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型建构”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分析

2020-09-22林乌笑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模型建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建构法,也是高中阶段生物学习的主要方法。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有鉴于此,文中选择“模型建构”为着手点,分析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作为生物课堂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实发挥模型建构的作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 模型建构加深概念理解

《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讲解时,引入模型建构方法,通过CO2来源与导向引导学生探究碳循环的构成,塑造相应教学情境,主动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并对知识网络进行树立,形成碳循环示意图。利用小组讨论交流模式,共同努力完成建构碳循环示意图后,各小组展示最终形成的模型图,并排出小组代表进行讲解。讲解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碳循环各个过程的理解。同时,模糊、疑难的概念通过模型转为清晰、关联的概念。同时,利用概念模型将关系不明确、不易理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一目了然的关系,碎片化知识点成为一个体系。

生物学科概念众多,建构概念模型将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避免死记硬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模型建构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深对概念理解与综合运用,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可以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内涵。

二、 结合情境教学方法

现如今,创设情境教学法被教师们广泛应用到教学中。那么对于高中的生物学科来说,这所强调的社会责任素养又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就是学生们需要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我们在日常社会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紧密的联系,并且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们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社会核心素养,教师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课堂当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相关情境,把学生们从课堂中带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降低了生物学科的教学难度,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们讲“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法。先让学生们自己去观看教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不同功能,教师再创设一个角色扮演的情境,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同學们,我们的生态环境中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了植物,那么动物们就会没有有机物。”教师再进一步的去追问学生们这些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更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时利用实验现象及结果,将抽象生物学知识转为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高效理解生物知识,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如,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作氧气,学生无法在生活中直观感知。将金鱼藻放在烧杯中,并将LED灯带缠绕在烧杯外侧,强化光合作用,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烧杯中金鱼藻叶片上产生一个个气泡。接着,教师收集产生的气泡,集中到试管中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入其中,卫生香出现复燃现象。这就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效掌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知识点。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植物的“向光性”生物现象,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人们利用植物“向光性”辨别方向的方法,以此深化学生理解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究,切合生活,从而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借助知识模型培养理性思维

必修一生物课程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概念,如光合作用原理、暗反应、影响因素等。光合作用复习课上,生物教师可以构建概念模型,帮助学生归纳与整理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教学时利用模型方法诠释相关概念,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与理解知识体系。如,光合作用发现史科学实验复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搭建光合作用概念模型。构建这个模型过程中,学生要对光合作用每一步反应清晰掌握,明白光、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教师也可以将模型构建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对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给出一段材料内容:生物化学家希尔将离体的叶绿体从繁缕叶片中提取出来,将混有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Fe3+盐均匀混合后接受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高铁离子变为(Fe2+,整个过程中释放出O2。请同学分析:装有叶绿体的试管发生何种变化才会发生铁离子变化?这种物质由什么产生的?

图1 实验流程原理

在学生思考时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Fe3+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释放出O2。引导学生对这组实验进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能否将光合作用分成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学生需要联系相关条件分析这一问题。那么要如何设置验证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实验呢?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给出具体的方案(图1)。

四、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课堂运用模型建构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切入点,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促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吴玉章,张亮,韩挡丽.浅析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模型构建过程中的融合与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1):122-123+4.

[2]姚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实践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3]许晓婷,叶鹏海.基于模型建构的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策略探索:以“通过激素的调节”复习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5):132-133.

作者简介:

林乌笑,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

猜你喜欢

模型建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例谈磁性软白板在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