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的回顾与思考

2020-09-26李娜许宁李晓燕周斌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口腔医院管理策略

李娜 许宁 李晓燕 周斌斌

[摘要] 院内感染问题在不同医疗服务机构均有存在。长期以来院内感染预防主要集中在ICU、老年或者儿童等特殊群体以及科室中,对口腔院内感染方面的关注较少,实际上口腔医院同样存在医院感染问题。该文主要对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实施分析,根据管理现状提出相关问题,为后续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奠定基础,旨在不断降低口腔医院感染问题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a)-0077-03

[Abstract] Nosocomial infections exist in different medical services. For a long time,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has bee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pecial groups such as ICU, elderly or children, and departments. There has been less attention on or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fact, nosocomial infections also exist in dental hospital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oral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stat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oral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aims to continu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hospital infection problem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lives.

[Key words]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医院感染问题属于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医院本身人流量较大,同时住院患者存在各类疾病,造成自身免疫力低下,部分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使用相关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如果医院本身病房消毒处理不到位、部分可循环使用器械消毒不彻底等,上述因素均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医院感染除了常规病原微生物感染外,临床也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携带者引发的感染问题[1]。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较大影响,随着医疗活动的日益频繁,如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院内感染问题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口腔科患者治疗期间因为需要接触医疗设备,而且多为口腔内操作,出现院内感染风险更大。该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口腔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相关见解,现报道如下。

1  医院感染概述

医学上将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称之为医院感染,也就是患者住院期間发生的感染或者医院内获得并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当然患者在入院前或者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则不属于院内感染。院内感染不仅针对患者,同时还涉及到医务人员,因而医院不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同样也属于医院感染。总之,医院感染在诊断方面需要明确感染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对于没有明确潜伏期发生的感染患者,将其在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称为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发展史回顾分析

2.1  全球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分析

医院感染问题最早见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因为多方面因素出现伤口感染,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负担加重。欧洲16~17世纪已有近代医院,但是因为当时抗生素药物尚未发现,外科手术后存在较高比例的伤口感染发生率,根据数据分析,截肢术后因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达40.00%~50.00%。鉴于感染引起的病死率较高,不同学者开始对感染问题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抗菌”一词的是约翰·普林格尔,此后,相关研究逐渐开展,比如匈牙利泽梅尔威斯医生提出通过漂白粉洗手能够预防产后妇女出现的产褥热感染,并指出通过采取这一措施,产妇产后因产褥热病死率从10.00%下降到1.00%。1863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细菌也由此进入医学工作者的视野中,后续研究逐渐围绕抗菌展开分析。如1867年,英国医生约翰李斯特通过将手术器械以及包扎纱布使用石碳酸溶液冲洗,截肢患者术后因感染出现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这也是手术治疗疾病执行无菌操作的最早研究[2-3]。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发现了青霉素,由此开启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通过使用青霉素可对较多细菌发挥作用,提高了抗感染治疗能力。20世纪中期,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逐渐增多,但是其他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病逐渐增多,加之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部分细菌逐渐出现了耐药性,而且细菌的侵袭能力进一步增强,造成常规抗生素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降低,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感染问题的关注。

全球第一届医院感染会议于196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使得现代医院感染管理问题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不同国家也相继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对医疗机构中感染问题的监测、分析与管理。21世纪的今天,感染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同医疗机构日常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比如:2002年,美国联合委员会制定了《全国患者安全目标》计划,“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不同国家也相继参与并在本国内组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逐渐取得了较好感染控制效果。

2.2  国内医院感染管理回顾分析

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较迟,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第1例HIV感染、疑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病例,国家卫生部高度重视,并快速成立了调查组以及专家组。进而制定了《医院内感染监测、控制的研究计划》,并在1987年9 月颁布了《消毒管理办法(试行)》,在1989年2月颁布《传染病防治法》,这些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在我国均为首次颁布。考虑到较多医疗服务机构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国家开始在医院评审标准中增加“医院感染管理”审核标准,迫使更多医疗服务机构提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上世纪末期院内感染以及相关传染病发生较为频繁,这些都使得国家从多方面进行感染控制,比如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管理、重视医疗服务机构场所消毒与管理[4]。

3  口腔感染问题回顾分析

口腔医学属于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分支,1728年现代牙医学学科成立,早期感染知识较为缺乏,不同口腔医生在口腔疾病治疗期间忽视感染问题。现代口腔学发展提高了口腔医生对感染问题的重视。根据现有口腔感染数据分析,口腔疾病治疗期间,常见的HIV、HBV、HCV等病病毒会通过血液传播,如果口腔医护人员在诊治期间不小心接触患者血液或者受到污染的医疗器械,护士在医疗器械回收、消毒、清洗等阶段容易出现感染。资料显示乙肝患者唾液HBsAg阳性率达到50%~60%,如果乙肝患者在口腔科就诊,就诊期间有吐痰、唾液或者血液等残留,则口腔医疗环境会受到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则其他就诊患者、医务人员等均有病毒感染风险。

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口腔医师达到22万。根据2018年数据分析,我国共有788所口腔专科医院,不包括口腔门诊、诊所,口腔诊疗人次达到3 587.56万[5]。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以及其他科室对感染管理问题的重视,使得口腔感染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较多口腔疾病从业人员逐渐重视口腔治疗期间需要使用的口腔医疗器械管理,为口腔感染问题管理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我国口腔感染管理取得了快速发展,比如2001年原卫生部启动了“加强口腔医学基础技术设施项目”,2016年12月颁布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使得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区域规范化,此后卫生部制订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都为口腔感染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从法律角度重视口腔健康管理问题。

4  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的思考

4.1  医院感染控制不到位

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条例,但是我国口腔感染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较多口腔从业人员多重视口腔操作,忽视口腔感染管理,缺乏感染管理知识;部分医疗服务机构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染管理部门;口腔医疗服务中包括大量的个人口腔诊所,这些口腔诊所在治疗环境、复用医疗器械消毒与使用方面有明显不规范;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使用多凭经验;较多口腔从业人员在感染控制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方法与管理措施,没有及时更新医疗设备与管理方法;口腔感染侧重于治疗,忽视了前期预防,实际工作中无法确定每个就诊的口腔患者是否携带乙肝、艾滋病等病毒,增加院内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比如口腔疾病治疗前期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相关传染疾病史,没有签订相关协议,部分患者出于自我保护,隐瞒某些病情。

针对医院感染控制不到位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成立感染防控组织机构。不同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必须要有感染控制组织以及相关责任人,并做好日常仪器设备使用、消毒管理等记录;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理论与实践培训,做好后续及时反馈;询问并做好患者相关病史记录,告知患者存在某些传染病而刻意隐瞒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便于不同患者能够告知实际病情。②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結合”,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提高从业人员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预防”意识,并能发现潜在的感染危险与风险因素。③感染控制的全方位,比如每日需要对口腔诊疗室内的椅、桌椅、地板等进行彻底消毒;痰盂使用后及时清洁与消毒;每位患者医疗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对使用过的治疗桌椅、器械等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在日常医院管理方面还需要重视自我保护,避免患者口腔内唾液、血液等引发自身感染。④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比如PDCA循环管理、品管圈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等,不断提高管理效果[6]。

4.2  感染控制与科研的脱节

口腔专业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快速进展与相关科研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当前相关科研报告多为重复性报道,且科研投入不足,较多科研没有严格遵循“科学严谨”精神。针对感染控制与科研脱节问题,需要在不同地区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应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比如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研究、分子水平的多重耐药菌预防、感染控制新技术方法等,通过科研不断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5  小结

口腔专业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比于综合医院的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尽管国内外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当前口腔专业医院感染管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对此,不同地区应结合现有口腔专业医院感染理论与实践,规范操作,全面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已取得研究成果在口腔专业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则应不断加大研究,通过新的感染控制理论、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强化感染预防管理,保障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马艳辉,白新华,王盼盼,等.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19):143.

[2]  刘春.强化护理细节管理对口腔医院医源性感染预防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13-15.

[3]  张超,张磊,施祖东,等.我国口腔医疗质量管理文献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5):50-56.

[4]  唐爱红.口腔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8):117-120.

[5]  沈曙铭,吴楠.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12):705-712.

[6]  刘晓芬,陈润元,张淑芳,等.口腔门诊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护理,2018,18(10):9-13.

(收稿日期:2020-03-07)

猜你喜欢

口腔医院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情系贫困孤寡老人 鼎植口腔送温暖
如何做好口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
医联体签约 牟平区口腔医院迈出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节能改造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