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进入控制板的设计与应用

2020-09-16李剑锋讲师

安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控制板安全员标牌

李剑锋讲师 刘 鑫

(1.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2.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北 邢台 054001)

0 引言

消防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灭火救援现场,由于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短,消防员需要及时从危险区域撤出,一旦消防员撤出不及时,或出现迷失、被困等情况,将直接威胁消防员的生命安全[1-2]。在空气呼吸器现场使用方面,胡晔测试了R式呼吸法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提出了R式呼吸法在灭火救援现场的应用建议[3];杜欣测试了不同作业活动时平均耗气量、最长供气时间,归纳了便于实战应用的供气性能参考数据与规律[4-5];范菡设计了在空气呼吸器面罩内显示气瓶压力、报警的智能型空气呼吸器,并在灭火救援现场进行了应用[6]。当前空气呼吸器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测试、使用方法、设计改进等方面,针对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理研究较少。

目前,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进入现场由安全员进行登记,消防队伍作战规程明确规定:“进入火场的所有人员,应当根据危害程度和防护等级,佩戴防护装具,并经安全员检查、登记;进入火场后应当合理选择进攻的路线、阵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7-8]。但在实际的灭火救援作战过程中,由于登记较为繁琐,该项规定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另外,安全员登记采用的方法多为用纸、笔进行,在灭火救援现场容易出现记录信息不全、易污损等情况,因此有必要设计专门的登记器材,改进记录手段。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板能够较好的解决进入现场消防员登记问题,具有快速、直观、有效等优势,有利于加强对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的安全管理。

1 进入控制板的功能

为实现对进入危险区域的消防员的安全管理,进入控制板应具有以下功能:记录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姓名、单位;记录消防员佩戴的空气呼吸器气瓶容积、压力;记录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进入时间;记录撤出时间、工作位置等。

2 进入控制板的设计

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管理系统由2部分构成,分别为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为实现进入控制板的功能,进入控制板设计,如图1。

图1 进入控制板设计图Fig.1 Design drawing of entry control broad

进入控制板顶端为提手,方便拿取。第一行左侧为进入控制点编号,由于现场可能有多个进入控制点,因此需要对每个控制点编号,可将编号记录于此。第一行右侧为“某消防中队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板”,用于标明该进入控制板是哪个消防中队的。第二行左侧为1块钟表,方便读取、记录时间。第二行的右侧为空白,用于记录火场的基本信息。

在第二行下面分为4列,从左向右分别为“身份标牌”“撤出时间”“小组位置”和“备注”。“身份标牌”列用于容纳进入危险区域的消防员的身份标牌。“撤出时间”列用于记录预估的空气呼吸器小组撤出时间。“小组位置”列用于记录空气呼吸器小组作业的位置。“备注”列用于记录其他信息。

进入控制板能够正常使用,还需要有身份标牌。身份标牌设计,如图2。身份标牌第一行为“消防中队名称”和“编号”,用于记录消防员属于哪个消防中队和在中队中的编号。第二行分为4栏,分别为“姓名”“气瓶容积”“气瓶压力”和“进入时间”,分别用于记录消防员姓名、所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容积、空气呼吸器压力和消防员进入危险区域的时间。身份标牌最左侧为长方形小孔,用于连接钥匙扣,方便将身份标牌挂在空气呼吸器上。

图2 消防员身份标牌设计图Fig.2 Design drawing of identity tally

在未发生火警时,身份标牌挂在对应消防员的空气呼吸器肩带上。发生火警后,消防员需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危险区域时,消防员将自己的身份标牌交给进入控制员,进入控制员检查消防员空气呼吸器佩戴情况,在身份标牌上记录好气瓶压力、进入时间等信息,将身份标牌插入进入控制板卡槽,方可允许消防员进入危险区域。

3 进入控制板的优势

与传统的消防员进入记录方式相比,笔者设计的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板系统具有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清晰明了、实战性强等优势。

(1)制作简单、操作简便。进入控制板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制作工艺,只需用塑料板即可制作,成本低廉。同时,进入控制板、身份标牌操作简便,只需进行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其使用方法。

(2)信息显示清晰明了。与其他信息记录、显示方式相比,进入控制板能够非常清晰、明了的显示信息,可以使指挥员、安全员、进入控制员很清楚的看到谁在内部作业,作业了多长时间。同时能够在进入控制板上记录作业的位置等其他信息。

(3)符合实战需要。进入控制板操作简便、清晰明了,通过身份标牌的移交,可以实现对进入危险区域消防员的严格管理,能够随时掌握有多少消防员位于危险区域,可以很好的实现作战规程要求的现场人员登记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消防员安全管理系统。另外,每个进入控制板最多管理12名消防员,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避免出现管理的人员过多,造成失误。因此,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构成消防员危险区域进入管理系统,贴合实战需要,实用性强。

4 进入控制板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4.1 进入控制板的配备

消防中队根据本中队消防员人数,确定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制作的数量,按照本文的设计图制作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制作好后,在身份标牌上填写好姓名、编号、气瓶容积等信息,将身份标牌连接到本人所用空气呼吸器肩带上。将进入控制板放于消防车的合适位置,并配备记号笔、板擦等物品。同时制作一定数量的备用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以备补充或更换。

4.2 进入控制员的指定

进入控制员负责操作进入控制板,检查消防员空气呼吸器佩戴,管理进入灭火救援现场作业的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消防员,与作业的消防员保持联络,确保消防员及时撤出。作为进入控制员的消防员应掌握空气呼吸器的原理,能够估算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会使用进入控制板和通讯器材。目前进入现场消防员的登记工作多由安全员承担,但安全员还有监控现场危险,发出撤退信号等职责,如果再由安全员管理进入现场的消防员,安全员承担任务过多,相互冲突,将影响安全员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对进入现场消防员的安全管理,因此,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员不应由安全员担任,应由专门人员担任。

中队指挥员根据进入控制板的数量,选择能够胜任该工作的消防员,指定为进入控制员。指定为进入控制员的消防员,应检查进入控制板是否完好,相关附件是否好用,进入控制板钟表时间是否正确。如果进入控制员休假或调离,指挥员应及时指定新的进入控制员。

4.3 进入控制点的设置

消防队在接到火灾、其他事故报警到达现场后,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下达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的命令后,应建立空气呼吸器进入控制点,由进入控制员携带进入控制板就位,控制点的位置应靠近灭火救援现场入口,无烟气、塌落等危险,环境安全,噪声较低,易于被发现。由于现场进入控制点不止一个,为便于区分和管理,应对每个进入控制点进行编号,如1号进入控制点、2号进入控制点等。

当现场在建筑物内部与入口距离较远时,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进入控制点可以考虑设在建筑物内部,但进入控制点的位置要考虑:事故扩大的危险性;安全的空气环境;进入现场的最佳入口;与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指挥员通信的有效性等。

4.4 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的进入

消防员接到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的命令后,消防员检查、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后,在进入控制点将自己的身份标牌交给进入控制员,进入控制员完善身份标牌上的信息后,将身份标牌插入进入控制板的卡槽,标注空气呼吸器小组组长。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完成上述工作后,方可进入现场。

4.5 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的管理

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进入现场后,进入控制员应与消防员保持通信联络,根据消防员空气呼吸器压力估算撤出时间,记录消防员作业的位置,在到达撤出时间后提醒消防员及时撤出。如果消防员出现失去联系、被困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向指挥员汇报,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置。

4.6 应急小组的建立

应急小组也称为快速干预小组,是指在消防员进入现场作业过程中,有另外一组的消防员在现场外待命,如果内部作业消防员出现问题,待命消防员将立即进入现场,进行营救。当进入现场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消防员比较多时,指挥员应考虑建立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在进入控制点待命,处置突发情况[9-10]。

4.7 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的撤出

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的消防员遇到下列情况,应及时撤出[11-12]:空气呼吸器到达撤出压力;空气呼吸器出现无法控制的压力损失;消防员身体不舒服、意识混乱或其他不适;空气呼吸器压力表损坏或不可读;空气呼吸器损坏,消防员暴露在不适于呼吸的环境中;空气呼吸器低压报警装置报警;听到紧急撤离信号声音;与进入控制员、事故指挥官持续失去联系。

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做出撤出的决定后,应及时向进入控制员汇报,到达进入控制点后,卸除空气呼吸器,并从进入控制员处取回身份标牌。

5 结论

通过对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进入控制板设计和应用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设计的进入控制板和身份标牌,可以较好的实现在灭火救援现场对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员的安全管理,具有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清晰明了、符合实战需要等明显优势。

(2)为使进入控制板发挥最大作用,需要现场指挥员、进入控制员和消防员密切配合,做好进入控制员指定、进入控制点设置、消防员进入、消防员管理、应急小组建立和消防员撤出等工作。

猜你喜欢

控制板安全员标牌
暑假打工记
暑假打工记
打工记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浅谈航空安全员应变能力在客舱擒敌术教学中的培养
轨道交通AFC导向标识控制板设计
“不转弯”的安全员(小小说)
生的希望
一种集成脚本控制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全隔离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反馈制动控制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