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为人
——活得更好的一种思考

2020-09-16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本性现代人劳作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中学

曾有书上对“人”的解释如下:

“‘人’字的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着的人形,头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间,身子以下是腿。古人造字十分注重实体,‘人’是见到最多的‘物体’,却也是自己本身,怎能不用美丽的符号来表示自己呢!但是,字却是不像真人那样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细微之处,没有更加繁琐,而是寥寥几笔,只抓重点。金文和篆书中的两种字与甲骨文差别不大,只是腰弯的程度加深了。弯腰,是劳作。古人定义‘人’是会弯腰劳作的动物。在这一阶段中,‘人’字不仅仅注重实体,而且还加入了生活元素。其实,弯腰不仅仅代表劳作,它还是一种礼仪——弯腰鞠躬。由此可见,精神品质也已经深深植入到了先祖的日常生活中。”

对此,也有人这样说:“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但是,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根据一定的‘观’做出选择、采取行动。”

可是,现在的人们真正记住为人的本性了吗?思考了“人为何”“何为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吗?答案似乎并不肯定。现代人在社会利益和种种挑战的诱惑下,已经丧失了本性,许多人已彻底沦为名、利的奴仆,失去了“人之本性”。就近而言,此次中国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已浮现出大量“名利的奴仆”,他们大肆炒作口罩价格,原本物美价廉的抗疫圣器在他们手中却成了致富法宝。这无疑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大教育家孔子都认为人不能生而为“人”,必须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呈现完美之形,并且提倡“六艺”。现代人的问题恰恰出在“教育”方面!相比之下,现代人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古代人,可是出“圣人”的概率却远远低于古代。若是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现代人读书读形不读心,而古人呢?除去“八股取士”之人,多以“心形双修”为主。现代人受外界影响远远大于古人,难以做到“静心而读”,若是细心留意四周不难发现,周遭之人皆已沉迷于网络世界,受其影响、受其支配。这无疑是对“人之本”的大大遗弃,也是当代人的损失。

人之所感在于色、声、香、味、触,但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它们不可避免地被更改,它们似乎已不再被人类所独有。人类似乎也在被替代,身上所谓“人”的模样愈发模糊不清,何以为人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日益思考的问题。

何以为人?21世纪的生活压力像高山滚石般愈加难以阻止,在此种境况下,人们努力地生活,奋斗向上,这是人性的表现,也是我们要坚持的。何以为人?找回那些丢失的东西,抚平曾经历过的所有,奋斗向上。为人的时光只有短短几日,不忘时光,始终如一地保持善良,当是吾等为人之准则。何以为人?不过是我们为活得更好的一种思考而已。

创作感言:

关于写作,我一向以为,这不是一次或两次作文课认真听讲就可以成就的。需要我们日积月累,需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因此上必要的作文课,听必要的写作技巧,是写作的基础。

关于竞赛作文,首先,我们的审题一定要清楚明白,特别要警惕命题者给我们布下的陷阱,不要轻易入套。最值得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命题者想要我们写什么?出题者希望看到什么?作为写作者应当是什么立场?掌握了这几点,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其次是内容的把握。要清楚我们所拥有的材料怎样才能替我们说话,努力于解决怎么写才能既把握文章的质量,又符合命题者的需求的问题。对此,我的经验就是多写,多分析自己所储备的资料,建立起一套有归类又有分析的材料系统,形成快速反应能力。最后,特别要提到的是克服恐惧。很多人内心有一种恐惧——惧怕写作文。我的对策是:熟背千百万条的理论,不如一百次一千次的练习来得有效。

顶住心理压力,作文的技巧有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稳定心态,在训练中锤炼出一颗坚强的心,在写作中涵养出一种享受写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本性现代人劳作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春暖劳作花相伴
智珠
羊质虎皮
神数据
本性最美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