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对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分析

2020-09-2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评量入院出院

陈 玲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 200000)

慢性肾脏病(CKD)是儿童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肾病综合征、先天肾发育不良、慢性肾炎等,且持续时间长、治愈难度大,易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生长和健康。笔者参考大量前人相关研究得知:CKD患儿心理的卫生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而CKD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则直接取决于其看护人的照护能力。分析护理对CKD患儿心理卫生的影响,改善CKD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以提高医护效果。本研究旨在以护理患儿的同时提高看护人的照护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探讨护理人员以及患儿看护人的护理对CKD患儿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某院收治的100例CKD患儿,对100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对CKD患儿临床护理前后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对CKD患儿看护人进行护理指导前后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无法获得看护人信息的患儿。

1.2 护理方法

成立护理服务小组。护理小组以护士五名、医师一名和营养师一名组成,对CKD患儿看护人进行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指导等,为每个CKD患儿登记档案,定时更新CKD患儿的资料和病情变化。

为CKD患者的看护人提供护理知识讲座。看护人参加专业护理知识讲座将能得到正确的照护指导,在为患儿进行居家护理时能为患儿实施正确的照顾与护理方式,病情严重时为患儿看护人讲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内容。

1.3 观察指标

患儿家长照护能力。参照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编制适用于患儿家长的照护能力评估量表,包括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照护责任感与自我概念4个维度,总分值0~172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看护人的照护能力越好。

2 结 果

2.1 看护人照护能力

对CKD患儿家属进行入院前后的照护能力进行比较,照护能力有明显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儿出院1y后,CKD患儿看护人的护理技能、疾病相关知识水平等能力明显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看护人照护能力比较(±s)

表1 患儿看护人照护能力比较(±s)

时间 n 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看护责任感 自我概念入院时 100 19.30±2.68 23.20±3.35 13.66±2.49 15.87±2.23出院1y 100 29.06±4.53cd 35.91±6.35cd 21.13±7.26cd 23.31±4.57cd

2.2 患儿心理卫生状况

对于CKD患儿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方法,对比其入院时和出院1y后的心理卫生状况,患儿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CKD患儿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入院时与出院1y后比较(±s)

表2 CKD患儿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入院时与出院1y后比较(±s)

时间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化 抑郁 焦虑 敌对性入院时 1.82±0.68 2.12±0.81 1.86±0.69 1.87±0.82 1.76±0.72 1.82±0.56出院1y 1.37±0.48a 1.62±0.58a 1.65±0.51a 1.50±0.59a 1.39±0.43a 1.48±0.56a t 6.002 4.873 4.591 6.002 5.715 6.430时间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总均分 总分入院时 1.52±0.64 1.69±0.72 1.58±0.68 1.77±0.55 1.56±0.48 164.76±62.83出院1y 1.23±0.41a 1.43±0.57a 1.29±0.43a 1.45±0.44a 1.44±0.43a 129.96±38.76a t 5.968 3.522 4.166 7.062 5.903 7.332

3 讨 论

3.1 护理干预慢性肾脏病患儿心理卫生的意义

当前对CKD患儿的治疗主要是以控制患儿疾病状态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为主,虽然我国在CKD疾病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治疗研究,但在CKD患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对CKD患儿进行疾病治疗时,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也应引起重视,由于CKD患儿在患病期间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不适,长时间的患病和治疗过程中,其心理也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受到负面影响,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令CKD患儿对治疗心存恐惧,相关研究文献表明,CKD患儿通常存在突出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因此,对CKD患儿进行针对心理卫生状况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3.2 提升CKD患儿看护人的照护能力

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理卫生状况能促进患儿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改善其心理卫生状况,但是CKD患儿并非长期入院治疗,其通常居家由看护人进行护理,因此,在为CKD患儿提供护理措施时提升看护人的照护能力,能使CKD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得到长期改善。使看护人的照护能力和相关知识等得到有效提升,能促进患儿心理卫生状况得到持久改善,以此促进CKD患儿的疾病逐渐康复。

猜你喜欢

评量入院出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融合式适应体育评量调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