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教学初探

2020-09-22朱建华符桂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初探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朱建华 符桂

摘要: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创新单元——习作单元的整体认知,结合具体课例分析习作单元的文本,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路径等,实现该单元的整合,以期改变传统教学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现状,实现读写共生。

关键词:统编教材 习作单元 教学初探

自2019年9月起,全国统一实行统编版教材。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起,每册书中均安排一个新单元——习作单元,其核心素养直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编者充分考虑到习作难教难学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具体的作文指导方向,使得老师教有所依,学生写有所法。

一、把握教材意图,厘清教学关系

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六个部分。导语部分为我们点明了习作的基本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及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精读课文有《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精读课文,以不同文体、不同题材帮助学生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主要帮助学生“学得”习作方法。“交流平台”主要结合两篇精读课文,梳理总结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本单元习作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作,更像一次小练笔,指向本单元的核心要素。“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为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提供了学习支架。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一篇写人,一篇写景,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文体的范例,更好地让学生感悟、积累写作经验,“习得”写作方法。习作部分则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以上习作单元的六个部分,虽然内容各异,但组成了一个整体,有一个突出特点——有内核,即“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内核使六个部分具有了向心力,直接指向大习作目标。如果说之前的“精读课文”指向学生“学得”习作方法,“习作例文”指向学生“习得”习作方法,那么“习作”就指向学生“用得”习作方法。

在对习作单元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就涉及习作单元怎么教的问题。对于广大小学老师,习作单元是新生事物,虽然有专家指导,但毕竟都停留在概念、理论层面,具体如何教、如何教好,见仁见智。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才是最好的。

二、加强课例研究,教好习作单元

笔者对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后,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习作单元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精读课文”部分在学生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尽量围绕习作要素用一节课的时间达到启发学生写作智慧的目的。当然,对于特别典型的文章——如《盼》,既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开去,又穿插了各种写人的方法加以表达中心——用两课时完成效果最佳。“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可以有机地融入课文的教学之中去。在执教《盼》这篇课文时,笔者分成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探究围绕盼穿上雨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如“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穿上雨衣”,这一系列盼又是怎样紧紧围绕中心组织在一起的,从而学习作者围绕好几件事情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学得了方法,紧接着让学生们看“初试身手”部分,让学生围绕“戏迷爷爷”选择材料,并说说这样选的理由。第二课时:探讨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情感变化,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等描写,从而体会“我”的急切—兴奋—失落—期待—如愿以偿的心情变化过程。教师再提供几个字,如“累、笑、忙”等,让学生们选一个作为题目,说说围绕该字可以选择哪些事例。这种做法相当于演练,是在学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小尝试,也为后来的大习作做了铺垫。例文《爸爸的计划》在单元习作指导课之前让学生合作学习,总结出本篇文章“围绕什么中心写”,选取了哪些事例,通过归纳整理,最终形成框架图,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再让学生模仿例文拟习作提纲。在学生习作之后进行习作讲评时,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例文《小站》进行对比,突出“材料围绕中心”的效果,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例文终是为写作服务的,具体如何穿插于教学中,因人而异。

经过一个单元各部分的整体融合,实现了读写共生,学生们也在本单元中经历了一场“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头脑风暴,再加上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合作互评,学生们的习作能力得到了加强。现列举一篇习作如下:

仇 冉

“明天要开始降温了,你该把那件单衣换掉了!”看天气预报的妈妈对我说。“拜托,天气预报十次有九次都不准……”还没说完,妈妈就气冲冲把衣服甩在我身上,“你自己看着办!”又来了,又要为穿衣服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了。

“哼,我就不换!”我话音一落,马上就招来妈妈狠狠地一瞪:“你爱穿就穿吧!冻生病了我可不管你,生病难受了,别来烦我!”为了赌气,这天晚上我故意把窗户开得很大,任冷风不停地吹,风铃赌气似的沙沙响,而我只是一頭钻进薄薄的被子中。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连打好几个喷嚏,妈妈把一团衣服丢在床上说:“你看,冻着了吧!”“要是冻着了也是你咒的!”不知道为什么,这阵子我总爱莫名其妙地跟妈妈顶嘴。我赌气似的穿着昨天那件单衣就上学去了。风冷飕飕地吹进教室,我感觉不到暖意。终于挨到放学,我哆哆嗦嗦地顶着风回家了。衣领竖起来也包不住我的头。一到家,我倒头就睡。我迷迷糊糊中闻到了浓重的中药味。“怎么头还这么烫啊!”轻柔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仿佛这些日子里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

我喝着妈妈熬的中药,心里有点难受。唉,为什么我要犟嘴呢?为什么要和这么爱我的妈妈抬杠呢?丝丝悔意涌上心头。

本文通过写“我”与妈妈赌气不换单衣、生病后妈妈照顾“我”等几件小事,表露了“我”的“悔”,结尾点题,深化了主旨,中心意思表达明确。

三、聚焦关键问题,达成预期目标

(1)与传统单元相对比,我们应将习作单元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习作单元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向写作,聚焦了特定的写作学习要素,以完成一个写作任务,实现读写共生。教师制定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时,要弄清楚学生写作的起点能力、写作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本年段最为关键的写作课程目标,三者的交叉点就是该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

(2)与传统单元相比,我们应有整合思维,对习作单元的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单元文本解读应服务于该单元的整体功能,解读视角指向表达,选择最合适的路径与教学策略。“精读课文”——让学生入境地朗读,想象画面,加上自身生活体验,品读文本;“习作例文”——让学生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借助于批注体会,还可绘制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分类整合,学习习作方法;“单元习作”——让学生从“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中习得方法,学以致用。

(3)习作单元各板块灵活运用。“精读课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所取舍,选择直指表达的、合适的内容为该单元习作服务。“习作例文”,要引导学生着重学习例文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它可以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起示范作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作为教学资源引入习作单元,教学时也要根据其特点,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率先垂范很重要。教师应带头读书,写作。多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眼界;多写作,可以净化心灵,静听内心的声音。习作这个创新单元,让不少老师又喜又忧:喜的是有这么好的编排体系给我们的习作教学搭建平台,提供参考;忧的是自己不能利用好教材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导致南辕北辙。习作单元的教学与研究,笔者一直在探索,虽步履维艰,但前途光明,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学初探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中职幼师钢琴弹奏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