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2020-09-25孙颖慧张春兰高艳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层级我院护士

孙颖慧,张春兰,高艳艳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护理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会对临床护理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护士的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1]。因此,运用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中表现出来较大的优势[2]。我院为了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促使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引入到了护理管理工作中,获得了如下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0例于2018年~2019年时间段内在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纳入20例护士。通过对两个研究组对象的各项基础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表明,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如下:观察组:男:女1:19;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为(35.5±3.4)岁。对照组:男:女2:1 8;年龄在2 3~4 8岁,平均年龄为(36.4±3.6)岁。以上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内容全部知晓并独立理解,研究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方法

护士的管理实施方法为对照组: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分层级管理,其中的分层级管理如下。

1.2.1 构建分层级管理小组

首先建立起分层级管理小组作为管理核心,组员为院内各科室选拔出来的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组长为管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该小组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制定全体护士的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全体护士开展分层级管理工作。

1.2.2 分层级岗位管理

采取小组责任制的方式进行岗位管理,首先将整个病区进行划分,使其成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均为一个小组,并在每个病区设立小组长,责任护士,根据组内护士的学历、工龄、能力划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其划分等级安排负责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而组长和责任护士则负责对组内护士的工作进行把关和监督。

1.2.3 分层级职责管理

根据护士的具体职责不同,其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不同,首先护士长是分层级管理的核心所在,主要对全体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同时病区的划分工作也由护士长负责。而对于责任护士来说,其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危重疾病患者、疑难病症患者的护理实施。其余护士,按照其等级负责相应病情程度患者的护理。

1.2.4 分层级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量合理进行排班,在工作量较大的高峰期要增加值班护士数量,当工作量减少时,同时减少值班护士数量。对于夜班值班的安排,要遵循人性化理念进行,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和斟酌后安排。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即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管理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护士均相当,P>0.05;护理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护士的主要临床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士的主要临床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s,分)

?

3 讨 论

一种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护士专业水准、改善护理质量,使整个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效化的关键所在[3]。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护理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到我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首先能够帮助护士调整好工作的身心状态,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临床护理工作,这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其次通过分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于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

从以上研究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护士在实施分层级管理的情况下,其护理质量评分,得到了显著提高,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护士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这一结果表明,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从而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有效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从而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层级我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