4.2 受训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得以激发

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受训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前景。在实践平台相关教师的指导下自发成立了数控技术社团、航模社团和智能车社团等学生社团。目前这些社团发展势头良好,每个社团的成员均超过100 人。社团成员在实践平台经过相关课程培训,结合自身的创意,制作出了各类科技作品和工艺展品,社团已获得校内外诸多订单。社团成员的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结合学校以及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社团下一步将扩大发展。

4.3 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实践平台指导教师在不断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刻苦钻研和深入学习,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均得以有效锻炼和提升。在连续参加的两届陕西省本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实践平台的指导教师先后获得一等奖5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与此同时,实践平台的一位指导教师获得“西安市首席技师”“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5 结语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各高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基于工程训练中心成立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开展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方便地将学生分层次融入已建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同时,在实践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对受训学生开展项目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社团竞赛大学生
缤纷社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我看竞赛
大学生之歌
创新思维竞赛(3)
K-BOT拼插社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