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驭矿8102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与措施研究

2020-09-21李赛玉

中国矿山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富水含水层砂岩

李赛玉

(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豁口煤业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1 前言

为了详细查明8102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前期开展了一系列的物探、钻探工程,针对存在的构造及水患等问题制定并实施了明确具体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作面在开采前彻底解除水患影响,有效保障安全生产。现对该工作面的防治水安全开采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防治水技术措施。

2 工作面概况

8102工作面西邻+1040回风巷,工作面基本呈南西高北东低,工作面基本不受四邻巷道采掘影响,工作面开采标高1 003~1 088m,地面标高1 275.5~1 352.7m。

工作面两条巷道呈近东西方向布置,切眼呈近南北方向布置,2102运输巷道长854m,5102回风巷道长548m,切眼长161.6m。煤层倾角19°~25°。煤层稳定,煤层厚度为4.5~8.3m,平均煤厚5.81m。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1。

3 工作面充水条件

为了详细查明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8102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以下简称“坑透”)、地震槽波勘探、音频电透视探测三项探测工作[1],基本查明了本工作面内部及周边的构造发育情况、含水层富水性等条件。8102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施工了28个顶底板疏放水孔,其中施工探测2#煤层顶板K3砂岩含水层钻孔9个、K4砂岩含水层钻孔5个、2#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钻孔14个,钻孔均无水。

表1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3.1 煤层顶板采动冒落裂隙带

H冒=4M

(1)

(2)

8102工作面2#煤层厚度为4.5~8.3m,依据经验公式[2]计算出,冒落带高度最大为28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104m。

3.2 工作面充水水源

1)第四系松散层水

第四系主要含水层为下部的砂砾卵石层,厚度1~12m,砾卵石成分复杂,以砂岩为主,次为变质岩及灰岩。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位标高1 245.85~1 283.95m,单位涌水量0.0097~0.27L/s·m,渗透系数0.022 6~2.330 0m/d,富水性弱到中等。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带不会直接导通该含水层,该含水层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2)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

上下石盒子组岩性以紫色、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主要含水层为下石盒子组底部K4砂岩裂隙含水层,K4厚度为0.65~8.66m,平均3.25m,K4底至2#煤层顶距离为54.6~85.71m,平均69.12m。水位标高1 182.78~1 348.38m,单位涌水量0.003 4~0.286 9L/s·m,渗透系数0.034 6~2.42m/d,富水性弱到中等,富水性不均一。

通过分析,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带不会直接导通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对工作面影响较小。但局部区域导水裂隙带可能波及到下石盒子组底部K4砂岩裂隙含水层,目前在工作面2102运输巷道已施工疏放K4砂岩裂隙含水层钻孔5个,均无水,由此分析K4砂岩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3)山西组砂岩裂隙水

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底部的K3砂岩,为灰白色、灰色中细粒砂岩,K3厚度为1.7~6.4m,平均3.32m,K3底至2#煤层顶距离为1.84~9.02m,平均5.26m,水位标高1 098.26~1 242.34m,单位涌水量0.017 2~0.156 0L/s·m,渗透系数0.008 4~2.05m/d,富水性中等。

通过分析,8102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将波及到K3砂岩裂隙含水层,在2102运输巷道和5102回风巷道共计施工疏放K3砂岩裂隙含水层钻孔9个,钻孔均无水,但K3砂岩是本工作面开采后的主要影响水源,通过加大工作面排水系统的配备,保证工作面涌水及时排出,达到安全开采的目的。

4)太原组组砂岩裂隙水

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组,含水层水位标高1 068.46~1 216.72m,单位涌水量0.011 7~0.190 0L/s·m,渗透系数0.057 5~0.623 4m/d,富水性中等,主要含水层为2#煤底- 5号煤顶之含砾中- 粗砂岩及太原组底部K2砂岩,K2距离2#煤层100m。

通过分析,8102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将波及到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顶部,即2#煤上覆的砂岩含水层,在工作面2102运输巷道和5102回风巷道施工底板疏放水孔14个,钻孔均无水,该含水层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通过分析,8102工作面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不会波及到K2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5)奥陶系岩溶水

本区域奥灰水位标高+1 060~+1 061.5m,单位涌水量0.164 5~1.061 4L/s·m,渗透系数0.293 0~4.700 0m/d,富水性由中等到强,富水性不均一。8102工作面地带下伏奥灰含水层富水性中等,8102工作面底板最低标高为1 002.5m,最小隔水层厚度约120m,根据突水系数计算公式T=p/M,该巷奥灰水最大突水系数为0.019MP/m,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0.06MPa/m,因此正常情况下8102工作面回采受奥灰水危害不大。

且《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报告》中指出:全井田开采2#煤奥灰突水系数为0~0.044MPa/m,均小于构造块段临界系数0.06MPa/m,全井田除构造破坏外为安全区,所以奥灰突水可能性不大,底板奥灰水充水强度较小。

综合分析,奥灰水对8102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3.3 工作面充水强度

根据对以上充水水源的分析,回采8102工作面对该工作面充水强度最大的是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8102工作面上覆K3砂岩含水不均一,富水性中等且有一定的补给。其巷道和切巷掘进期间,基本上没揭露明显出水点,只是巷道局部出现淋水、渗水,且持续时间不长。但相邻的8103工作面回采期间平均涌水量稳定在130m3/h,8102工作面与其水文地质条件相近,预计8102工作面的正常涌水量为60m3/h,最大涌水量为108m3/h。

4 防治水技术措施

4.1 掘进期间“有掘必探”

1)两条巷道超前物探

2102运输巷道:掘进期间累计施工超前物探11次,虽局部出现异常,但经钻探验证均未见水;

5102回风巷道:掘进期间累计施工超前物探8次,虽局部出现异常,但经钻探验证均未见水;

8102切眼:掘进期间累计施工超前物探2次,虽局部出现异常,但经钻探验证均未见水;

2)两巷道有掘必探工作

2102运输巷道:2102运输巷道掘进期间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制度,设计3个钻孔(探顶、探底、顺层),顶板终孔位置距离2#煤顶板20m,底板孔终孔位置距离煤层底板15m。自巷道开口至切巷位置,累计施工11次探水作业,各探放水孔均未见水。

5102回风巷道:5102回风巷道掘进期间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制度,设计5个钻孔(探顶、探底、顺层、左帮、右帮),顶板终孔位置距离2#煤顶板20m,底板孔终孔位置距离煤层底板15m。自巷道开口至切巷位置,累计施工8次探水作业,仅在巷道里程492m施工探放水孔作业时有一孔出水(出水量2m3/h,现已无水),其余探放水孔均未见水。

8102切眼:切眼有掘必探作业,设计5个钻孔(探顶、探底、顺层、左帮、右帮),顶板终孔位置距离2#煤顶板20m,底板孔终孔位置距离煤层底板15m。切眼累计施工2次探水作业,各探放水孔均未见水。

4.2 回采前物探

8102工作面圈定后,委托相关单位对本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以下简称“坑透”)、地震槽波勘探、音频电透视探测三项探测工作。

1)坑透探测

坑透探测对8102工作面内煤层中的构造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测,共探测出2处异常区。

1号异常位于8102工作面5102回风巷道测点16~18(距离切眼160~180m),工作面5102回风巷道往工作面内57~97m,该异常区衰减程度相对弱。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断该异常区为煤层变薄引起的异常。

2号异常位于8102工作面2102运输巷道测点1~2(距离切眼10~20m),工作面2102运输巷道往工作面内0~35m,相对周围区域为衰减较强。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断该异常区煤层变薄引起的异常[3]。

2)地震槽波勘探

8102工作面地震槽波勘探共发现3处地质异常区。经分析均为煤层破碎引起。没有发现断距大于1/2煤厚的断层和陷落柱等其他地质构造,其中:

(1)YC1异常:该异常区位于5102回风巷道3号导线点以西24m至3号导线点以东27m,在工作面内横向延伸约56m,纵向位置从距离5102回风巷道59~109m,形态为不规则形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断YC1异常区为煤层破碎引起影响所致,较可靠。由于该异常位于测区边界位置,也有可能由于边界效应引起。

(2)YC2异常:该异常区位于2102皮带顺槽8号导线点以西17m至8号导线点以东57m位置,在工作面内横向延伸约76m,纵向位置从2102皮带顺槽向5102回风顺槽延伸约为21m,形态为一长条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断YC2异常区为煤层破碎引起影响所致,较可靠。

(3)YC3异常:该异常区位于切眼处,在工作面内横向延伸约76m,纵向位置从5102回风巷道约38~114m,形态为不规则形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断YC3异常区为煤层破碎引起影响所致,较可靠。由于该异常位于测区边界位置,也有可能由于边界效应引起[4]。

3)音频电透视探测

对8102工作面进行音频电透视探测,共探测出3个异常区。结论是:工作面顶板上80m范围内,地层的岩性综合相对均一,工作面顶板局部富水。相对富水区段大致分3个异常段(一处大异常区段和两处局部异常区段)。

(1)一处大异常区段:

2#异常区:位于5102回风巷道6号导线点向切眼方向15m至7号导线点往巷口方向9m的区域与2102运输巷道9号导线点往切眼方向22~44m区域之间,在工作面内贯穿。在128Hz发射接收成果图中,该处区域均为高电导率异常区域,分析认为该处区域可能为砂岩裂隙水影响,顶板岩层裂隙较为发育。

(2)两处局部异常区段:

1#异常区:位于5102回风巷道3号导线点往切眼方向50m至8号导线点往巷口方向30m区域与2102运输巷道8号导线点至9号导线点往巷口方向15m区域之间。在16Hz发射接收成果图中,该处区域均为高电导率异常区域,但异常区分布较为零散,在局部区域异常区存在尖灭等现象,分析认为该处区域可能为砂岩裂隙水影响,顶板岩层裂隙较为发育。

3#异常区:位于5102回风巷道3号导线点往巷口方向25m至5号导线点往切眼方向17m区域与2102运输巷道9号导线点往巷口方向25m至8号导线点55m区域之间。在128Hz发射接收成果图中,该处区域均为高电导率异常区域,但高电导率区域的面积不同,在不同高度,异常区面积发生变化,分析认为该处区域可能为砂岩裂隙水影响,顶板岩层裂隙较为发育。

针对所提供的工作面物探异常区,编制了专项探放水设计,共施工了3个异常区验证孔,均无水。

4.3 回采前钻探疏水

8102工作面圈出后,在运输巷道共计设计施工探放水钻孔28个。其中K3砂岩裂隙含水层探测孔9个,K4砂岩裂隙含水层探测孔5个,2#煤层底板孔14个,均无水。

4.4 排水系统

1)8102工作面排水路线

排水路线为:8102工作面→2102巷→2102皮带顺槽检修联络巷→11采区辅运巷→副斜井水沟→井底主水仓。

2)排水系统具体情况

8102工作面设备列车上配备两台水泵,分别为D85-45×9离心泵和BQS80-100-45潜水泵,两台水泵均接6寸管路,将水排至副斜井水沟或排至2102皮带顺槽350m、660m水仓。

2102运输巷道350m和660m处有两个水仓(均为40m3),两水仓各配备2台BQS 80-100-45潜水泵,水仓中一台连接4寸排水管路,另一台连接连接6寸排水管路,直接排至副斜井水沟。

针对此排水系统直接排水能力,机电部已委托资质单位进行了排水试验。350m水仓最大排水能力为122m3/h,660m水仓最大排水能力为128m3/h。两个水仓的排水能力均大于预测最大涌水量108m3/h。

3)排水能力设计

8102工作面设备列车上配备两台水泵,分别为D85-45×9离心泵和BQS80-100-45潜水泵,并在2102皮带顺槽350m和660m两个水仓分别配备2台BQS 80-100-45潜水泵,共6台,作为8102工作面主要排水泵。

5 结论

通过对8102工作面地质特征的分析,基本查清了8102工作面水患情况,充水水源以上覆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主;采用物探和钻探技术手段,通过施工探放水孔,水压和水量均急剧减小,达到了疏水降压的目的,将水患威胁降低至了可承受范围内。

猜你喜欢

富水含水层砂岩
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涌水模式与疏放水钻孔优化设计
富水粉细砂岩隧道涌水涌砂处理技术研究
富水砂卵石地层RATSB组合式盾构接收技术研究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完整井抽降水引起的侧向有界越流承压含水层变形解析研究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超级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富水性评价应用研究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贺兰口砂岩吸水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