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海西州工业经济实现长足发展

2020-09-23本刊编辑部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海西州行政村全州

本刊编辑部

“十三五”期间,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抓创新、增动能,全州工业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有序、转型逐步加快,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实力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由2016年的7.4%提高到2019年的8%,2020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同比下降5%,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5%左右;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连续5年增长,由2016年的112户提高到2020年的175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6年的5.8∶67.1∶27.1调整为2019年的5.6∶65.9∶28.5。海西州已成为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盐湖资源实现钾、钠、镁、锂、硼综合开发利用。青海油田英西探区狮210井成为第5口日产千吨井,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新材料和特色生物產业蓬勃发展。

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以来,全州累计实施产业项目460项,总投资3242亿元,完成投资1018亿元,基本构建起了以盐湖化工产业为核心,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生物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盐湖化工产业,已形成850万吨氯化钾、3万吨高氯酸钾、430万吨纯碱、30万吨氯化钙等产能;油气化工产业,已形成230万吨原油、75亿立方天然气开采能力及150万吨原油加工、21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15万吨航空煤油产能,天然气输送能力达70亿标准立方米;煤化工产业,已形成440万吨煤焦化、1000万吨洗精煤、15万吨煤焦油加工等产能;金属冶金产业,已形成800万吨铁矿采选、300万吨铅锌铜多金属选矿、120万吨球团等产能;装备制造业,已建成200兆瓦单晶硅棒生产、2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和300兆瓦高原型风电整机组装等装备制造生产线;新材料产业,已建成年产15亿瓦时石墨烯锂电池、5万吨结构板材、5.6万吨镁合金等项目;特色生物产业,已建成枸杞保鲜、色选、制干等生产线800余条,开发生产系列产品100余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制定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等措施办法,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十三五”以来,全州74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获得12591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除此以外,还有36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3470万元的资金扶持、262个中小企业项目获得13118万元的资金扶持、12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获得3960万元的资金扶持,等等。同时,还在去产能方面制定《海西州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从2016年起,先后完成4处年产6万吨小型煤矿和2处年产30万吨露天煤矿关闭退出工作,累计退出煤炭产能84万吨/年。

工业化信息化实现融合发展。“十三五”以来,海西州投资5.1亿元,实施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项目35个,建成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等一系列项目。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全面加强企业网络升级改造,投资5599万元,建设企业专网956条,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第三、四、五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228个行政村基站建设,全州行政村通光纤和行政村4G网络通达比例达100%,新建5G基站325座,实现城市建成区、重要场所、重点旅游景区、商务区域等5G全覆盖。

猜你喜欢

海西州行政村全州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甘肃:贫困地区行政村幼儿园将全覆盖
联村社区治理的若干问题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