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缝纫机

2020-09-19王晓林

河南电力 2020年9期
关键词:缝纫针脚缝纫机

_王晓林 _李 洁

我的父亲母亲于1979年结婚,那时,母亲一直很想要一台缝纫机,只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然后,又有我们姐弟相继出生、盖新房等一系列大事,母亲的心愿一直没有实现。

七八年之后,母亲才攒钱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放进我家的新房里,摆在朝南的窗前。只见它黄色光滑的面板上机身线条流畅,黑色的机头上面印着一只漂亮的黑蝴蝶,不用时机头可以塞进面板里面,让我和弟弟当学习桌用。母亲连夜学习缝纫技术,她缝纫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一块绿色的搭巾,不用缝纫机的时候,先把面板擦干净,再用搭巾把它盖起来。母亲对缝纫机爱护有加,精心保养,用上几次后,还小心地为缝纫机加上机油。从此,我们一家人的衣服都源源不断地从母亲的巧手里缝纫出来。

母亲给弟弟缝纫了一个蓝色的小书包,上面绣了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弟弟背着这个小书包就像雄赳赳的战士一样去上学了。母亲去布店买了一块黄色的布,缝纫了一个大挎包,上面绣着滚绣球的小猫和吃草的小鹿,挎包的边缘还精心地用红色的布包了边。母亲背着挎包出去的时候,别的妇女还问她在哪里买的。母亲把坏了的伞面拆下来,做了一个手提袋,还能防水,很实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的妇女们平时靠养鸡下蛋换几个零花钱。母亲时任大队妇女主任,面对诸多妇女们挣钱无门的困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望着缝纫机,母亲突然眼前一亮,想起来她外出学习的时候,看到别的县里草帽厂用缝纫机做草帽的事情来。说干就干,母亲马上开始试着自己做草帽。

做草帽的材料是现成的,就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小麦秸秆。在麦收的季节,母亲精心挑选一些没有经过雨淋过的麦子割下来,挑选光滑粗细均匀的秸秆,把麦穗剪下来,再把麦秸秆捋平。听母亲说帽子厂是用熨斗把麦秸秆熨平的,我们家里没有熨斗,就用手把麦秸秆捋平整,捋得多了,母亲的手磨破了,她才想起来戴上手套。后来,母亲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用装满开水的搪瓷缸熨秸秆。虽然比不上熨斗熨得平整,但是比手捋的效果好多了,麦秸秆熨好后,母亲就开始踏着缝纫机缝制帽辫。先把买来的草帽拆开,再按照以前的针脚缝纫起来,仔细学习草帽的缝纫方法。刚开始,线不是歪了,就是断了,母亲急得一头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缝纫机那“咔咔”的声音,一条条针脚密实均匀的帽辫从母亲手里流淌出来。

缝纫草帽不同于缝纫衣服,帽子是立体的,难度更大。帽辫缝纫好后,母亲开始一圈一圈地盘,她从头顶为中心,开始一点一点地把帽辫缝纫成一个半圆形的帽子头部,头部完工后,母亲开始围着头部最后一圈开始缝纫帽檐,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漂亮的草帽完工了。她又给草帽上缝纫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给我戴上,和街上买来的一比,母亲做的草帽针脚更细密,轻巧透气,也更好看。

母亲开始带动村子里的妇女们缝纫草帽,她先让大娘婶子们到我家学习怎样挑选麦秸秆、熨麦秸秆、用缝纫机。到大家都上手后,很多人家都买了缝纫机,开始缝纫草帽。很快,在我们村子里掀起了缝纫草帽的热潮。每年的四月初八,我们乡镇的街上赶会,各种农产品、农具、生活用品摆满了街道,这其中少不了草帽。几乎家家户户都需要买几顶草帽,热天下地干活,遮阳防晒。我们村的妇女们在街边上铺了一块布,草帽放在上面排成几摞,由于是自己做的,没有中间商,草帽物美价廉,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妇女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绽放了笑容,她们有更多的余钱给孩子们买一本课外书、给自己添置一件心仪已久的花衣服。望着县妇联发的“优秀妇女主任”的奖状,母亲欣慰地笑了。

1998年,我家搬到了市里,母亲执着地让我们把缝纫机搬去。我们都劝说她,缝纫机又沉又笨,何况我们现在都穿买的衣服,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母亲坚决要搬,只是很少用它,顶多用缝纫机做个鞋垫。母亲经常抚摸着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承载了她青春岁月的梦想,她曾经奋斗的情怀。

后来,母亲去世了。这台缝纫机就一直放在我家阳台上,机头隐藏起来,当作书桌用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母亲坐在缝纫机前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母亲脚踩缝纫机的“咔咔”声了。

母亲的缝纫机来到我家已经三十多年了,每当我看到这个缝纫机,就会想起母亲那慈祥的笑脸。它见证了母亲对我们的爱,更见证了母亲努力带动乡村妇女致富的无私大爱。母亲那专注缝纫的神情似乎浮现在我面前,我仿佛听见缝纫机那有韵律的“咔咔”声……

猜你喜欢

缝纫针脚缝纫机
动物界的缝纫大师
吉利帝豪EV汽车手自一体式灯光系统电路检修*
老屋·缝纫机
重庆筹建缝纫机博物馆
缝纫泡沫夹层结构刚度研究
诗句如针脚,绣遍倾城旧事
一种继电器单元的设计与应用
拉链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工艺参数的关系
点、点、点……
缝纫机也玩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