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0-09-29李露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应用要点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李露

摘 要: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的明显特征,因此在实施该领域的课改举措中,应当充分突显“六步四结合”模式的重要运用价值。相关院校针对上述的实务类课程在优化实施前期的教学设计时,应当紧密结合建筑工程领域的岗位实践操作,培育院校学生的职业实践素养,运用“六步四结合”的举措来实现该领域的良好课改成效性。

关键词:“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应用要点

“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在设计专业课程中秉持课程目标、学生需求、课程平台、课程项目、课程评价与课程一体化的六个实施步骤,并且做到紧密结合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职业活动属性与课程属性、职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以及职业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目前在建筑工程经济实务的日常课程教学实施中,上述教学模式体现为重要的课改导向价值[1]。在此前提下,学校和教师主要应当明确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中贯穿“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实践要点,探析适合于建筑工程经济实务领域课程转型改革的具体举措思路。

一、“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六步四结合”模式的基本内涵在于紧密结合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职业活动属性与课程属性、职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以及职业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并且,相关教育机构针对实务类的院校实践课程在实施前期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应当确保严格遵循课程目标、学生需求、课程平台、课程项目、课程评价与课程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流程。与原有的院校课程教学思路相比,运用上述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更好的实务教学成效性。这是由于“六步四结合”模式旨在关注院校学生能否达到特定岗位的基本实践能力水准,结合同学们未来即将从事的岗位操作实务需求来优化现有的院校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若要实现院校现阶段的实务教学整体水准提升目标,那么必须做到有序推广上述的全新课程教学思路。具体作为院校教师来讲,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同学们更多关注未来的岗位实践内容,指导同学们将目前所学的课程基础理论融入岗位实务操作,进而收获全新的课程学习体会。在紧密衔接岗位实务的宗旨与思路下,建筑工程经济实务的院校课程体系将会达到更为完整与充实的程度。

二、在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锻炼院校学生自身的岗位实务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以后,将会脱离院校为其提供的日常学习环境,并且尝试融入全新的岗位实务环境。在此阶段中,很多毕业生将无法迅速适应,其根源在于院校毕业生未能充分掌握岗位实务的相关技能。因此目前针对建筑工程经济实务类的重要课程部分来讲,院校教师需要运用渐进性的做法来引导同学们逐步结合岗位实务操作,增强同学们的岗位实操技能。

其次是激发同学们的实务操作热情。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的课堂环节后,应当尝试运用独立思维来进行知识的获取。在六步四结合的全新课改思路下,院校学生构成了独立进行知识探索的主体,因而达到了鼓励同学们独立探索的效果。建筑工程领域的经济实务课程不应当是枯燥的,而是充满实践乐趣,避免同学们感觉到学习建筑工程经济实务实践知识的难度过大,因而失去了自主探索实务操作的热情[2]。在六步四结合模式的全面驱动下,同学们就可以感受到自主进行课堂探索带来的探索乐趣,进而获得独立思考课堂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当能够融入实务课程的氛围,并且充分认识到实务操作能力对于未来就业与从业的重要作用。

最后是加深院校学生对于课程基础理论的感受与理解。六步四结合模式具有增进师生沟通的重要价值,保证了院校教师能做到随时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探索进度,给予同学们必要的知识探索指导。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经济实务课堂上,院校教师应当主动与同学们进行课堂沟通,指导院校学生查找实践操作过程的误区,并且自主纠正实务操作中的误差。经过独立的实务操作探索,学生将会形成针对实务操作环节的深刻印象[3]。

三、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改革中运用“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要点

(一)紧密结合学生日常实践

“六步四结合”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紧密结合院校学生的日常实践体会。多数学生在接触建筑工程经济实务领域的实践课时,通常都会呈现出惧怕与退缩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对同学们的尝试给予热情的鼓励,并且耐心纠正学生的实践操作误差。教师应当向同学们呈现实践操作有关的动态视频,运用直观的场景来吸引院校学生,从而让同学们透彻理解实践操作的基本内涵,创新实践操作的思路。在充满探索兴趣的状态下,学生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经济实务实践,应当能够做到独立探索和自主探索知识,不再局限于依靠教师来被动获得该领域知识。教师对于同学们的自主探索意识应当进行有效的调动与激发。院校学生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有利于同学们独立获得更多的建筑工程经济实务知识,结合日常操作实践来提升同学们自身的实践素养。同时,职业院校学生应当主动尝试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心态,敢于突破既定的实务课程学习思路。在循序渐进的课堂引导下,职业院校学生就可以拥有更好的实务操作专业水準,做到正确分析建筑工程经济实务领域的案例,达到充分理解实务案例的目标。

例如针对“资金等值计算”的重要课程内容在进行讲解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同学们运用正确方式来观察现金流量图和现金流量表,并且指导同学们学会运用正确方式来判断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基础上,师生可以共同尝试将资金等值计算的基础原理运用于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并且计算各种不同类型的资金时间价值。经过以上的课程训练环节,院校学生将会做到透彻理解资金等值计算的内涵及其相关运用领域。

(二)鼓励学生深入思索并且展开自主探讨

六步四结合模式侧重于鼓励同学们自主思索特定领域的实务操作知识,教师在此环节中应当指导同学们进行独立的思索,而不能给予同学们过多的课堂干预。作为实践性的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来讲,建筑工程经济实务教学如果脱离了操作实践,那么将会失去实践教学的价值。因此在实施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堂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实践操作必须被置于首要的地位。教师首先需要构思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然后再去查找实务课程的详细设计资料并且填充各个课程部分,最终整合成为完整的实务课程设计成果。院校学生经过反复的实务操作锻炼,应当能够加深对于实务课程基础原理的体会与理解,训练同学们独立运用实务课程基础原理的能力,提升同学们的岗位实践能力。

例如针对“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在进行课堂讲授之前,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如下的课前导入疑问:“同学们曾经接触过有关工程经济学的学科知识吗?”“建筑工程经济学与普通的经济学基础原理体现为哪些区别?”学生对于以上的课前导入问题经过深入的思索,应当能够联想自身在真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建筑工程经济学基础知识,进而加深了同学们针对上述基础原理的感受与体会,激发同学们深入探索建筑工程经济学的热情。

(三)师生之间展开有序的配合

师生之间在实务操作课上只有做到了有序配合,才能全面突显六步四结合模式的良好运用效果。教师对于勇敢进行实务操作探索的学生应当给予充分的鼓励,并且耐心帮助同学们纠正实务操作环节中的偏差,营造愉悦与友爱的师生互动气氛。院校学生如果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身的真诚鼓励,那么将会激发同学们深入学习实务课程内容的信心。

例如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在进行设备更新评价以及设备折旧价值估算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同学们列举评价工程机械设备更新的各种不同方案,要求同学们经过对比得出以上各类方案运用于评价工程机械更新过程中的可行性与缺陷。经过综合性的方案对比,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设备折旧价值估测的实践内涵,做到运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机械设备的折旧处理环节。

四、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若要体现良好的课改实效,则必须依靠“六步四结合”的全新课程教学模式用于提供现阶段的实务课改支撑。目前,很多院校都已认识到建筑工程經济实务课程与“六步四结合”课改模式实现全面融合的必要性,并且正在探索适合于院校学生未来岗位实践的全新教学思路。具体在推行“六步四结合”的全新课程模式基础上,院校针对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需要做到合理转变原有的课程实施思路,不断致力于院校学生岗位实践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小强,梁利亭.基于“六步四结合”的ASP.NET项目开发课程改革与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1):35-38.

[2]申燕飞.建筑工程经济实务课程“六步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教),2017(12):68-70.

[3]侯枫.基于“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60-63.

猜你喜欢

应用要点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