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心善语

2020-09-16

慈善 2020年5期
关键词:慈善爱心

“小善并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此文出自我国东晋时期道家的重要著作《抱朴子•君道》,相传为道家重要人物葛洪所著。葛洪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和一部古代汉族志怪小说集《神仙传》。上述名言的意思是,小的善行或许没有大的益处却不可以不去做,小的恶行虽没有导致灾祸却不可以不去除。即如人们常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行善为恶,不要有大小之分,因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并没有大小的区别。

“吾侪之职,扬善固所乐为,隐恶则所不许。”

这是李大钊同志说过的话。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抓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致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他牺牲后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

“爱如一泓温暖的清泉,爱如一扇敞开心扉的窗户,爱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字画,爱如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爱心去温暖每一个人。”

上面这段文字是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学生刘思敏在《‘不速之客’与‘小爱’》这篇文章中写道的。在这篇文章里,刘思敏同学讲述了自己救助一只走失的小狗并帮助它找到家的曲折经历。她因此感悟变化许多。老师在家长会上夸她说:“你不仅学习进步很大,还越来越有爱心,关心同学,经常帮助他人。”刘思敏同学在文章的最后写道:“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诚至善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爱是快乐的,爱的世界里,充满阳光和欢笑。让我们满怀一颗赤诚之心,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这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先生的一句名言。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上面那句话是说,种植树木的人一定会培养它的根本,种植道德的人必然培养他的心灵。王守仁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会成熟反而坠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们的本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人要学会感恩,要知道自己的一切均来自社会,应尽其所能回馈社会。”

这是著名书画家陈佩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陈佩秋在界内被誉为“近现代海派中国画最后一位大师级画家”。2006(丙戌)年,《文汇报》请时年84岁属狗的陈佩秋挥毫创作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狗画”——《玉犬平安图》,由《文汇报》用宣纸进行仿真限量印刷,赠送给上海市近90家医院在狗年降生的第一个小宝宝。而原作则进行拍卖,所得款项用于资助上海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以表示老人的一份爱心。陈佩秋先生是一位极富爱心的艺术家,多年来,在上海慈善的捐赠圈内,常常闪现着她的身影。陈佩秋先生于2020年6月26日在上海驾鹤西去,享年98岁。

“慈善不分大小,每个人能力有限,只要你做的事带有真情实感,就肯定是温暖的、有意义的。”

武汉市棋盘街小学的胡文倩同学在《关于慈善》的这篇作文中写下了上面那句话。他在这篇作文中写道:“我们也许无法像《慈善读本》中的人物一样做到大爱大善,但我们也能做力所能及的小慈善。”他在文章中叙述了自己所在班级组织的一次旨在帮助同龄盲童的“我是你的眼睛”的活动,讲述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他在文章的最后写道:“经历了此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慈善不分大小,每个人能力有限,只要你做的事带有真情实感,就肯定是温暖的、有意义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慈善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这才是慈善的现实意义,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

这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让-雅克·卢梭说过的话。卢梭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卢梭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猜你喜欢

慈善爱心
难忘的爱心义卖
狗的爱心
慈善之路
爱心树(下)
爱心树(下)
爱心
关于慈善行为和慈善促进的几个问题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2015中国慈善排名