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岛中部山地地形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2020-09-24张春花董立就吴俞冯文郭冬艳吴慧符晓虹陈小敏

关键词:五指山雷暴海南岛

张春花 董立就 吴俞 冯文 郭冬艳 吴慧 符晓虹 陈小敏

(1 海南省气象台,海口 570203;2 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海口 570203;3 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口 570203;4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口 570203)

海南岛地形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环形层状分布,由中部最高峰五指山(主峰海拔1867 m)向外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海涂逐级递降。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海南岛气候资源的多样性,为丰富的热带农作物种植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岛上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也因气候差异而各有千秋。

那么,中部山地地形是如何影响海南的天气气候的呢?

一 季节温度差异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秋冬季节南北温差大,春夏季节西北部高温多

冬半年,北方冷空气南下,较弱冷空气常受五指山山脉阻挡,使北部地区温度下降,阴雨绵绵,是低温阴雨多发区。而南部却晴空万里,气温宜人,冬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在25~27 ℃。

▲地形引起西北部高温示意图

春夏季节,偏南气流越过中部山脉,在西北部下沉增温,海南岛年最多高温日数(50 d)和极端高温(41.1 ℃)出现在该地区;而东南部极少出现高温。三亚年均高温日数仅1 d,极端高温仅为35.9 ℃。

二 东西部降水差异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东部迎风面多雨,西部干旱少雨

中部五指山脉对降水分布影响明显。东部为夏季风、台风的迎风面,为多雨区,而西部沿海地区则处于五指山脉的雨影区,年雨量约为东部多雨区的一半。

▲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海南岛秋季暴雨形成和主要分布区域

同样,受五指山迎风坡地形影响,在秋季,由于冷暖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偏东风低空急流,造成的暴雨中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北部内陆、中部和东部地区。

三 干旱分布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因素导致海南岛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时常发生。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部为干旱突出地区。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大范围的干旱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估计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8亿元左右。海南省气象部门在干旱时期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旱情。2015—2019年共作业1036次,增雨9.708亿吨,增加的降水量约占自然降水量的6%~25%。

▲海南岛干旱风险分布图

四 台风降水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登陆台风路径分支、强度削弱,迎风坡降雨增强

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路径多为由东向西。中部五指山脉的阻挡,使台风移动路径可分为两类,一类从五指山以北穿过,另一类则相反,从五指山以南穿过。

▲登陆海南台风基本路径图

山地地形对登陆热带气旋的阻挡削弱明显,尤其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穿越五指山的台风强度衰减最明显,在24 h内可减弱1/3。

海南岛地形和台风路径的配置对强降水落区起关键作用。迎风坡地形辐合抬升可使台风降雨加剧。

▲不同路径台风24 h降水平均分布图(单位:mm,红色方框范围为台风所在位置)

五 雷暴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

海南岛内陆地区是雷暴多发区。地形对雷暴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五指山山区迎风面的动力抬升和山谷环流易造成局地的对流发生,使该地区成为雷暴相对高发区。

▲海南岛地形与雷暴高发区

六 特色农产品分布与地形关系

地形影响导致各区域温度、水分、光照、风速、气象灾害的不同,形成局地的小气候,不同地区适于不同特色热带作物生长。

▲海南岛热带作物种植气候最适宜区域分布图

海南省气象部门针对适宜农产品生长的优越自然气候条件,进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打造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产出值,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海南岛农产品生长地区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图标

七 各季节旅游特色与地形关系

▲ 海南岛各地不同的旅游特色

备注:部分内容和图片参考《海南气候》、《海南旅游气象导航》和《海南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

猜你喜欢

五指山雷暴海南岛
新德里雷暴
中国游客的海岛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以济州岛和海南岛为例
五指山旋律
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海南岛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五指山
牙克石市图里河地区雷暴特征统计分析
阜新地区雷暴活动特点研究
小林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