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琴筝产业的拓荒者
——访琴筝制作师卢玉平

2020-09-19

乐器 2020年8期
关键词:演奏家古琴古筝

他是扬州第一位民营企业家、他的工商执照编号是0001号、他第一个在扬州创办民族乐器厂,他被誉为扬州琴筝产业的拓荒者。

他叫卢玉平。

庚子年六月的一天,记者在梅雨季节的扬州见到了传说中的扬州琴筝界的拓荒者卢玉平。

当聊起我们都熟悉的音乐界的朋友后,初见时的拘谨和陌生感顿然全消。卢经理谈笑风生地对记者说起自己的从业经历和他在商海中闯荡半世的跌宕故事,表情显得十分轻松怡然。

“九龙戏珠”古筝局部

张弓鼓励他做古筝

卢玉平早年在扬州一家工厂工作,1983年他辞职下海。在那个年代,敢于义无反顾辞职下海的人在全国都不多见,可见卢玉平有着非凡的胆识与魄力。

扬州古城文化底蕴深厚,精明的卢玉平下海经商所做的工作也都与文化沾边:油画、水墨字画、镜框、家具等。他笑称:当时哪样挣钱就做哪样。

谈起创办扬州第一家乐器厂——扬州市民族乐器厂的渊源,卢玉平说,当初起心动念皆由张弓引起。张弓何许人也?

张弓是卢玉平的朋友,他早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科古筝专业,是国内著名的古筝教育家。张弓凭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挚爱,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了扬州青少年古筝、古琴教育工作和艺术培训工作。1982年,他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在扬州市少年宫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少儿古筝、古琴培训班,培训古筝学员100多人、古琴学员50多人。那时,卢玉平时常去张弓处听他弹筝弄琴,逐渐对古筝、古琴产生了兴趣。

一天,张弓问卢玉平:小卢,你不能做古筝吗?卢玉平称自己不会做啊。张弓说:没关系,到时候我带人来教你。“张弓想让我做古筝,又怕我投资亏钱。为了打消我的顾虑,他就对我说:别担心,失败了我把琴烧火用,跳大运河也是我去跳和你没关系!”就这样,在张弓的支持和鼓励下,卢玉平挂出了扬州市民族乐器厂的招牌。至此,扬州第一家琴筝企业诞生了。

卢玉平坦言:在事业起步的时候,张弓给予我的帮助最大。当看到一架架古筝、一张张古琴问世后,卢玉平喜不自禁。

当他工厂生产的第一批古筝问世后,旋即被上海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潘妙兴悉数收购。专业演奏家的认可,给了卢玉平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也让他看到了古筝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

扬州传统工艺特点的古琴

名家荟萃助力事业发展

因为古筝和古琴,卢玉平与许多音乐界名家结缘。龚一、成公亮、曹文公、曹正、王世璜、刘森、杨竞明、席甄冠、唐健垣、梅曰强等专业人士多次到他的工厂参观考察,指导工作。卢玉平说,当年许多电视台、演艺界的名人一旦来扬州,也都要到他这里落脚。由此可以想见卢玉平的工作室里当年那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热闹景象。

经了解,当年卢玉平还是国内较早的演出经纪人。那时他经常带着一些演奏家和当红歌唱家走穴演出,为此也结交了许多音乐界、艺术界的明星大腕。卢玉平说:我好玩,爱交朋友。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许多他与著名演员、主持人、歌唱家的合影。这些经历,让卢玉平的谈资丰富多彩。

创办乐器厂后,卢玉平聘请了一些演奏家作为他工厂的技术顾问,这为他的乐器质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1985年,扬州市民族乐器厂作为第一家私营企业参加了广交会,由此打通了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古筝销售渠道,推广了扬州琴筝的乐器品牌。1986年8月,卢玉平的扬州市民族乐器厂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式成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联营厂。与国内著名的民族乐器厂联营后,对卢玉平的工厂而言,无论是市场销售还是制作技术方面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上海老师傅亲临车间指导生产,也为工厂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古筝制作人才。1988年,卢玉平接到了台湾客商的第一笔订单,尔后他们的琴筝连续三年销往台湾。

将扬州传统工艺移植到乐器上

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扬州漆器名满天下。早在1984年,卢玉平就尝试将扬州传统漆器工艺运用于古筝、古琴的制作上面,率先形成了扬州琴筝的地方特色。据说,历史上琴筝的材质多以泡桐、青桐为主,1985年,古筝演奏家张弓先生通过博物馆找到了一批杉木老料交由卢玉平用来制作古琴、古筝。卢玉平发现,用杉木制作的古筝音质明显优于泡桐、青桐,使用寿命也长于前两种材料。

卢玉平称,一件好的乐器不仅要有好的音质,也要有好的款式和工艺。卢玉平希望自己制作的古筝、古琴不单单是一件普通的乐器,也应当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将乐器与工艺完美融合,是他多年来始终不渝的追求。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卢玉平热衷于把图腾镌刻在古筝上。他托起一台镌刻有龙浮雕的古筝说:这台古筝名为“九龙戏珠”,因为上面雕刻着九条龙。他告诉记者,“九龙戏珠”图案的设计者是扬州漆器厂的张宽师傅。如今“九龙戏珠”(也叫“九龙啸天”)已成为卢玉平手中经典的古筝款式。

热爱民乐 举办大型艺术活动

1985年,卢玉平和张弓在扬州发起了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

1986年的一天,卢玉平、张弓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演奏家坐在一起商量,他们要谋划一件大事。不久,全国第一届古筝交流会在扬州隆重召开。“我们把全国会弹古筝的人都找来了,当时全国弹古筝的人不足两百人。”卢玉平回忆,这场古筝交流会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从此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古筝交流大会就这样在扬州落户生根,延续至今。

“第一届和第二届的主要协办方都是我们扬州民族乐器厂。”卢玉平说,当时全国学古筝的人数屈指可数,如今,学习古筝的人数已达到数百万。

1988年,卢玉平还做了一件大手笔的事:邀请上海民族乐团全团来扬州体育馆演出,连演三天,全团人员的吃住行他一人负责。那几天成了扬州人隆重的节日。人气爆棚的演出为扬州带来了轰动性的效应。由此不难看出,卢玉平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和发展倾注了多少心血。

1992年,卢玉平参与了由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主要策划的第一次全国古琴大奖赛,大赛所有奖品都由他的工厂提供。“那次在杭州举办的古琴大赛,70多名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当年获奖的许多选手如今都已成为古琴界的名家。”谈起这些,卢玉平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05年,卢玉平在扬州主办了“中国南北古筝汇报演出”,全国知名的古筝演奏家荟萃扬州,为扬州民乐爱好者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古筝饕餮盛宴。

1992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的场面宏大的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引起轰动。剧情里面有大量的宫廷乐队演奏的画面。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剧中演员所使用的仿唐乐器皆出自卢玉平的乐器厂。当年唐明皇剧组艺术总监刘森先生先后联系了国内多家民族乐器厂定制乐器,结果都不理想,最后找到卢玉平要求其为电视剧组制作一批仿唐乐器,其中有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箜篌、瑟等。剧组因资金紧张,希望卢玉平能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支持。卢玉平不计得失,他视为剧组制作仿唐乐器是一次机遇和挑战。最终,他和员工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批乐器的制作任务。在卢玉平的乐器制作生涯中,与唐明皇剧组的合作,可谓是他制作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扬州古筝界的“黄埔军校”

卢玉平的古琴名为“卢斫”,古筝名为“先河”。

至今,卢玉平在扬州琴筝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亲历了扬州琴筝事业的发展与壮大。“1986年前,扬州只有我这一家琴筝生产厂家,1986年之后,扬州琴筝企业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了第2家、第3家。许多出去开厂的人当年都是我们工厂的员工。同行开玩笑,称我这里是扬州琴筝的黄埔军校。”说起这些,卢玉平内心充满了欣慰与自豪。如今,扬州琴筝企业已经有200多家,“中国琴筝产业之都”,扬州名副其实。卢玉平作为“开扬州古筝古琴先河”之人,功不可没。

卢玉平说:“扬州琴筝在全国的知名度很大,中国琴筝的半壁江山都已被扬州占领了。我当初创办扬州市民族乐器厂,真没有想到扬州琴筝业会发展得这样好。看到现在这样的势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培养高素质的乐器制作师

从1983年起,卢玉平涉足民族乐器制作行业至今已经37年。在漫长的37年里,他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贡献给了他钟爱的琴筝制作事业。卢玉平从当年的“琴盲”,已经成长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回首自己走过的创业历程,他不无感慨地说:当年的创业发展之路很是艰难,不过我从未考虑过改弦更张、改行转型,支撑我坚持干下去的原因,就是我非常喜欢乐器制作这个行业。“当初工厂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除了老朋友张弓老师外,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的曹文功教授、著名音乐家刘森老师等很多业内名家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至今都铭记在心。”

“卢斫”古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卢玉平年届70岁,可他依然坚守在琴筝制作第一线,不曾言退。作为扬州琴筝协会的名誉会长,他仍情系扬州的琴筝发展事业。

他认为,当今扬州要加大培养会演奏、有较高素质的新鲜力量加入到乐器制作队伍里,争取改变扬州琴筝会做不会弹、会弹不会做的状态。“无论是演奏还是制作,古琴都要比古筝难很多,所以古琴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素养更加需要提高,要开阔视野,加强交流,拓展思路,这样才能满足扬州琴筝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需求。”

卢玉平言之凿凿,作为扬州琴筝产业的拓荒者,他希望在扬州这片热土之上,琴筝作为扬州的特色产业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演奏家古琴古筝
演奏家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关于古筝教学评价构建的一些思考
笛子演奏家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