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诚信的挑战与应对
——从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看全球科研诚信建设的趋势

2020-09-16胡金富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不端诚信大会

胡金富

(安徽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概况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tegrity:WCRI)[1]最初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The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2]计划在欧洲的试验性延伸会议。2006年,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顾问、密歇根大学的尼古拉斯·斯丹尼克(Nicholas Steneck)提议召开一次美国-欧洲联合会议来讨论共同感兴趣的科研诚信问题,这个建议正好迎合了欧洲国家促进科研诚信的需求,当时的欧洲国家及有关组织正在致力于制定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完整性。[3]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体制化正是肇始于这个美欧联合科研诚信会议的建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全球科研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集研究、讨论、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为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旨在促进关于负责任研究行为的信息交流和讨论,为各国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一个平等对话交流平台,将世界各国科研诚信领域相关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学术期刊编辑、专业学会代表、政策制定者和科研资助者等汇聚在一起,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科研诚信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挑战,促进全球科研诚信建设。

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于2007年由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葡萄牙的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部主办,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和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共同组织,这次大会得到了许多著名国际学术组织和学会协会的支持,如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ICSU)、全球科学论坛(GSF)、全欧科学院(ALLEA)、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英国研究诚信办公室(UKRIO)、德国马普协会(MPG)等。本次大会绝大多数与会者来自欧美国家,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47个国家和地区的275人参加,大多数与会者来自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印度和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4]108-111会议不仅达成了多项关于科研诚信的国际共识,而且作为会议成果之一,明确了召开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也基本奠定了它的发展思路和会议模式。从2007到2019的12年间,分别在葡萄牙、新加坡、加拿大、巴西、荷兰和中国香港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详见表1)。早期的大会每隔3年举办一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科研诚信形势的变化,2013年起大会每隔2年举行一次,举办频次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科研诚信的挑战在加剧,问题越来越复杂,世界各国迫切需要科研诚信大会这样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就促进全球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一系列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文通过对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情况的梳理,分析研究历届大会的讨论主题和会议成果,为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近年来世界科研诚信建设的变化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表1 2007—2019年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举办情况

2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通过对2007—2019年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大会主题(详见表2)、会议议题、有代表性的大会发言和会议成果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每一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设定的大会主题不尽相同,但大会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2 2007—2019年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主题及成果

2.1 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培训,促进负责任的研究行为

自2007年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主题被确定为“科研诚信:促进负责任的研究”以来,负责任研究行为已经逐渐成为科研诚信建设的关键词。2010年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又以“负责任的研究成果发表”为关键词,经过大会讨论,最终发布了四个科研诚信国际指南,即《科研诚信新加坡声明》、《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和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制定的《负责任的研究成果发表:适用于编辑的国家标准》和《负责任的研究成果发表:适用于作者的国家标准》。[11]219-2222015年第四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提出的主题为“科研奖励与诚信,促进负责任的科研系统”,再次将负责任的研究作为大会主题,强调了负责任的研究对全球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作用,[12]1040-1045自此,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几乎成了科研诚信的代名词。虽然六届会议确定的主题略有不同,但是每一届的与会者们都会围绕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培训这个议题,探讨科研诚信文化建设,通过政策、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教育培训营造科研诚信文化氛围,科研诚信的培训内容,科研诚信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等。大会之所以反复讨论负责任研究行为的教育与培训,始终强调科研人员要坚守诚信的底线,因为负责任研究行为的教育和宣传,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认识并认同科研活动中的诚信这一基本价值观,这是研究人员践行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科研诚信教育是防范科研不端的最基本、最经常、最可靠、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也是科研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2.2 建立国际统一的科研行为准则和科研诚信规范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旨在建立面向全世界的科研诚信平等交流平台,因此构建国际统一的科研行为准则和科研诚信规范是大会承载的一个重要使命和工作着力点。由于存在多种复杂的因素,许多国家和地区尚未建立起国家科研诚信体系,即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科研诚信系统,也没有与国际社会一道建立起不同国家间科研诚信建设沟通合作机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世界各国在科研资助体系、奖励激励机制、科研评价、同行评议、职称晋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面对层出不穷的科研不端行为以及各种科学造假手段,各国逐渐意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在科研管理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是对如何保障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如何做到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规范,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3 加强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从最初关注科研诚信教育培训问题,到逐步关注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再到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特别致力于从技术层面探讨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措施。作为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者面临着科研诚信的挑战,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科研管理制度是不是出了问题,科研管理制度为何失灵,如何去改革和完善,如何去解决科学评价及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如何开发出促进科研诚信的应用软件和工具,预防科研不端行为的产生,维护科研诚信。当科研诚信的防线被突破,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科学、规范、高效地查处科研不端行为,如何减少科研资源的流失和维护科学基金的安全。

2.4 研究成果的发表与出版的诚信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最初关注的重点是科研的过程,研究行为本身是不是符合科研的基本规范,科研的结果是不是可靠。近年来大会逐渐转向关注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出版领域的诚信问题,关注的视角从单一的研究过程转变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科学研究合作中的责任问题,作者对研究成果的荣誉分配和承担的责任分配,作者对科研成果可靠性的责任,论文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如作者的贡献及署名与排序是否合理、科研经费来源的真实性、与其他同行读者交流和共享相关数据材料等,论文投稿发表和学术出版过程也要确保科研诚信,遵守学术出版伦理,共享和推广学术出版最佳实践。

2.5 研究过程的透明性和科研诚信问题的问责制

自2007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上提出的“促进负责任的研究”,到2010年“关于符合专业标准的负责任研究根本原则的世界声明”,即《科研诚信新加坡声明》和2013年《关于跨界科研合作中的科研诚信蒙特利尔声明》,即《科研诚信蒙特利尔声明》,再到本届会议强调的科研体制的改革,国际科研诚信的建设重点已经从对研究人员的要求转移到科研体制的改革上,特别是提出科研诚信问题的责任担当。对于研究质量低劣、研究资源浪费、研究过程不透明的行为,一律依法依规追究研究人员的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加大科学治理政策的改革力度,对研究人员的研究行为采取过程化管理,适当开放研究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数据,确保研究过程的透明性,减少对科研水平和质量较低研究团队的科研支持力度,避免研究资源浪费和低效,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管理和科研不端行为治理能力和水平。

3 全球科研诚信建设的发展趋势

纵观十二年来召开的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再结合十多年来全球科研诚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各国防范和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世界科研诚信建设的发展趋势。

3.1 科研诚信建设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前,科研诚信在全球范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公众普遍认为科学家天生就是值得信赖的,即使出现所谓的不端行为也一定是极个别精神失常的人所为。然而,这种信任在1982年被改变,动摇这种信任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Betrayers of the Truth : Fraud and Deceit in the Halls of Science)一书的面世,该书揭露了科学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在科研活动中存在数据造假。[13]10-231974年美国发生的萨默林事件,是让人们最早意识到存在科研不端行为的关键事件。[14]36-391986年美国爆发了著名的巴尔的摩案件,[15]60-63随后,越来越多的科研不端行为事件在世界各地相继被曝光,如日本的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造假事件、韩国的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如中国矿业大学李富斌抄袭事件、[16]137-144上海交通大学的陈进“汉芯”造假事件,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事件让科研诚信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逐步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7年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就是在全球科研诚信挑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召开的,使科研诚信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的12年,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稳步发展,推动了科研诚信建设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重视,到2019年,第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中国香港举行,与会者来自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了701名(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17]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人数有40人。

表3 2019年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参会人数及分布情况

3.2 科研诚信建设的工作重心由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转向预防和查处并重

通过以上对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议题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会议议题的变化趋势。从2007年“各国关于举报和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及新动向”,到2010年“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再到2017年“科研不端行为的预防和处理”,会议主题的变化,折射出来的是科研诚信建设理念的转变,从消极应对转向积极主动作为,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并重。从全球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考察,这种转向是有实践基础的。美国政府介入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科研诚信体制化的国家。早期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是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但是后来逐渐意识到查处只是治标之道,科研不端行为的消除,科学基金安全的保障,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不是查处,而是预防。[18]47-51就全球科研诚信建设而言,欧美国家已经走在前面,他们的经验教训可以通过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者。因此,大会在实现科研诚信建设理念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前预防就是抓好负责任研究行为的教育和培训。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科研诚信建设工作重心的前移,并不排斥事后的调查与惩处,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以预防为主,兼顾查处,标本兼治。科研诚信建设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科研不端行为立体式防范体系逐渐形成。

3.3 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从2007年成功召开以来,其会议模式基本形成。在大会主题和会议议题方面,每届大会都围绕一个主题和几个主要议题,与会者将通过多种方式交流探讨科研诚信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会议形式上,会议的一般交流模式有大会的全体会议、研讨会、平行会议和海报展示单元,丰富的会议形式给与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议交流的主题和领域得到拓展。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领域和视野不断得到拓展,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伦理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视角展开,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科研诚信的影响因素、科研诚信的管理制度、科研诚信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研信用、科研信誉等方面,另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科研诚信建设的行为主体应当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者、学术成果出版者等不同主体开展相关研究。

3.4 中国在全球科研诚信建设中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经历了10多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成为集研究、讨论、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为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科技大国,中国在全球科研诚信建设中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每届大会都有中国学者或科研管理工作者作大会报告。总的来看,中国学者和政府官员一直积极参会,并且积极作大会报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大会上完成了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体现了责任担当和贡献智慧的双重效果。

4 结语

科研诚信是科学事业和科技创新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同时,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出现多发易发的趋势,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呼唤科研诚信建设方面要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的国家,积极利用大会这一开放性的、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政府官员、资助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诚信教育与研究人员以及部分科学家等与会人员就科研诚信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国学者也在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上介绍了中国在加强科研诚信方面做出的努力,分享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并在会后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加强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国际科研诚信建设的政策走向,共同促进科研诚信建设,推动中国和世界科研诚信进一步发展。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国防科研合作信息网总编辑孙平博士提供了部分资料,在此向他致以诚挚的谢意!]

猜你喜欢

不端诚信大会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声讨大会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