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MRI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优势及临床分析

2020-09-24王彬韦玉新徐常清杜凡曾慧芸范林黄思文马烈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稳定性

王彬 韦玉新 徐常清 杜凡 曾慧芸 范林 黄思文 马烈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的评估价值与优势。方法 选取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实施高分辨率MRI检查, 分析高分辨率MRI检查颈动脉斑块的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32例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个, 其中18个为稳定斑块, 20个为不稳定斑块。在不稳定斑块中, 纤维帽及脂质核心数量最多, 均为17个;其次为脂质核心(>斑块体积的40%)、不完整纤维帽及斑块内出血分别为8、6、5个。在稳定斑块中, 钙化、纤维斑块最多, 分别为11个和7个。结论 应用高分辨率MRI技术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 可有效对斑块成分与稳定性进行评估, 进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MRI技术;高分辨率;评价价值;优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33

目前, 脑卒中疾病已经成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 同时也是造成中老年患者出现死亡及永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主要因素,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危险因子, 一旦斑块破裂, 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不稳定斑块很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形成栓子, 最终对患者脑部组织造成永久性伤害, 因此早期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 并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如安放支架、内膜切削术、斑块吸除术等, 可有效推迟或降低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1, 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应用高分辨率MRI技术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 评估斑块成分与稳定性, 以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2020年6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男20例, 女12例;年龄上限值84岁, 下限值50岁, 平均年龄(60.1±8.9)岁。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②知晓本研究内容, 自愿加入到研究中, 并签署相关协议书者;③符合院内委员会有关要求。排除標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血液疾病者;④合并肝脏病史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高分辨率MRI检查。

1. 3. 1 仪器选择 本研究所选仪器为GE Singa 1.5T超导性MRI仪, 应用头颈联合线圈。

1. 3. 2 参数设置 扫描序列:①心电门控双反转恢复-T1加权像(DIR-T1WI):将视野(FOV)设置为180 mm×180 mm, 矩阵为512×512, 层厚为3 mm, 层距为2 mm, 激励次数(NEX)为4倍;②压脂FSE-T2WI, FOV为180 mm×180 mm, 将矩阵、层厚、层距、NEX分别设置为512×512、3 mm、2 mm与4倍。③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设置FOV为200×200, 层厚设置为1 mm, NEX设置为1倍, 无间隔。增强扫描, 以肘静脉注射方式, 向患者注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Gd-DTPA), 注射剂量结合患者体质量, 0.1 mmol/kg。

1. 3. 3 扫描方法 以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为准, 上下大约20 mm处, 先试试3D-TOF-MRA, 在初步判断出斑块位置之后, 以周围对斑块部位实施扫描, 查看有无钙化、纤维斑块、出血、纤维帽、脂质核心。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分析高分辨率MRI检查颈动脉斑块的结果, 其中斑块稳定性以新修订《AHA病理与组织学分型》内硬斑和软斑进行评价, 结合斑块的回声特点, 不稳定斑块的主要表现为混合性回声或者不均匀低回声, 回声在管腔内较为突出;稳定斑块的主要表现为较均匀性低回声或者强回声不规则, 且伴随着后方声影, 动脉壁偏心性增厚。

2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32例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个, 其中18个为稳定斑块, 20个为不稳定斑块。在不稳定斑块中, 纤维帽及脂质核心数量最多, 均为17个;其次为脂质核心(>斑块体积的40%)、不完整纤维帽及斑块内出血分别为8、6、5个。在稳定斑块中, 钙化、纤维斑块最多, 分别为11个和7个。见表1。

3 讨论

3. 1 颈动脉斑块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种动脉内膜广泛性病变, 其特征以脂质、胆固醇酯以及蛋白质进行性沉积为主, 大部分伴有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胶原纤维坏死和增多等其他病理变化, 其中以血管分叉与转弯位置最为明显, 多累及下肢动脉、颈总动脉分叉以及冠状动脉等。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颈动脉斑块作为常见表现之一, 其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位置, 有报道研究认为其和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5]。目前在临床中多经检测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学, 评价颈动脉斑块, 进一步评估其的危害性。相关文献资料表示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很容易引起易损斑块, 最终致缺血事件的发生以及复发[6]。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或者附壁血栓形成能造成血管狭窄或者阻塞, 其中引发血管或者脏器急性栓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斑块破裂, 大约有24%左右的心源性猝死、脑缺血性梗死以及心梗和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易破裂斑块又被叫做易损斑块。在组织中易损斑块和稳定性斑块的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易损斑块主要特点为脂质核心大、纤维帽薄, 稳定性斑块脂质核心较小, 且纤维帽厚。

3. 2 高分辨率MRI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优势

目前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检查中, 常用的方式是有CT血管造影(CTA)、彩超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这些检查只是经管腔信息的评价分析就判断斑块易损情况, 很容易低估了疾病的严重性。目前高分辨率MRI在评价粥样斑块上的价值已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 该检查法不仅能够准确地将病变区域整体解剖形态显示出来, 同时还能按照斑块信号变化对其不同结构成分进行判断, 便于评价粥样斑块易损情况和斑块微观结构。另外MRI能无创且无辐射地对管腔、软组织以及血管外壁实施高分辨成像, 不仅能够检查出管腔狭窄情况, 同时还可更为准确地识别斑块的各成分, 通过组织学验证, 在颈动脉斑块检测中实施MRI斑块成像, 可准确评价炎症反应、斑块负荷、纤维帽子完整性以及组织成分[6, 7]。

通过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 可为临床实施早期治疗提供依据。目前, 临床上认为斑块稳定性与斑块大小并无关联, 但是和斑块内形成的新生血管、脂质核心大小及纤维帽厚度等因素有关。美国心脏协会结合了上述各项对斑块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制定出对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分型的标准, 即软斑、硬斑、稳定程度等。在斑块的内脂质核心内含有大量的胆固醇酯、胆固醇及其坏死物质, 是对斑块稳定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若斑块的内脂质核心较大, 则很容易出现劈裂现象, 其中脂质核心在超过斑块体积的40%后, 即属于高危型不稳定斑块。而纤维帽是斑块外围处的一个支持结构, 纤维帽厚度会对斑块稳定性造成影响, 若纤维帽较薄, 那么斑块破裂性越高, 若纤维帽不完整, 则表明斑块不稳定。当斑块内形成了新生血管以及受到炎性细胞的浸润, 则很容易发生出血现象, 其属于高危型不稳定斑块的一种特征性表现[8, 9]。

MRI检查技术的成像具有多平面、多参数等特点, 且对于软组织有着较高的分辨率, 相较于其他检查技术, 该技术在动脉粥样斑块的显像及血管成像方面优势较大, 特别是对斑块内的成分进行识别, 超声检查无法达到这点。本次研究通过以大矩阵、小视野的高分辨MRI扫描, 相较于传统的MRI扫描, 其图象分辨力更高, 所得管壁成像与血管成像有明显对比, 不仅能够识别出外膜与管腔, 同时还能对斑块大小与粥样硬化狭窄度进行测量。本研究中,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32例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个, 其中18个为稳定斑块, 20个为不稳定斑块。在不稳定斑块中, 纤维帽及脂质核心数量最多, 均为17个;其次为脂质核心(>斑块体积的40%)、不完整纤维帽及斑块内出血, 分别为8个、6个、5个。在稳定斑块中, 钙化、纤维斑块最多, 分别为11个和7个。由此证实MRI检查技术能够对斑块内成分与结构进行较好分析, 对于斑块稳定性有着重要评估价值。

综上所述, MRI技术对软组织有较高分辨率, 能够将管壁与斑块影像学特征清楚显示出来, 而且还具备多方位成像、客观准确、对比剂应用少、无辐射损伤、无显著并发症、可反复检查等特点, 故而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中, 主要目的是对斑块成分与大小进行评价, 进而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定, 明确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性, 最终为临床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斑块中分布方式、分布比例及成分较为复杂, 斑块稳定性受到多种不稳定因素对其的影响, 如体积、速度、出血时相、钙化位置、钙化范围、疏松基质等因素, 故而临床需大量对斑块内成分进行病理学研究与影像学研究, 分析和斑块稳定性有关的各种因素, 以此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中华, 周卫军, 黎良山. MRI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20):20-22.

[2] 罗利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高分辨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8):108-109.

[3] 卢明明, 彭鹏, 崔园园, 等.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多对比度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21(10):1019-1022.

[4] 李昊文, 王雅杰, 沈宓, 等. PROCR基因多態性与颈动脉斑块纤维帽变薄或破损相关性.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5):394-396, 404.

[5] 应虹, 金红, 田旭玉, 等. 超声造影与DWI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价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17(9):26-29.

[6] 黎雪梅, 肖寒冰, 施卫中, 等. 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21):52-53.

[7] 戴志京, 肖建云, 肖志锋. 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成分检出及斑块稳定性判定的价值分析. 中外医疗, 2019, 38(27):1-3, 7.

[8] 陈奕历, 劳永华, 张少群, 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15):2403-2408.

[9] 唐巍, 胥毅, 胡杰, 等. 3.0T HRMRI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应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33(12):1014-1017.

[收稿日期:2020-03-23]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稳定性
高分辨率CT+人工智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基于异常区域感知的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配准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基于DDS的波形发生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