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2020-09-25封伟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呼气吸气阻塞性

凌 婷,何 权,封伟奇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功能呼吸科,江苏 镇江 212002)

在临床当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等,主要是由于气流受阻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气道阻塞逐渐表现为进行性发展,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日期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24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53~79岁,平均(66.28±3.92)岁;对照组患者男11例,女13例,年龄54~78岁,平均(65.19±3.8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此种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适当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呼吸训练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此种护理措施。首先,缩唇呼吸。患者影响保持闭口状态,鼻吸气,然后在采用缩唇的方式,将肺部空气缓缓吐出,将此过程控制在4~6 s时间内。其次,立式呼吸。患者需保持直立状态,然后并拢双腿,吸气时,患者需上举双臂,呼气时,放下双臂,坚持呼吸15次。再次,腹式呼吸:患者卧位、站位或者坐位等,经鼻深吸气,手避免放置在胸前和腹部,呼气时轻轻按压腹部,然后在采用缩唇方法,将肺部气体缓缓吐出。最后,坐式呼吸:患者盘腿而坐,上身保持直立,然后将双手放置在膝盖上,患者深呼吸,直至吸至最大肺活量,屏气8s之后将肺部气体缓缓吐出,重复呼吸15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 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s)

?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而成,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患者在受到有害颗粒等影响,就会极为容易发生炎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等临床症状。在临床当中,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虽然药物能够治疗此疾病,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空气、环境等因素都会引发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3-4]。

而呼吸训练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立式呼吸以及坐式呼吸,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通过呼吸训练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呼气肌强度,从而使得患者组织活动耐受力有效增加。其中的缩唇呼吸法更是能够保证患者良好的交换体内气体,进而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呼气与吸气时间,保障动脉血氧饱和度有效提高,进而减低耗氧量[5]。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评分,对比两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采用呼吸训练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呼吸训练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呼吸肌强度,延长患者呼气与吸气时间,减少耗氧量,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

猜你喜欢

呼气吸气阻塞性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没事多练壮腰功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