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2020-09-27魏天达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文科红色文化

魏天达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是当下高校面临的教育课题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依托,将专业学习、思政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新途径。高校要构建务实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探索文科管理的新方法;将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与实际需求结合,打通大学文科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的联结通道;将红色文化育人和专业教育结合,实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红色文化;红旅大赛

“新文科”建设是当下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改革任务。[1]所谓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2]同时,新文科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3]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自然应该成为新文科建设所关注的主要内容。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下简称红旅大赛)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文化育人的一种实践。红旅大赛由(原)国家旅游局指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九届,累计参赛人数近两万人,引领了国内专业与思政融合培养模式,是高校近年来在红色思政教育、旅游专业教育成果的有力彰显[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注重通过比赛将红色文化育人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实现了人才的融通培养,是“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一个值得借鉴研究案例。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现状及挑战

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中,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较有成效。[5]但从总体上看,一些高校在红色育人方面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还有距离,没有实现真正的融通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红色文化育人教育方法上较为单一。一些高校只有思想理论的灌输,缺少有创新的实践,而“新文科”建设恰恰高度重视“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创新,课程设置及教学手段要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在社会服务方面要顺应国家、社会需求,呼应当下时代声音。

2.高校红色育人的主体范围相对较小,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一些高校将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主体仅仅集中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没有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更没有将其纳入“新文科”融通培养的体系中。同时,高校教师本身的红色文化素养也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也有待加强。

3.全国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呈现出了明显地域差异。由于全国各个高校的重视程度、方法和所在地域不同,能够获取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有所差异,大多数学校只能开发和利用自己所在地或者临近省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导致红色文化育人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况。

以上种种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新文科”建设的红色育人方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积极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

2011年以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红旅大赛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育人路径,通过红色思想培育、红色旅游课程、红色文化活动,形成了政产学研一体、校内校外一体、党内党外一体、国内国外一体的“四位一体”的育人路径,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旅的效果。

1.政产学研一体,探索文科管理的新方法。有学者认为,在高校文科管理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模糊学科界限,建设跨学科平台,扶持特色、优势学科。[6]红旅大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主抓,校级领导参与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顶层设计,指导落实学校党委对“红旅大赛”的部署,从顶层设计上将红旅大赛和旅游相关专业融合,依托大赛建立了融合旅游、外语、思政的跨学科平台,将红色旅游纳入全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依托旅游科学学院建设“红色旅游”专业思政课,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该门课程被新增为旅游管理类专业必修课。

2.校内校外一体,将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新文科”建设特别强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特别需要学校管理者建立平台,打通大学文科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的联接通道。红旅大赛特别重视和红色资源地区实际需求的结合,持续推动红色旅游、“红旅大赛”成果的转化和使用,将铸魂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并助力举办地的红色旅游发展。

3.党内党外一体,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7]。红旅大赛一直注重对党内外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和非党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到比赛中,共同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以第七届红旅大赛为例,在赛前主办方特别组织了一课、一展和一演的活动,组织所有决赛师生听一次党课、参观一场红色历史展览、观赏一场红色经典演出。

4.国内国外一体,引领境内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旅大赛不仅影响了境内的学生,而且还主动邀请境外学生参赛,积极拓展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以第九届红旅大赛为例,境外的参赛队伍就达到了20支。其中,视频类获奖队伍中包含一组来自菲律宾的外籍学生团队。在决赛现场,中国台湾学生表示:“金寨的红色文化和景色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好。”

红旅大赛的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红旅大赛以“红色向导,传承基因,不忘初心,面向未来”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高校的学生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设计创意产品、旅游路线、创意视频作品。通过探索与发掘红色资源的过程,实现专业教育、革命精神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2019年的红旅大赛全国共计有236所高校630支参赛队,涵盖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与地区,参赛规模和水平在我国高校举办的类似赛事活动中首屈一指,已成为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品项目。[8] 红旅大赛在“新文科”建设和红色文化育人方面进行的大胆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

1.红旅大赛紧扣时代脉搏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大赛坚持价值观导向,每年比赛主题紧密结合时事,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社会大事,引领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大赛不仅成为全国高校品牌性活动,而且也成为了一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红旅大赛调动了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了“新文科”要求的学科实践性。

2.红旅大赛契合专业学习促进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融合。在比赛过程中,强调学生视角、学生体验、学生创作、学生传播。由于红色旅游项目的指向性,参赛代表队的教师和学生,在教案或参赛作品的准备时,必知必读中国革命史,了解熟悉革命先辈风范,学习英雄模范的事迹,这样所有大赛的组织者、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以第三届大赛为例,80%的参赛学生在比赛之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520名参赛的入党积极分子就参赛过程向党组织递交了思想汇报。

3.红旅大赛让全国高校学生能共享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大赛通过资源共享和学生的深入实践,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地区间的红色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学生们深入福建、贵州、山西、江西、安徽等地红色景区、革命老区、贫困乡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亲身体验、观察、思考,不仅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提出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作品方案,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自觉完成了一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历史的深入学习。以第九届红旅大赛为例,参赛团队前往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过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通过走访和田野调查切身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以来大湾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

本文系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翔宇”赴外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5):159-163.

[2]冯果.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 (10) : 32-36.

[3][6]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2):75-83.

[4][8]曲茹,于珊珊,马宪超.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在安徽金寨举办[EB/OL].(2019-11-05)[2020-07-13]. http://www.ctnews.com.cn/art/2019/11/5/art_116_54907.html.

[5]王裔君.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68-69.

[7] 花芮雪.讓人才活力在新时代竞相迸发[EB/OL].(2018-06-14)[2020-07-1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14/c40531-30059467.html.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新文科红色文化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