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的构建及成效

2020-09-29王勇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工科校园文化

王勇杰

(广东工业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设计、美术)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 世纪末,针对工科人才培养中由于知识结构单一、艺术素质欠缺而影响创新思维培植等问题开展了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1996〕5 号),我校于1996 年11 月成立了艺术教研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和通识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研究、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等,拉开了我校以公共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帷幕,逐步构建起“多元驱动”[1]“五位一体”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探索了“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回答了工科公共艺术如何施教,如何支撑工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如何推动文化校园建设助力新工科发展的问题。历经20 余年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和成效。先后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艺术创作、学生艺术表演等方面获教育部、文化部、文学界联合会、教育厅等奖励100 余项。2010年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5 年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全国唯一一所“985”和“211”之外的地方院校),2017 年的“春·夏·秋·冬”项目获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校园文化艺术品牌金奖(广东省唯一)。国内多所高校专程前来考察,央视、东方卫视、南方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广州日报、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等都进行了报道。自1996 年起,我校已开设公共艺术课程130 余门,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获国家艺术学领域科研立项4 项、省部级立项10 余项,获全国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工科公共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建设立项,发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科研论文100 余篇,出版艺术教育类著作近20 部,艺术创作(合唱、舞蹈、器乐、话剧、书法)20 余件。在以艺术科学家和文明思考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也造就了一批科学艺术家,工科生跨界考取国内外音乐、书法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10 余人,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幕式主题歌《挑战,在路上》即由我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创作。学生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戏剧团、古琴社等成员,均非艺术专业学生,也非艺术特招生,在综合测评、专业考研、创新创业方面表现优异。

1 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的思考

没有理论研究的工科公共艺术教育是缺乏方向的,没有学术支撑的工科公共艺术教育无异于低水平上的重复。20 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开创性地提出:艺术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审美心理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文明进程[2];社会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现代化,只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制度、教学条件与手段,才能加速对人的现代化培养[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凝练我校课堂教学、艺术团队、校园文化、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为:①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实现能力之变通;②共筑育人环境、推动文化校园建设,而非纯粹的艺术化和单一的泛娱乐化行为,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文化责任[4];③以课堂建设为生命线、课外活动为重头戏,实现课堂与课外的互补,以艺术化手段实现大学精神的有效传播和大学优秀文化创新,推动校园文化有序健康发展[5];④科学技术艺术化、艺术科学技术化[2],实现文理交融;⑤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多维度施教,实现全时空育人。这些理念为我校工科公共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我校出台工科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可行性方案、措施、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2 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构建

系统思维、创新设计和实践等是工程人才必备的工程素质[6]。单一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及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指向,同样不是工科公共艺术教育的最佳方式和目标追求。紧紧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包括工科实验内涵的探索、验证,且富有本校特点特色的跨界艺术课程及多维教学方式等在内的综合育人体系,是追求成绩更是追求成效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实践的前提条件。自1996 年起,逐步有序构建了由课程教学、艺术团队、校园文化、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在线学习)等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见图1)。

图1 “五位一体”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

“五位一体”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实践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文明思考的工程师及艺术科学家,促进大学生在其人生的成长中,在其进行成果研发、成果使用及其终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考。

2.1 利用跨界思维,设计工科公共艺术课程

课堂教学设置“鉴赏、史论、技能、实践”四大类近130 余门艺术课程,包括:音乐鉴赏、合唱、乐理、管乐演奏、民乐演奏、古琴演奏、美学、形体塑造、民族舞蹈、拉丁舞、影视鉴赏、影视剪辑、素描、戏剧、书法、艺术科技史、语言艺术等,旨在进行学科跨界学习、文化穿越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用艺术表现世界的方法,并借鉴艺术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多一份批判性思考。

强调教学过程中基于知识之上的感之悟之远胜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即要强调基于知识、技能之上的顿悟(思维方式层面)和感悟(精神思想层面),“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精神品格的塑造”[7]及其深邃目光的培植。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技能掌握和艺术表现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吸纳。让学生体会那种学习在艺术之里思考在艺术之外的大跨度联想的感觉。图2 为合唱过程中的跨界联觉系统。

图2 为合唱过程中的跨界联觉系统

将图示中的A 圈“合唱”与B、C、D 圈进行整体比较后发现,距A 圈越远,其关系仿佛也越远。但按箭头所示,从A 圈“合唱”分别向外延伸又会发现,所有内容都与A 圈“合唱”的关系密不可分,“合唱”就是一个源头或母体。照此推理,D、C、B 圈的内容,都是A 圈基因的延续及其内涵的拓展。这表明,在合唱过程中,“通过有声和无声状态下的音乐听觉,包括音乐内心听觉,音乐活动中内心对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织体、风格等一系列要素的想象和思维活动”[8],实现学科之间的穿越和文化之间的跨界,让包括指挥、演唱、欣赏者在内的参与者都能体验各自的“跨界”,在艺术的“虚拟”世界里模拟仿真。体验从力度、速度控制到有分寸掌握,实现适度之美;从情感投入到高度集中,实现从凝聚力到向心力的转变;从倾听分享到服从尊重,实现包容与协作;从个性、共性到和谐统一,实现“生物链”的完美衔接;从学习再现到表现,实现从自我表现到超越自我;从感情体验到理解认识,实现哲理性的思考[9]。这就是基于知识之上的感之悟之的最好体现。

2.2 推进实验教学,实现育人方式的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人的独立性、自立性,意味着创新教育的实践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艺术的实验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特质,通过对艺术表现的世界方法的借鉴(欣赏、表演、创作、制作等),培植想象力,使工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中有所顿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实验教学也是创新思维的孵化工厂,借助艺术创作来体验创造世界的过程,进而实现变通能力的提升。将工科思维的实验教学理念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旨在实践科学技术艺术化、艺术科学技术化,实现艺术审美与科学审美的融合,推动工科公共艺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新工科”创新人才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设艺术实验室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工科公共艺术的实验教学需求。如建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合唱、管乐、民乐、舞蹈、话剧、书法、古琴、数码钢琴、录音、虚拟演播等实验室,开展贴近校园、靠近学生、富于创意的艺术创作,从田园调查开始,包括一、二度创作,既有体现学校先进人物事迹的作品,也有体现教学、科研成果的作品。当然,这其中学校特点特色以及地域性文化元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以求实验教学“接地气”。

2.3 定位文化责任,建设工科大学生艺术团

非艺术专业、非艺术特招生的工科大学生艺术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验、实习、实践的基地,是大学优秀文化传播、创新的载体,是综合教学改革的实验平台。它以为学生、学校、社会服务为宗旨,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也不是泛娱乐化行为,而是大学优秀文化传播与继承的代言者和创新者,以期与其他方面共筑育人环境。因此,对工科大学生艺术团本体文化生态内涵的考量成为建设的关键:①不要求艺术专业性,但要求表演质量的专业性;②不要求填补艺术技能上的空白,但要求变为艺术创作的能手;③在遵守学校管理的常规性制度的同时,还需兼顾艺术团运作的学科特性;④既要考虑艺术团管理的分散性,还要服从其活动的整体性;⑤既要考虑艺术团展演任务的突发性与排练的突击性,还要协调艺术团成员专业学习的固定性[4]。掌控了这些工科大学生艺术团本体文化生态的特质,就掌控了其运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2.4 贯穿多维度教育,创立校园文化品牌

依托教育教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艺术教育的有效延伸,充实文化校园内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突出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开展上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引领一些领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践行讲台与舞台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艺术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多个环节,实现全校视野下多部门协同创新,做到校园相关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整体性、统一性、计划性、专业性、针对性,既能保障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品质,提升学生审美品味,又能净化活动环境,有序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的展示,不仅是获得荣誉的方式,更是拓宽学生视野、培植文化情趣的举措。通过品牌建设的持续实践,逐步形成了大学校园中高品位亮丽的文化风景或文化现象。我校2012 年(始于2000 年的“文化周末”)全面推进的校园文化系列艺术品牌建设项目“春·夏·秋·冬”如图3 所示。

图3 校园文化系列艺术品牌建设项目“春·夏·秋·冬”

2.5 在线学习,跨时空育人

加强信息化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使全时空自主学习成为现实。2005 年以来,逐步推进了“音响资源共享平台”“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等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新途径,满足了学习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跨时空育人。

3 工科院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通过“五位一体”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的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教育形态:

(1)融入式教学。强化文理交融,将工科思维的探索、验证等实验教学理念,融入工科公共艺术“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中,推进科学技术艺术化、艺术科学技术化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度。

(2)嵌入式教育。将工科公共艺术教育“五位一体”的创新育人体系,嵌入工科人才培养的整体视域,充实教育的内涵,实践“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的“新工科”创新人才的跨学科培养。

(3)全时空育人。依托校园系列文化艺术品牌建设及国内外艺术交流、展演、在线教学等,拓展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将育人理念尽可能贯穿校园内外的所有环节,与学校的整体教育无缝对接,助力“新工科”建设,实现全时空育人。

(4)多元式组合。利用多维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追求教育的有效性。将三尺讲台与文艺舞台相结合,将实验教学与艺术表现相结合,将艺术创作与比赛展演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将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建设相结合,将水平测试与能力变通相结合,将实验成绩与社会成效相结合。

(5)一站式参与。在合唱、管乐、民乐、舞蹈、戏剧、影视、数码钢琴、古琴、录音、虚拟演播等实验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俱乐部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一度、二度创作,如采风、编曲、配器、编舞、编导、表演、拍摄、制作等,实现非艺术专业、非艺术特招生的工科艺术团队建设的专业性成效。

(6)小学堂大社会。知识技能是有形的,但知识的内化和效果是无形的,改变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讲台与舞台相契合、艺术创作与专业学习相融合、校企联合与社会服务相吻合、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相切合以及知识积累与思维方式和能力变通相适合等,实现仿真模拟与现实的对接,使教与学更接地气,实现教学模式由“学习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实现培养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实际能力训练型的转变[7]。

4 挑战在路上,创新在脚下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10]。尽管我们在工科公共艺术教育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秉承继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思想,从未停下思考的脚步。有品、有味、有情、有趣、有用、有意是课程教学的初心,聆听艺术心语、感悟人文情怀、借鉴跨界思维是艺术教育的使命,欣赏、体悟、创新是工科公共艺术教育的永恒。

人有两大心智,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代表了科学,感性代表了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11]。但是,理性要有感性的气质,感性要有理性的支撑。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也是引领学生思想方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回归教育本质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12]。让学生置身于文化艺术中去体验、去感悟,在艺术素养的积累中提升审美品位,在拓展思维空间中培植创新精神,在人文关怀的浸润中成长、成才,这就是艺术教育的归宿,也是美育的真谛,更是素质教育的必须。我校“五位一体”的工科公共艺术创新育人体系,旨在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探索“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的工科育人模式,实践艺术审美与科学审美的融合,提升“新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实现培养艺术科学家和文明思考工程师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工科校园文化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