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高职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2020-09-27曾平莉金小平

广州化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化妆品办学协同

曾平莉,王 东, 金小平, 叶 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1 化妆品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期。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宏观政策的指引和行业发展的驱动下,不断增设化妆品技术新专业。据统计,近三年全国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数量激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就每所高职院校个体面临的实际情况而言,化妆品技术专业建设缺乏系统思考,专业招生规模偏小、师资与软硬件教学资源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等问题突出,致使该专业办学水平整体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完成,才能真正实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但目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办学”等主要合作形式缺乏深度互动和共赢的长效机制。

2 “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是指基于集成各种先进办学理念、多主体紧密合作、融合各种有效资源、多主体共享成果的价值准则,在此基础上谋求创新,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业企业需求,提高办学能力、办学效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思想观念[1]。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协同创新是新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或应用型大学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以“协同创新”引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协同”指的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机构等多主体协同,高职院校是“协同”的中心;第二方面,“协同”的目的是整合并有机融合各方优势资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第三方面,“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办学效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第四方面,“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是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机构等各方的紧密合作。

3 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高职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特色专业首先要满足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并优于同类院校的专业[3]。目前化妆品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鲜明特色,专业建设大多雷同,没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定位不够清晰,学生的定位,专业服务对象的定位都不够准确。专业建设的转变迫切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以及科学的思想对其进行引领,在专便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更加贴合学生、社会的化妆品专业,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也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赋予了新内涵。高职院校集成“协同创新”的先进理念,作为“协同中心”紧密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及政策咨询服务机构等开展深度“协同”,紧密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有机融合并最大限度利用各方优势资源, 以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思维, 更加注重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4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4.1 化妆品技术专业建设“6+1”特色模式构建

图1 “6+1” 协同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6+1” collaborativ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mode

化妆品技术专业建设“6+1”特色模式,是指在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引领,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逐步建立起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政策咨询服务机构、兄弟院校之间深度“协同”的运行模式[4](见图1)。化妆品技术专业建设“6+1”特色模式建立, 是“产、学、研、用”思想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和利用化妆品行业的新技术、人才、硬件资源以及市场优势,形成多个单位团队的合作、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及各种技术的集成的立体辐射合作式专业建设模式;在这一模式框架内,高职院校与6 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化妆品行业政策法规、配方研发、生产经营、质量检测与控制等环节紧密结合,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现代化改革,加强学校专任教师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机制,最终期望解决高职院校的化妆品技术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能与就业市场需求无缝衔接。化妆品技术专业“6+1”特色模式的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与各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促进各协同主体与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4.2 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化妆品技术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协同创新”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对于高职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来说,首先应该要求专业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质、管理素质,除此以外,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与提升:一是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须具有敏锐的化妆品市场意识,根据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所产生专业技术需求变化、人才需求变化以及服务方式变化,及时进行专业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调整;二是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凭借专业能力与各协同主体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进行各协同主体之间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与共建关系,这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三是专业负责人或带头人须具有专业品牌管理与传播意识,不仅要具有专业品牌管理规划,带领专业团队踏实进行专业建设;还必须做好专业的传播规划,及时总结专业建设成果和特色优势,并寻找合适的途径进行专业宣传,获得良好的社会认可度,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途径,为专业的“协同创新”发展真正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提高化妆品技术专业由本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非常重要。校内专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专业各项教学任务、实现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行业企业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市场、企业的需求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加强职业规范的学习。一方面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强化追踪化妆品产业发展的意识,多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紧跟化妆品行业发展的节奏,提高科研服务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在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方面不断提升,以促进化妆品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化妆品技术专业的特色发展。

4.3 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妆品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是实现化妆品技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课程体系的设计的总体思路为:课程体系与国家专业标准对照;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大典对照;课程体系与行业及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根据对各协同主体的调研分析工作任务领域,进一步对个工作任务领域细化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具体细化“德、规、技”的人才培养规格;让课程体系支撑职业能力,结合化妆品技术专业特点和相应职业岗位(群)要求,对照国家专业标准,对接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具体细化素质目标、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力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证书。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化妆品行业和企业文化,真正凸显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色。

4.4 以“协同创新”理念加强妆品技术专业特色实践资源建设

以“协同创新”理念加强妆品技术专业特色实践资源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即高职院校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政策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集教学功能、培训功能、生产功能、科研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化妆品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加强与各协同主体紧密联系,以化妆品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技能训练为基础,组建了与企业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实践教学和实习需求。还需进一步与其他协同主体深度沟通,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5],加强实践资源平台建设,让实践资源平台不仅限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场所,也能成为各协同主体开展科学研究与试验、进行职工培训、承接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及社会其他培训任务的场所和基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以“训”促“教”,以“教”促“训”,真正做到各主体“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特色发展。

4.5 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妆品技术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在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建设中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职业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是互为支撑、互惠互利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与地方经济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优势,首先注重专业自身的实践应用研究,充分发挥专业的应用性特点, 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方面成果转化;其次,要注重选择适合的社会服务范围和任务,形成专业独特的社会服务方式,服务于地方经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化妆品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成人学历教育,与政府部门合作参与国家化妆品法律法规制定、参与浙江省化妆品安全消费示范创建的第三方评价工作,参与浙江省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检查、参与企业标准制定等活动都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结 语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指标,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具有先进的理念以及科学的思想的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培养具有鲜明特色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以及社会的化妆品专业和学生。以“协同创新”理念引领高职化妆品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的新方向和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化妆品办学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