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科学保教 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2020-09-27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验区幼小公办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跨越了两个学习生活阶段,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过渡,此时幼儿身上既保留了幼儿期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一些学龄期的特征,它们之间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非常重要。为此,清徐县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组,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精神,本着“立足儿童,游戏教学,家园协同,双向衔接”的理念,将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8月4日,本刊记者前往清徐,就当地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幼小衔接工作情况,实地采访了清徐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郑建强。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清徐县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吗?

郑建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全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清徐县共有幼儿园119所,在园幼儿11073人,教职工1313人,其中公办教师163名。2018年清徐县成为省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实验区,根据省、市安排部署,清徐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出台了《清徐县人民政府“推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保教质量”试点实验区实施方案》,成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实验区中心教研组,以去“小学化”为突破口,设立16所“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改革实验园,选派16名公办教师担任园长,并由清源、东湖和宏乐三所县直示范幼儿园牵头,成立3个帮扶联盟,辐射全县所有幼儿园。改革实验开展以来,教师和家长都切身体会到了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目前,改革实验园已发展到44所,全县公办园领办分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管理,教办园指导家长帮助孩子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经验和做法,已成为“标杆”在太原市各县(市、区)推广,为更多的普惠性幼儿园提供了如何规范办园,如何提高专业品质的好思路、好方法。

记者:清徐县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制定了“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的试点实验区实施方案呢?作为山西省学前教育试点实验区,具体又开展了哪些工作?

郑建强: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力争通过改革实验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实验区建设任务,我们通过前期调研、考察,发现我县学前教育资源薄弱,经费短缺,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存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仅流于形式。为实施科学保教,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形成教师、家长、社会全方位科学育儿的价值观,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我们清徐县教育科技局制定了《“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试点实验区实施方案》。

我县作为山西省学前教育试点实验区,首先堅持政府主导,以《清徐县人民政府“推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保教质量”试点实验区实施方案》为政策引领,寻求“城乡一体化教育”和“去小学化”的实施策略,提出了以“游戏活动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清徐县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梳理汇编了《农村幼儿园“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指导手册和评估细则(试行)》,将“游戏活动去小学化”作为切入点,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同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明确思路,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工作。其次,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34所幼儿园的新、改、扩建工作,并加大设备购置力度,为幼儿活动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去年投资40万元为9所农村园购置了厨房设备,投资22.81万元为全县700余名教职工开展专项培训,投资20万元引进了家园共育体系,投资37.72万元为4所新、改、扩建幼儿园购置了桌椅书柜等设施。为推进“户外游戏化”进程,我县引进户外体适能器材和课程,并进行培训指导,从区域的规划、户外的设置、材料的投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园均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努力打造园所特色。另外,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为转变家长观念,我们成立了清徐县去“小学化”巡讲团,组织专家、教师定期赴农村举行讲座及现场答疑,清源、东湖、宏乐三所集团幼儿园还会定期组织联盟大教研活动,使园区教师在专业理念、实操方法等方面也能获得不同层次的提升。

记者: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推进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郑建强:在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中,我们确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小衔接认识不够,让孩子提前上培训班学习小学内容,这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浮躁心理,促使了社会上幼小衔接“小学化”倾向的加重。还有一些家长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有些幼儿园为了留住生源,迎合家长需求,开设国学、英语等课程,教授幼儿短期见效快、易于表现的知识技能,而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

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是加强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做到张弛有度,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积极自主性,坚决抑制民办幼儿园、培训机构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同时不断探索、完善幼小衔接方面的教育规划和政策体系,以保障办学方向的科学性,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优质开展。二是通过引导,使各幼儿园、小学都能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注重对幼儿适应能力、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入学向往,最大限度地避免幼小衔接出现断层。三是改变家长观念的局限性,构建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联动机制。加强对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引导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交流,鼓励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教研等方面相互探讨,共同为幼儿搭建入学缓坡,帮助他们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

记者:清徐县对今后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有哪些部署和措施?

郑建强:按照清徐县“十四五”规划,适龄幼儿入园率将达9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达6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95%。因此,在之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公办园的主体地位,鼓励公办园扩办分园,成立学前教育集团。对新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执行前期多部门约定,将其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大乡镇中心园的改造建设,争取完成每个学区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规模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

目前清徐县幼儿园仍存在公办教师不足的问题,未来我们也将积极采取“核定编制”等方式及时补充公办教师队伍,同时努力提高幼儿园临聘教师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保障园所提档发展,满足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此外,我们也会继续积极推进“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改革的深入开展,扩大改革实验辐射面,由现在的44所改革实验园逐步扩展到全县幼儿园,在教师专业成长、游戏环境创设和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等方面出实招,见成效,转变家长观念,杜绝“小学化”倾向,使我县学前教育能有更优质的发展。

后记:近年来,清徐县在学前教育改革快速、优质发展的大潮下,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学前教育发展布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府主导,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同下一盘棋”的做法,有效推进了“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改革,通过幼儿园、小学、家庭的三方联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探寻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推进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郑建强,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任煤矿技术员,1997年4月任清徐县劳动局副局长,2002年2月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2011年5月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2015年11月任清徐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实验区幼小公办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苦恼的“幼小衔接”
神数据
甜蜜欢颜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