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探析

2020-09-26周悦

时代人物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毛泽东革命

周悦

关键词:毛泽东;革命“两步走”;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关于革命道路何去何从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党带领人民的革命也曾走过弯路,错误的革命道路选择不仅会使革命走向失败,更有可能葬送革命事业。毛泽东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深刻剖析了中国革命运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最终走向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国内不少学者对毛泽东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读,但时间较为久远,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浅谈对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解。

一、党内流传的错误思想

(一)“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内涵。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二次革命论”者主张中国革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民主革命胜利后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待经过一段时期的过渡后再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变革。因为陈独秀认为社会组织的进化经历了渔猎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的历程,所以中国革命也应顺应发展规律严格遵循这一社会进化历程,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不能马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两次革命间应存在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过渡阶段。

“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所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二次革命论”者对列宁的革命理论做了向右的发展,在紧密联系的两个革命中穿插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发展階段,其实质是一种错误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只看到了自身的弱小,过度的强调“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设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认为反帝反封必须依靠资产阶级的领导,只有资产阶级才有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和资格,预备将政权拱手让人。

“二次革命论”的可行性剖析。但“二次革命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理论上而言,一是帝国主义的不允许,列强侵略中国目的是为了瓜分和统治中国以获取更多利益,是以他们百般阻扰不希望中国摆脱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共产国际的不准许,他们援助中国的目的是希望中国摆脱列强的侵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坚决不会容许中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此外,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使他们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无法承担革命领导重任,不能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也就得不到人民的信赖与拥戴,广大人民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

事实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二次革命论”者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放弃了国共一合中革命的领导权选择了党内合作的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革命成果但代表阶级不同的两党观念不同,对待革命态度也不同。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坚持推翻一切压迫革命到底,但资产阶级国民党的软弱妥协性使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与“帝国主义”达成和平妥协。国民大革命后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调转枪头企图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扼杀于摇篮之中以维护巩固自己的政权。不少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被残忍的杀害,革命最终也走向了失败,事实证明资产阶级专政在中国是不可行的,正确的革命道路选择是将性质不同的两次革命紧密联系起来。

(二)“一次革命论”

“一次革命论”内涵。国共一合失败后由于对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长期不满以及对国民党疯狂捕杀共产党员与无辜群众产生的愤恨使得党内出现了瞿秋白、王明等推崇“一次革命论”的“左”倾主义者,声称要“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他们认为资产阶级也是必须消灭的敌人推翻帝国主义和消灭资产阶级应同时并举,企图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叠加通过一次革命而同时完成,革命成功后在中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次革命论”的错误所在。“一次革命论”有其合理之处它坚持政权要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但过于激进无视了两个革命之间的界限主观的放大了两者间的联系,将两个革命任务叠加在一起妄想直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一种错误的空想主义。事实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全然不同的革命,将他们混为一体是不切实际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无法一步登天,需要循序渐进先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其扫清障碍、夯实基础方可成功。

“一次革命论”的可行性剖析。“一次革命论”在中国也是不可行的。当时中国社会阶层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其中人数较多的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面对强大的列强和封建势力想要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只依靠新生的无产阶级自身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拉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方可完成。且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后者也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也是可以拉拢团结的力量,将其混为一谈,一棍子打死是不合适的。

在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者坚持斗争一切、否定联合的错误指导下,中共实行了许多极为激进的政策,由于否定中间势力的存在,使得革命势力被孤立;由于坚持错误的城市中心论,使得党在白区的组织几乎全军覆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又使得红区革命根据地损失90%、红军和共产党员的人数锐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红军被迫走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必须分阶段、分步骤的来完成,不能急于求成。

(三)党内错误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党内曾出现的“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等错误思想其实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分阶段论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主张“二次革命论”的右倾主义者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在革命中间插入了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其实质是停止革命;主张“一次革命论”的“左”倾主义者则是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分阶段论,操之过急,没有区分对待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二次革命论”者与“一次革命论”者教条般的对待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待问题,没有与中国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因此提出的观点都是僵化的、片面的、不可行的,不仅无法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反而还可能葬送革命事业。

二、毛泽东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形成过程

(一)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固然资产阶级可以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起推翻封建势力却绝不会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变革社会,但无产阶级的任务是要推翻一切统治和压迫,必须革命到底直到执掌政权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目的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因此在幫助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之后要坚持不断革命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直到推翻所有压迫。

列宁革命分阶段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但又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做了发展明确指出俄国革命要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且两个革命是先后递进关系;该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列宁又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也应如此。1922年在远东各国共产党及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即根据列宁这一理论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应先进行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待革命成功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早期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代表中共参与大会的张国焘在回国后,将该思想对中共中央进行了汇报。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会上剖析了国内外形势,依据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明中国革命应分为两步。

(二)现实依据

中国国情。自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展开殖民侵略使中国从一个封建独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半殖半封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有两大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是以我们首当其冲的革命任务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改变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其后的革命任务则是使革命进一步向前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革命形势与教训。不管是“二次革命论”还是“一次革命论”指导下的革命最终都走向了失败,说明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但其中的经验教训依旧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二次革命论”者错误的交出革命领导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一次革命论”者和毛泽东更坚持要掌握革命领导权;“一次革命论”者对敌我力量的错误判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毛泽东看清了革命形势的严峻,坚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三、毛泽东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解读

(一)毛泽东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内涵

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分阶段论”并将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出在半殖半封的中国,革命须分为两步,先进行中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在中国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社会;待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满足各项条件时再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尽管这两个革命性质不同但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了障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必须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定走向和结局。

(二)“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革命步骤、任务和目的相同。它们都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半封,是以革命应分为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步;都清楚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都相信经过努力奋斗最终一定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者的差别主要是选择的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不同。“二次革命论”者认为革命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应是由资产阶级所领导的,胜利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这次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首要力量;革命“两步走”的支持者认为要想取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工农阶级的力量,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主义社会。

(三)“一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对革命领导权和革命对象的认识相同。它们都坚信革命的终点是社会主义,坚持中国革命领导权应是掌握在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手中;都主张革命到底推翻一切剥削和压迫,明确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人民身上已久的“大山”。

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对敌我力量认识不同。“一次革命论”者过度强调了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只看到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忽视了它的革命性;对当时革命形势做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企图在民主革命阶段就开始反对资产阶级,将中间势力看做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打击和排斥了一些本可以团结拉拢的力量,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实力而且给革命增加了困难。革命“两步走”战略思想根据中国半殖半封的国情,指出当前首要任务是要消灭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作为一个力量较小的新生政党应团结一切力量,民族资产阶级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也是应该笼络团结的力量。

四、革命“两步走”战略提出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中国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分阶段论与中国实际有机的相结合,在吸取党内错误观点所造成的严重教训后,指出中国革命运动应是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并条理清晰的阐述了两个革命间的关联与差异。不仅是对党内过去存在的两种错误观点的拔乱反正,而且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应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了实践的科学检验。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并且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和平过渡,不仅在当时具有不可比拟的意义,而且对中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版。

[2]钟家栋.从一步走到两步走——试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4):17-21+65。

[3]朱汉国.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思想的探索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52-61。

[4]邢和明.“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理论之比较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03):26-31。

[5]王开良,李跃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艰辛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73-77+112。

[6]孙焕臻.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渊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06):94-97。

[7]张俊国.略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的思想[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1):57-61。

[8]李运平.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76-77。

[9]刘晶芳.“二次革命论”与“两步走”辨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01):11-23。

[10]陈晨.对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09):7-10。

注释

[1]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版,第350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5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1页。

猜你喜欢

毛泽东革命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机械革命Code01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中国的出行革命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