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QC方法缩短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

2020-09-27郭素杰张宾王志成王灿丹婷赵伟峰李佳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9期
关键词:单井关联模板

郭素杰,张宾,王志成,王灿丹婷,赵伟峰,李佳阳

1.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录井分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2)

2.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安全环保处(天津 300451)

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勘探事业部(河北 任丘 062552)

4.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第一采油厂(河北 任丘 062552)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0)

录井单井解释是通过分析岩心、岩屑及各项分析化验资料,根据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原油性质特征,将地层划分为若干单层,并对储层流体性质做出评价的过程。而解释的结论对下步完井方式及试油选层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单井解释的时长也对下步工序的及时性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勘探开发提速增效的成果[1]。

1 单井解释时间现状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7年共解释开发井266口,占总井数的83.1%。建设方要求开发井解释时间为4 h,统计2017年1月—12月解释时间数据,开发井平均单解释时间为5.4 h,最多的一个月平均用时7.2 h。根据公司《录井工程技术服务质量考核细则》中的要求,油气层解释评价的及时率100%,要满足公司要求,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应由5.4 h缩短到4 h。

2 目标可行性分析

按照指令性目标课题的要求需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小组成员从月份、解释区域、解释小组、解释步骤4个方面进行了分层,不同月份及解释区域解释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解释小组之间解释时长的差异较大。制作解释成果表占整个解释耗时的66.7%,是影响单井解释时间的关键问题,如果该流程的耗时能降到2 h以下,则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可以降至3.8 h,能够满足公司要求(图1)。

图1 开发井单井解释耗时统计柱状图

3 原因分析

通过对目标可行性分析,找出了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长的症结是制作解释成果表时长超出要求,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这一个问题的相关因素从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进行分析[2],并绘制了原因分析关联图,共有8条末端因素(图2)。

图2 原因分析关联图

为了从末端因素中找出真正影响制作解释成果表时长的原因,小组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1),并按计划进行确认[3]。

通过确认,末端因素中培训不到位、人员经验少、电脑软硬件及数据格式、数据分类统计方式为非要因;而解释成果表模板不符合要求及数据提取方式不合理2条为要因,在此仅对要因的确认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3.1 解释成果表模板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的解释成果表模板生成的成果表,不需要再进行手动调整,小组成员对现有模板与Q/SY 128—2015《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规范》标准要求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现有模板不符合要求(表2)。

为确定解释成果表模板对制表时间的影响,组织8名小组成员测试手工调试成果表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人工调试表格时间在1~2 h之间,平均1.34 h,占目标制作成果表时间2h的67%,因此为要因。

3.2 数据提取方式不合格

为落实数据提取方式对制作解释成果表时长的影响,小组成员3人现场进行了3口井的数据提取测试。通过测试发现数据提取时间超过30 min,最高达到了67 min,按照可行性分析中制件解释成果表的时间降到2 h以下,则数据提取时间占到了制表时间的55.8%,大且准确率<100%,不符合要求,因此为要因。

表1 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2 现有模板与标准对比表

4 制定对策

为了完成预定目标,缩短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小组成员对确定的每一条要因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根据要因制定对策,对每条对策进行综合评价。从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4],并制定了对策评价选择表。最终针对要因1确定了重新编制模版的对策,而针对要因2确定了建立数据库关联、自动提取数据的对策(表3)。

针对要因1进行了模版主要数据模块分析,通过模块分析实现数据表与表对应、字段与字段管理,建立映射关系,确定37个单元隶属关系。并按照模块划分对照标准要求对模版模式重新进行了定义。两项措施实施完成后小组成员对重新编制的模板进行了调查,新模板符合要求。为确定新编制解释成果表模板使用效果,组织小组8名成员测试成果表生成时间。成果表生成时间由平均1.34 h降至0.17 h,按解释成果表制作时长2 h计算,占比仅为8.5%,分目标完成。

针对要因2首先建立数据库与成果表关联模型及提取规则。为了确保数据在30 min内提取完成,小组采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简称PDPC法)对数据提取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采用了A0→A1→C2→D3→D4→D5→C5→Z最佳方案(时间最短)顺利完成(图3)。还建立了数据库匹配链接,根据数据关联模型小组成员对数据进行逐项整理,关联单元数据库22个,关联字段293个,测试导入数据300万条。为验证通过建立数据库关联,实现成果表数据的自动提取的效果,小组成员3人现场进行了3口井的数据提取测试,数据提取时间仅15 min,降到了30 min以下,按照可行性分析中制作解释成果表的时间降到2 h以下,则数据提取时间占到了制表时间的12.5%,且准确率100%,分目标完成。

表3 对策表

图3 “数据库关联”过程决策程序图

5 应用效果

措施完成后,对2018年6—10月开发井解释时长进行了统计分析[5],共解释175口井,平均解释时长2.8 h,最快2.3 h,最慢3.7 h。

活动后制作成果表耗时大幅下降,由3.6 h下降至0.9 h,占解释时间由66.7%下降至32.1%。

本次活动小组成员3人投入约10个工作日,按每人每年人工成本20万、工作1 920 h计算,则产生人员费20/1 920×10×8×3=2.5万元。2018年6—10月共解释175口井,平均每口井解释时间减少2.6 h,共节约时间456 h,按每人每年人工成本20万,工作1 920 h计算,则可节约人工成本20/1 920×456≈4.75万元。通过本次QC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25万元。

6 结束语

在本次PDCA循环中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使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大大降低,且通过QC活动小组成员对头脑风暴法要遵循的“自由畅想、避免批评、多多益善、互相融合”的原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6],提高了小组成员用折线图、排列图、关联图、柱状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等质量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升了自我技能[7]。通过此QC课题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了建设方时效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渤海钻探钻井提速及开发节奏加快发挥了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单井关联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