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0-09-29张杰王伟利

青年时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面临挑战发展机遇高职院校

张杰 王伟利

摘 要:加快高职院校发展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教育改革推进和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方面的挑战。通过明确办学定位、发展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对接企业一线等举措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机遇;面临挑战;发展举措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1]。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加快高职院校发展是解决我国高素质制造业人才缺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加快高职院校发展对于制造业人才培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

(一)我国经济建设转型发展的历史趋势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重要历史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汇期。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建设型人才来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更加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来实现,需要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而这些恰恰是高职院校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二)我国教育改革加快推进的时代命题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重要政策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意见来规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世纪初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发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就有30余份[2]。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空间,给予了扶持,提供了可能。单就生源来说,近几年来各个地方从高中起就实行学生分流,一些地方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生源比例達到1:1的水平。国家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三)我国人口规模稳中有长的现实状况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重要现实机遇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现了爆发性增长,相应的人口红利也为我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劳动力基础。从目前趋势来看,短期内我国人口将持续保持稳中有长的态势。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职教育政策的强力加持下,稳定的人口基数将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注入澎湃的生机和活力。

二、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良师保留难

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好学校核心就在于有一批名家大师。高职院校要加快发展,同样离不开大量博学多才、深耕精研、善教能导的教师队伍。优秀教师队伍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文化层面,几千年传承中对于技艺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手工制造等体力劳动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现实层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科基础、学术氛围、科研基础等方面相对较弱,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在教师的成长发展方面,早期的高职院校由于性质规模等限制,教师在专业上很难取得较大建树、获得较大突破。综合文化观念、现实环境、成长发展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名师难求、良师难留、骨干不足等制约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优生招录难

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倾斜,高职院校的生源规模逐渐扩大。早年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目前看来,虽然生源得到保障,但生源的质量大打折扣。综合各地的学生分流政策来看,上什么高中的唯一依据是中考成绩,也就是文化知识学习能力的高低。考试分数高的上普通高中,考试分数低的只能选择职业高中。这种分流作法,在理念上仍然是把职业教育看作低于普通教育。根据目前趋势来看,短期内想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仍是前景渺茫。

(三)人才培养难

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生源质量,想要在短期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困难重重。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实验条件、实操环境等硬件设施距离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存在差距,在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软件方面亦需要进行大力的提升和改善。我们知道,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劳动力,而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性人才,而这些不是以往技校类的培养模式就能胜任的。要解决人才培养方面的这些诸多难题,快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是困难重重。

三、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定位,聚集重点方向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巨大利好,不论是时代发展带来的人才需要,还是政策调整带来的制度红利,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许多高职院校也开始快速扩张规模,整个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方面增加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扩展专业设置,同时努力争取自己学校的办学层次,中等职业院校积极升格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原来的专科努力升格本科,原来的本科努力争取三本变二本,二本变一本。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表现在极速扩张导致师资、管理、设备、场地等一系列的不配套,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为严重的则是一些学校办学定位不清,为了扩张而扩张,为了挣钱而扩张。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必须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强化特色特长、凝聚专业实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大力发展师资,强固办学根基

建设师资队伍是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根基性工程。没有一支成规模的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研骨干队伍,一个学校的发展必然不能长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要重点引进学科领军型人才。一个专业方向,没有领头羊、排头雁,这个专业发展就容易迷失方向、错失机遇。二是要大力引进新生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任何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三是要注重对教师的使用。要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教师的知识经验、聪明才智。

(三)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核心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院校树立品牌、吸引学生的根本。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管理保障人员共同参与、持续努力,需要严格教风、学风、管风,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解决深层矛盾。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管为主保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益。从教师层面,要主动作为,发挥主导作用。要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从学生层面,要不等不靠,发挥主体功能。要端正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目标;克服懒惰思想,勤奋认真刻苦;博学多思,灵活掌握各种知识;学用结合,提高动手能力。从管理层面,要理清定位,强化服务保障意识。要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督促管理学生学习,维护教学活动秩序;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减轻教师学生负担。

(四)对接企业一线,拓展就业空间

就业问题是衡量一所院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亦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角色定位,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也是保证其人才就业的优势。针对高职院校的特色属性,应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专业是院校与经济发展的紧密接口,专业的设置要有企业的参与[3]。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要对接现代产业结构,支持现代产业结构。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院校就应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强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学生技能,更有利于校企的深度合作,可使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1-19(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0-07-1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杨红荃,李萌仕.从“双一流”视角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价值追求、核心内容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9(7):17-24.

[4]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2014-08-25)[2020-07-1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06020.htm.

猜你喜欢

面临挑战发展机遇高职院校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关于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挑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